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渑水燕谈录范文正公轻财好施_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对比阅读
tamoadmin 2024-08-13 人已围观
简介1.水燕谈录文言文阅读答案2.渑水燕谈录卷四翻译3.渑水燕谈录文言文阅读答案4.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毅受巴陵郡.........吾谁与归?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不敢废弛。5.渑水燕谈录狄青文言文翻译6.…水燕语录中怎样表现了范仲淹的贤 小题1:A小题1:(1)(范文正公)显贵了之后,在姑苏近郊买了数千亩良田,修了一座“义庄”,用来供养族人当中的贫穷的人。(既、为、以,各0.5分)
1.水燕谈录文言文阅读答案
2.渑水燕谈录卷四翻译
3.渑水燕谈录文言文阅读答案
4.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毅受巴陵郡.........吾谁与归?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不敢废弛。
5.渑水燕谈录狄青文言文翻译
6.…水燕语录中怎样表现了范仲淹的贤
小题1:A 小题1:(1)(范文正公)显贵了之后,在姑苏近郊买了数千亩良田,修了一座“义庄”,用来供养族人当中的贫穷的人。(既、为、以,各0.5分)(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 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除。(贤、奉、法各0.5分) 小题1:体现了范文正公显贵了之后,心中还装着其他人的优秀品质。 |
小题1:A、主:管理(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做这类题时应注意: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力求做到“信”“达”“雅”。2、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时还原成现代汉语语序。3、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 (1)既:已经。于:在。为:建造,修。以:用来。 (2)贤:贤明。奉:尊奉。法:规矩、做法。 |
水燕谈录文言文阅读答案
1. 管仲贵公文言文翻译
从前,古代圣王治理天下,必定把公心摆在第一位,只要出于公心,天下就太平了。太平是由公心得来的。
(周公的儿子)伯禽(封为鲁国国君),将要赴任时,(向父亲)请教用来治理鲁国的方略,周公说:"(为政要考虑)利民而不要(只考虑)利己。"楚人遗失了弓箭却不肯去寻找,他说:"楚国人遗失了弓箭,(必是)楚国人得到它,又何必去找它呢?"孔子听到这话,说:"去掉'荆楚'这一国别就好了。"老聃听到孔子的话,说:"去掉'人'这一限制就好了。"所以说老聃才是最具有公心的人。天地够伟大了,生育了万物,而不把它们作为自己的子女;使万物生长,而不把它们据为己有,万物都蒙受天地的恩泽,享受天地的利益,却不知道这些是从哪里来的。这就是三皇五帝的德政。
管仲得了重病,齐桓公去问候他,说:"仲父您的病,更加沉重了,国内百姓都已经无法避讳这件事,我将把国家托付给谁呢?"
管仲回答说:"以前我尽心竭力,还不能知道可以托付国家的人选,如今重病,命在旦夕,我怎么能说得出呢?" 齐桓公说:"这是国家大事,希望仲父您指点我啊。"
管仲恭敬地回答,说:"您打算让谁担任宰相呢?" 齐桓公说;"鲍叔牙可以吗?"
管仲回答说:"不行。我和鲍叔牙交情很好,鲍叔牙的为人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看到不像自己(那样正直)的人,便不去接近人家;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一辈子也不能忘记。"齐桓公说:"不得已的话,那么隰朋可以吗?"管仲回答说:"隰朋的为人,对胜过自己的人贤人追羡不已,对赶不上自己的人则劝勉不息,(常常)以自己赶不上黄帝为羞愧,对赶不上自己的人表示同情;他对于国政,细枝末节不去过问;他对于事物,分外的不去了解;对于人,不刻意去找小毛病。一定要我推荐宰相人选的话,那么隰朋是合适的。"一国的宰相,可是个大官。当大官的人,不要只看小事,不要耍小聪明。所以说大工匠只注意总体设计,而不亲自挥斧弄凿;大厨师只着意调和五味,而不亲自拨弄锅碗瓢盏;大勇士只指挥战斗,而不亲自临阵斗殴,正义的军队只征讨叛逆而不骚扰百姓。齐桓公厉行公正;摒弃个人爱憎,重用(同自己有仇的)的管仲,终成五霸之首;而齐桓公徇私情呵护自己所爱,任用谄谀之人竖刀,以至死后尸身腐烂得蛆都爬了出来还不得下葬。
人小的时候愚笨,长大了就有了智慧。所以,聪明了却用私情,还不如愚笨却出以公心。天天喝醉了还想穿戴整齐,利欲熏心还想出以公道,贪婪暴戾还想成就王道,就是舜都不能做到。(何况凡人呢!)
2. 王质钱范文正公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初,范文正公贬饶州,朝廷方治朋党,士大夫莫敢往别,王侍制质独扶病饯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长者,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顾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闻者为之缩颈。
当初,范文正公(范仲淹)被贬到饶州,朝廷正纠治朋党 ,士大夫没有谁敢前去告别,只有侍制王质独自抱病在国都城门(为范仲淹[1] )饯行,大臣们责怪他说:“你,是长者,何必要自甘沦为范仲淹的朋党呢?”顾质说:“范先生是天下的贤人,只是我哪敢奢望(成为他的朋党),如果能够成为范先生的朋党,那我感到太荣幸了。”听到的人都惭愧得缩脖子。
顾质独饯范文正。题主你看是这个么
不行的话请追问
3. 翻译文言文(关于范正文公的)范仲淹管理越地,百姓孙居中在任职期间死了,其家因此而变得穷困,家中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年轻的夫人,大儿子也才三岁,于是范先生便拿出自己的薪水百缗赠之,其他的郡官也随范先生这样做了,有的人捐赠的还是范先生的几倍,范先生为位亡人准备了一舟,让一个老吏相送,并对老吏说,过关防的时候,你把我的诗给他们看,诗的内容是这样,一叶轻舟泛大川,来时是初夏去时是秋天,关防若要知道舟中人,他们只是孤儿寡妇而已。范先生拯济孤贫由此可见一斑
原文 范文正公镇越。民曹孙居中死于官,其家大窘,遗二子幼妻。长子方三岁。公乃以俸钱百缗赒之,其他郡官从而遗之,若有倍公数。公为具舟,择一老吏送,辖其舟且诫其吏曰:“过关防,汝以吾诗示之。”其诗曰:“一叶轻舟泛巨川,来时暖热去凉天。关防若要知名姓,乃是孤儿寡妇船。”公之拯济孤贫,可见也。
4. 范文正公 轻财好施的 译文译文:
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另外婚丧嫁娶,都会给他们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一直都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扩展资料
原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原文出自渑水燕谈录/北宋·王辟之卷第四忠孝凡十五事。
从体裁上来说,《渑水燕谈录》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从写作目的上来看,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王辟之脱离仕宦,悠游林下,追忆平生经历见闻,笔之于书,博记杂识,主要是为了 “谈谑”。
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渑水燕谈录》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年)以前到北宋开国(960年)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渑水燕谈录
5. 文言文《左忠毅公逸事》翻译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
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几个骑马的随从跟着左公外出,私行察访走进一座古庙。到了堂下小屋里见一个书生趴着桌子睡着了,文章刚成草稿。
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裘衣盖在书生身上,并给他关好门。左公向庙里的和尚了解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
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惊喜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批点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了左夫人,并对夫人说:“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这个书生了。”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范窥伺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
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就要死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受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锹,装做打扫脏东西的人,把史可法引进牢房。
暗暗地指点左公呆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来。
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到坏人捏造罪名来陷害你,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地上刑具, 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着嘴不敢出声,快步地出来。
后来史可法常常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
史可法凭着凤阳、庐州道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能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
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 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就轮番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
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我上怕辜负朝廷,下怕愧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到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6. 帮忙翻译一下文言文《李庄简公》,急李庄回家,住在新河。我父亲(陆游的父亲陆宰)建了个小亭子叫千岩亭,可以看见南山的全貌。他每次来就是一天,曾经作诗:家山好处寻难遍,日日当门只卧龙。欲尽南山岩壑胜,须来亭上少从容。每次说到当今的事情,经常愤怒叹气,把秦桧称为“咸阳”。一天坐在亭子上,举酒杯嘱咐我父亲:我要走了,而且是被贬到远的地方。秦桧很忌讳我和赵元镇。赵元镇已经走过高山(这一句形容赵的境遇悲惨),我怎么能免除呢!听说赵在接到远谪的命令后,哭泣流涕地告别子弟。我决不会这样的,到那时,青鞋布袜,即日起行。过后十多天,真的有远谪藤州的命令。他父亲送他到诸暨,回来说:泰发(指李光)谈笑慷慨,一如平日。当我问到其得罪的原因时,他说‘不足问,但秦桧终究会误国’!”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
7. 方恪敏公家传文言文翻译方恪敏公,讳观承,字嘉谷,桐城人也,而居于江宁。桐城方氏,自明以来以文学名教世矣,而亦被文学之累,公之祖工部都水司主事讳登峰,考中书舍人讳式济,皆以累谪黑龙江。公时尚少,与其兄岁往来塞内外,以营菽水之奉,奔走南北,徒步或数百里。
方恪敏,名观承,字嘉谷,桐城人,却定居在江宁。桐城的方氏一族从明代以来就因为学识渊博而闻名于世,却也终因此而遭累及,方恪敏的爷爷工部都水司主事名登峰,方恪敏的爸爸中书舍人名式济,都是因此而被贬黑龙江。方恪敏那时候还小,每年和他的哥哥往返于塞内外,以尽孝道,奔走于南北,常徒步大概数百里。
8. < >文言翻译古文:国朝尚书刘南垣公,告老家居。有直指使者,以饮食苛求属吏,郡县患之。 公曰:“此吾门生,当开谕之。”俟其来款之,曰:“老夫欲设席,恐妨公务,特留此一饭。但老妻他往,无人治具,家常饭,能对食乎?”直使以师命,不敢辞。自朝过午,饭尚未出,直指饥甚。比食至,惟脱粟饭、豆腐一器而已,各食三碗,直指觉过饱。少顷,佳肴美酝,罗列盈前,不能下箸。公强之,对曰:“已饱甚,不能也。”公笑曰:“可见饮馔原无精细,饥时易为食,饱时难为味,时使然耳。” 直指使谕其训,后不敢以盘飨责人。
译文:刘南垣公是国朝尚书,告老还乡。有一个直指使(官名),在饮食方面苛求下属官吏,郡县都感到害怕。公说:“这是我门下的学生,我应当开导他让他知道。”等到他来了,款待他,说:“我将要开饭了,恐怕防碍了你的公务,特地留你下来吃一顿饭。但是我的妻子她去了别的地方,没有人烧菜,家常便饭能够吃吗?”直指使因为这是老师的命令,不敢推辞。从早上到中午,饭还没有出来,直指使感到很饥饿。等到饭上来后,只有米饭,豆腐一碗而已。他各吃了三小碗,直指使觉得很饱。过了一会儿,佳肴美酒,都摆满在了他的面前,他都吃不下了。公强求要他吃,他说:“我已经饱了,不能吃了。”公笑着说:“可以知道饮食本来没有精粗,饿的时候容易吃饭,饱的时候难以吃东西,是时势所导致成这样的罢了。”直指使经过这次教训之后,不敢因为饮食责怪别人了。
9. 《狄梁公》文言文的翻译狄仁杰,死后被追赠为梁国公。后人又称其为“狄梁公”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狄梁公与娄师德一同作相国。狄仁杰一直排斥娄师德,武则天问他说:“朕重用你,你知道原因吗?”狄仁杰回答说:“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过了一会,武则天对他说:“我曾经不了解你,你作了高官,全仗娄师德提拔。”于是令侍从拿来文件箱,拿了十几篇推荐狄仁杰的奏折给狄仁杰。狄仁杰读了之后,害怕得连忙认错,武则天没有指责他。狄仁杰走出去后说: “我没想到竟一直被娄大人容忍!”而娄公从来没有骄矜的表现。
渑水燕谈录卷四翻译
1.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
原文: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译文: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他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
2.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译文: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761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他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
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 原文: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扩展资料从体裁上来说,《渑水燕谈录》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从写作目的上来看,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王辟之脱离仕宦,悠游林下,追忆平生经历见闻,笔之于书,博记杂识,主要是为了 “谈谑”。
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渑水燕谈录》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年)以前到北宋开国(960年)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 从写作特色上说,《渑水燕谈录》的价值内容丰富,体裁广泛,为后世对北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历史研究,特别是对一些政治家、文学家的生平研究以及山东省的地方史研究、宋诗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史料。
3. 《渑水燕谈录》卷四的全文翻译原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译文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他富贵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另外婚丧嫁娶,都会给他们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一直都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4. 《淹水燕谈录》卷四的翻译卷四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缣:细绢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仅:将近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令:善,美好,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
译文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他富贵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另外婚丧嫁娶,都会给他们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一直都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5. 渑水燕谈录求翻译,拜托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全文译为: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
从体裁上来说,《渑水燕谈录》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从写作目的上来看,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王辟之脱离仕宦,悠游林下,追忆平生经历见闻,笔之于书,博记杂识,主要是为了 “谈谑”。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渑水燕谈录》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年)以前到北宋开国(960年)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
渑:古水名,在今山东省临淄一带。
读音shéng,易错读, 渑池一词中读miǎn。
渑水,常见于齐国等古史书册。
6. 渑水燕谈录——翻译: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原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原创)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阅读答案
轻:轻视 尤:尤其 于:在 既:已经...之后 于:在 择;选出 而:而且表转折 其;他的 日;每天 食:吃 岁衣:每年做衣服 皆:全 仅:仅有只有将近 逾:...之后 贤令:贤明善良 之:的
弛:废止。
翻译句子:1.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
2.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毅受巴陵郡.........吾谁与归?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不敢废弛。
1.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
译文: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761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他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
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原文: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扩展资料从体裁上来说,《渑水燕谈录》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从写作目的上来看,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王辟之脱离仕宦,悠游林下,追忆平生经历见闻,笔之于书,博记杂识,主要是为了 “谈谑”。
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渑水燕谈录》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年)以前到北宋开国(960年)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从写作特色上说,《渑水燕谈录》的价值内容丰富,体裁广泛,为后世对北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历史研究,特别是对一些政治家、文学家的生平研究以及山东省的地方史研究、宋诗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史料。
2.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原文: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译文: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他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
3. 《渑水燕谈录》卷四的全文翻译原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注释①缣(jiān):细绢.②仅:将近.③令:善,美好.译文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他富贵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但比较贫穷的人,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另外婚丧嫁娶,都会给他们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一直都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4. 文言文阅读(12分)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小题1:A小题1:(1)(范文正公)显贵了之后,在姑苏近郊买了数千亩良田,修了一座“义庄”,用来供养族人当中的贫穷的人。
(既、为、以,各0.5分)(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 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除。(贤、奉、法各0.5分)小题1:体现了范文正公显贵了之后,心中还装着其他人的优秀品质。
小题1:A、主:管理(他选出一个辈分高而且有贤能的人来管理他资金的进出)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做这类题时应注意: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力求做到“信”“达”“雅”。2、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时还原成现代汉语语序。
3、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1)既:已经。
于:在。为:建造,修。
以:用来。(2)贤:贤明。
奉:尊奉。法:规矩、做法。
5. 渑水燕谈录——翻译: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原文: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原创)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的人特别宽厚。他已经富贵了之后,在姑苏靠近外城的地方买了好的田地数千亩,当做义庄,用来养活跟随他的人之中贫穷的人,选出一个备份高而且有贤能的人主管他的(资金)出纳,每个人每天吃一升米,每年拿一批细绢做衣服,婚丧嫁娶,都给他们赡养的钱。聚集的族人将近有一百口。范仲淹死了之后四十年,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止。
渑水燕谈录狄青文言文翻译
甲)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①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②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③,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raoxue
注释 ①缣:细绢。 ②仅:将近。 ③令:善,美好。
17.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前人之述备矣
(3)范文正公轻财好施
(4)岁衣缣一匹
答案:(1)通“俱”,全、皆 (2)详尽 (3)轻视、看不起 (4)每年
18.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以养群从之贫者
1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娆雪语文网
(2)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答案:(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范仲淹)的子孙贤明善良,到现在(还)尊奉范仲淹的规矩(做法),不敢废除。
20.乙文体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品质?(请用甲文中合适的句子回答)(2分)
先天下之忧而忧(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21.《孟子 ·梁惠王下》中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具体说说你对范仲淹忧乐观的理解和看法。(3分)
答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不受个人荣辱、悲喜的局限,用具体的行动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是难能可贵的。
求纳!!
…水燕语录中怎样表现了范仲淹的贤
1.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
原文: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译文: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他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
2. 渑水燕谈录文言文翻译译文:太宗在位的时候,有个名叫王著的人学习王羲之书法,很是得其要领,被太宗任命为翰林,太宗在朝政的空余时间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6303761也爱好练习书法,每有心得都派内侍去送给王著看,但每次王著都说不行,太宗又去尽量的模仿的更像,然后又去问王著,王著还是说不行,太宗问他为什么呢,王著说"你的书法外形本来很好,但匆忙的说好,恐怕皇上并不明白书法的深意"后来太宗的书法已是精妙绝伦,超过了很多以前的著名书法家。
世人都说这得宜于王著的劝诫。原文: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
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
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
扩展资料从体裁上来说,《渑水燕谈录》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从写作目的上来看,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王辟之脱离仕宦,悠游林下,追忆平生经历见闻,笔之于书,博记杂识,主要是为了 “谈谑”。
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渑水燕谈录》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年)以前到北宋开国(960年)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从写作特色上说,《渑水燕谈录》的价值内容丰富,体裁广泛,为后世对北宋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历史研究,特别是对一些政治家、文学家的生平研究以及山东省的地方史研究、宋诗研究,提供了大量真实可靠的史料。
3. 渑水燕谈录的译文译文
曹州(今山东荷泽)人于令仪,是个市场中的小摊贩业者;他为人宽厚,很少得罪别人,晚年时的家道颇为富足。有天晚上,一名小偷侵入他家中行窃,结果被他的几个儿子逮住了,发现原来是邻居的小孩。
於令仪问他说:「你平常很少犯过错,何苦今天做贼呢?」小偷回答说:「因受贫困所迫的缘故。」於令仪再问他想要什麽东西,小偷说:「能得到十千钱,便足令衣食无忧了。」於令仪听后就如数给了他。正在那小偷要出门离去时,於令仪又叫住他,这使得那小偷大为恐惧,但於令仪对他说:「你如此的贫困,晚上带著十千钱回去,恐怕会引起巡逻人员的盘查。」於是将小偷留下,天亮后才让他离去。
那小偷深感惭愧,后来终於成了良民。乡里的人们,都称道於令仪是名善士。於令仪挑选出一些优秀的子侄辈,建立学堂并聘请有名的儒士来教导他们,他的儿子於伋,侄儿於杰与於效,后来都相继考中了进士,他们於家现在是曹南一带的名门望族。
4. 渑水燕谈录求翻译,拜托了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全文译为: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
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
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
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从体裁上来说,《渑水燕谈录》属于笔记文中的史料笔记。
从写作目的上来看, 与众多宋代笔记的作者一样,王辟之脱离仕宦,悠游林下,追忆平生经历见闻,笔之于书,博记杂识,主要是为了 “谈谑”。从写作内容和范围来看,《渑水燕谈录》所记大都是宋哲宗绍圣年间(1094年)以前到北宋开国(960年)之间140余年的北宋杂事。
渑:古水名,在今山东省临淄一带。读音shéng,易错读, 渑池一词中读miǎn。
渑水,常见于齐国等古史书册。
5. 渑水燕谈录卷四翻译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选自《渑水燕谈录》卷四)
轻财好施:轻:
尤厚于族人:尤: 于:
既贵:既:
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于:
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择: 而: 其:
人日食米一升:日: 食:
岁衣缣一匹:岁衣:
皆有赡给:皆:
聚族人仅百口:仅:
公殁逾四十年:逾:
子孙贤令:贤令:
至今奉公之法:之:
不敢废弛:弛:翻译句子:
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
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渑水燕谈录》
“范文正公守邠州,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敛棺椁皆所未具。公怃然,即彻宴席,厚赒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表现了范仲淹体恤民生艰难、心系百姓疾苦的品质。
“ 范文正公轻财好施,尤厚于族人。既贵,于姑苏近郊买良田数千亩。为义庄,以养群从之贫者,择族人长而贤者一人主其出纳。人日食米一升,岁衣缣一匹。嫁娶丧葬,皆有赡给。聚族人仅百口。公殁逾四十年,子孙贤令,至今奉公之法。不敢废弛。”
表现了范仲淹轻视财富,喜欢施舍他人钱财,尤其对待族人时特别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