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优质范文 优质范文

白马篇赏析_白马篇的意境

tamoadmin 2024-08-14 人已围观

简介1.《乐府 白马篇》(李白)诗句译文赏析2.白马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3.白马篇赏析4.《白马篇》赏析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节选)》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6.白马篇(曹植)古诗的意思是什么?7.白马篇分为几部分白马篇赏析,此诗以马为形象,为战争为诗作主题内容,将作者内心爱国与未能施展抱负的矛盾抒发了出来。本文白马篇赏析由大学高考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历史

1.《乐府 白马篇》(李白)诗句译文赏析

2.白马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3.白马篇赏析

4.《白马篇》赏析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节选)》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6.白马篇(曹植)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7.白马篇分为几部分

白马篇赏析_白马篇的意境

白马篇赏析,此诗以马为形象,为战争为诗作主题内容,将作者内心爱国与未能施展抱负的矛盾抒发了出来。本文白马篇赏析由大学高考编辑收集整理,希望大家喜欢!

导读:

历史上以?白马篇?为题的诗作不在少数,然而出名的却屈指可数,这其中尤以曹植与李白写的最著名,欣赏性最高。其原文如下:

白马篇

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三杯弄宝刀。

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隐蓬蒿。

白马篇字词解释:

(1)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

(2)龙马:《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

(3)五陵,语出班固《西都赋》:?南望杜、灞,北眺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见《后汉书?班固传》及:李贤注。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4)?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意谓: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秋霜:形容剑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5)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

(6)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轩盖:车盖。

(7)?弓摧?句: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8)剧孟,汉时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9)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

(10)临挑: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11)叱咤:怒斥声。万战场:全诗校:?一作经百战。?

(12)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二句意谓:?五陵豪?因边功而傲视大臣。自篇首至此,皆写?五陵豪?。

(13)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二句李白自谓。善慕?五陵豪?之生涯,羞为蛰居陋室之穷儒。

(14)使酒气:因酒使气。萧曹:西汉名相萧何和曹参。拜:全诗校:?一作下。?

白马篇翻译: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个五陵豪杰玉剑刀刃如秋霜,衣袍上的明珠赛落日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酒后风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白马篇背景:

十八年(730),李白三十岁,果有长安之行。自谓?历抵卿相?,实则所谒见者惟左相张说及其次子卫尉卿张珀等二三人。皆遭冷遇,有《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等诗。郁陶思君,君门九重,以男女之情寄托君臣遇合之梦,作《长相思》。长安居,大不易,乃出游邠、坊,寄食州县官吏之门。次年早春,复返长安。徘徊巍阙之下,始终不得其门而入。遂至落魄市井,屡受欺凌。有《行路难》《白马篇》等诗,抒愤懑,鸣不平。《蜀道难》亦即作于此时,借蜀道之艰险,喻世路之坎坷,失声横涕之作也。乘兴而来,败兴而去。无颜返安陆,乃泛黄河,经开封,至宋城,初游梁园;秋游嵩山,憩元丹丘颍阳山居;冬游洛阳龙门,憩奉先寺。先后有《梁园吟》《梁甫吟》等诗,多抒长安失路之悲,亦有来日风云际会之想。

白马篇中心大意:

这首诗,意寓诗人既有热血满腔的爱国豪情又有壮志未酬的苦闷,亦有仕途颠簸、官运不济,胸有大志而不受皇帝重用的无限惋惜和悲痛之情。

白马篇赏析:

李白《白马篇》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身玺百战,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高官,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显然,这首诗上承曹植《白马篇》的精神而来,但又突出了与之不同的侠客形象,表达了一种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时代色彩。

所谓?五陵豪?,实即长安游侠儿与斗鸡徒而又供职禁军者。此辈为帝王贵戚所宠,故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甚至为非作歹,越货。(参见王建《羽林行》)。李白此诗作于与彼辈初交之时,虽有贬刺之意,亦不无欣羡之情,盖尚不识其真相也。稍后,李白终为彼辈所欺凌,而有北门之厄,幸有友人陆调为白求救于御史台,方免于难。天宝七载所作《叙旧赠江阳宰陆调》中有句云:?我昔斗鸡徒,连延五陵豪。邀遮相组织,呵赫来煎熬。君开万丛人,鞍马皆辟易。告急清宪台,脱余北门厄。?所忆即此时事。瞿朱注谓:贞观十二年始置左右屯营于玄武门,为皇帝私兵,号为北军。疑李白以狎游之故,为北军中人所窘,幸遇陆调以宪府之力脱之。见《李白集校注》。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中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隋朝末年,迁徙到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楚河州之托可马克市),李白即诞生于此。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 、?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它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900余首,有《李太白集》。

以上这篇白马篇赏析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诗词尽在:!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大学高考!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乐府 白马篇》(李白)诗句译文赏析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赏析

 曹植的这首乐府

 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白马篇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乐府 白马篇 李白 系列:李白诗集(乐府) 乐府 白马篇

题解 《白马篇》,乐府《杂曲歌辞》旧题。李白在这首诗里表现了自己任侠仕气的精神特质,以及他期望建功边塞的热切心情。

原文 龙马1花雪毛,金鞍五陵豪2。秋霜3切玉4剑,落日明珠袍5。斗鸡事万乘6,轩盖7一何高?弓摧南山虎8,手接太行猱。酒后竞风,三杯弄宝刀。如剪草,剧孟同游遨。发愤去函谷9,从军向临溯叱吒经百战,匈奴尽奔逃。归来使酒气十,未肯拜萧曹。羞人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注释 1龙马:马八尺以上为龙。2五陵豪:指豪门贵族的豪迈气概。3秋霜:形容剑的颜色。4切玉:形容剑的锋利。5明珠袍:镶珠的衣袍。6万乘:指天子。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出兵车万乘,诸侯地方百里,出兵车千乘,故称天子为「万乘」。7轩盖:带篷盖的车。显贵者所乘。8「弓摧」句:运用典故。讲的是晋代周处的故事。相传南山有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杀射此虎,为人除害。9函谷:古代的关塞名,在今河南。十使酒气:因酒使气。萧曹:西汉名相萧何和曹参。原宪:孔子的弟子,字子思。原宪家里非常贫困。

译文 我有一匹宝马,它高八尺,毛色纯正,能显示出豪门贵族的豪迈气概。我身佩锋利的宝剑,落日下镶珠的衣袍依然发出灿烂的光彩。我的宝马可以为天子参乘,天子的车驾还能有多高呢?我手里的弓箭足可以射杀南山之虎,我足可以手搏太行猕猴。酒后我们常常竞逞风,三杯酒后宝刀在我的手中更是闪光明亮。像剪草那样快,与剧孟结为好友,常同遨游。发愤去边塞立功,在临洮从军。叱吒风云,经历了百战,匈奴被打得到处奔逃。杀敌归来趁著酒气,不肯承认自己的才能居于萧何和曹参之下,更以原宪隐居蓬蒿,居住在荒径陋室为羞耻。

白马篇赏析

  原文:

 白马篇

 唐代:李白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三杯弄宝刀。

 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译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

 你骑着白雪花毛的龙马,金鞍闪耀,好一个五陵豪侠。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你所佩之剑,色如秋霜,切玉如泥;你所穿之袍,缀有明珠,耀如落日。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原来你是侍奉皇上斗鸡徒,乘坐的马车轩盖高高。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你张弓可摧南山虎,伸臂手接太行飞猱。

 酒后竞风,三杯弄宝刀。

 你酒后风飞扬,三杯下肚,笑弄宝刀。

 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你如剪草,与剧孟一同四海遨游。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你终于想起改变自己的游荡生活,要争取功名。你于是发愤去了函谷关,跟随大军去到临洮前线。

 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叱咤风云经百战,匈奴如鼠尽奔逃。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你归来豪气不改,终日饮酒,不肯给萧曹宰相下拜。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羞于学原宪,居住荒僻蓬蒿的地方。

  注释:

 龙马花雪毛,金鞍(ān)五陵豪。

 五陵:杜、灞谓杜陵、灞陵,在城南;五陵谓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在渭北。皆汉代帝王陵墓,并徙入以置县邑,其所徙者皆豪右、富赀、吏二千石。五陵豪:谓五陵豪侠。

 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páo)。

 秋霜:形容剑的颜色。切玉:形容剑的锋利。明珠袍:镶珠的衣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斗鸡:玄宗好斗鸡,善斗鸡者每召入宫中侍奉,甚得宠幸。轩盖:有篷盖之车,贵人所乘。万乘,指天子。古制,天子有兵车万乘。轩盖:车盖。

 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náo)。

 弓摧南山虎:用晋周处事。《晋书·周处传》载:南山白额猛虎为患,周处入山射杀之。

 酒后竞风,三杯弄宝刀。

 如剪草,剧孟同游遨(áo)。

 剧孟:汉时大侠。此代指当时豪侠中之雄杰者。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táo)。

 函谷:古关名,在陕州灵宝县。此代指帝京以东之要塞。临洮,地名,属陇右道洮州。此代指帝京以西之边陲。临洮,古县名,在今甘肃眠县一带。

 叱(chì)咤(zhà)经百战,匈奴尽奔逃。

 叱咤:怒斥声。万战场:全诗校:“一作经百战。”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

 萧曹:即汉相萧何、曹参。此代指时相。使酒气:因酒使气。萧曹:西汉名相萧何和曹参。拜,全诗校:“一作下。”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hāo)。

 原宪:即子恩,孔子弟子。居处简陋,上漏下湿,不以为意,端坐而弦歌。见《韩诗外传》。

  赏析: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描绘豪侠的形象。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讲述豪侠的倜傥不群和武艺高强。

 “酒后竞风,三杯弄宝刀”,“如剪草,剧孟同游遨”,表达豪侠不拘礼法,疾恶如仇。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叱咤经百战,匈奴尽奔逃”,虽写豪侠的爱国精神,实则也隐隐流露出诗人想建功立业的'寄望。

 “归来使酒气,未肯拜萧曹”,“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最后四句是说打败敌人,胜利归来,既不会阿附权贵、居功邀赏,也不自命清高,隐居草野,要继续过游侠生活。

 在这首诗里,诗人以热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夸张的语言,刻划了一个武艺高强、报国杀敌、功成退隐的侠客形象。他出身高贵,剑如秋霜,袍饰明珠,艺高胆大,堪与名侠剧孟比肩。他虽身玺百战,威震胡虏,但功成后又任性使酒,不肯俯身下拜萧何曹参之类的高官,而是隐居于荒山野径。

 他潇洒倜傥,豪迈勇敢,不拘礼法,疾恶如仇。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富于爱国精神。当祖国的统一和安定受到威胁时,便“发愤去幽谷,从军向临洮”,不计身家性命,英勇杀敌,立功疆场,而胜利归来时,既不阿附权贵,居功邀赏,又不消极退隐,逃避现实。在这个形象身上,集中体现着李白的任侠思想。显然,他的这种任侠思想和他进步的政治理想,他的反对腐朽权贵的斗争精神是有密切关系的,因而也显示了这种任侠思想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进步意义。

《白马篇》赏析

从汉献帝建安到魏文帝黄初年间?196-226?,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个黄金时代。由于曹氏父子的提倡,汉乐府诗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一批身经乱离,目击苦难而又肯正视现实的诗人,不但把社会真象摄入笔底,而且注入自己的真切感情。这一时期,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除了那些反映战乱和人民苦难的篇什外,就是抒发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的篇章。这方面的代表作当属曹操的《龟虽寿》和曹植的《白马篇》。如果说《龟虽寿》是一位幽燕老将的壮士之歌的话,那么《白马篇》则是一位英雄少年的理想之歌。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精绝、忠心报国的白马英雄的形象。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操的第三子。生于乱世,自幼即随父四方征战,南极赤岸,东临沧海,西望玉门,北出玄塞。自东汉末年分裂割据以来,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而献身一直是时代的最强音。时代的这种召唤,加上为国家统一而南征北战的曹操那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壮志的熏陶,培养了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的理想,铸成了他心中的既有爱国之德又有爱国之才的英雄形象。金代作家元好问说过,真实的诗篇应该是诗人的心画心声。可以说,《白马篇》就是曹植的心画心声,寄托了诗人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

全诗共28句,我们不妨把它分为四层来理解。

开篇两句是第一层。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白色的战马,饰着金黄的笼头,直向西北飞驰而去。首句不写人而人却在其中。这里用的是借代和烘托的手法,以马指代人,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白马,在古人眼里,除具有能战善战,堪负重任的品格外,还象征着坚定、忠诚、奉献、牺牲。生乎乱,长乎军的曹植,志欲自效于明时,立功于圣世,以白马来指代他理想中的少年英雄,是再贴切不过的了。连翩西北驰,显示了军情的紧急,创造出浓郁的战争气氛。

借问谁家子以下12句,是第二层。如上所述,诗一开头即写军情紧急,可是接下来却以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的问答宕开,缓笔插入对这位白马英雄的描述,造成诗篇节奏上的一张一弛。幽并,指幽州和并州,是燕、赵故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诗中写这位白马英雄是幽并游侠儿,以见其根基不浅。古人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诗句。这位少小去乡邑的白马英雄却能久经征战而扬名边塞。何以如此?接着诗人便以饱蘸热忱的笔触描述英雄的精绝武艺:

宿昔秉良弓,_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宿昔秉良弓,是说他早早晚晚弓箭不离手;_矢何参差,是形容他射出去的箭络绎不绝,纷纷疾驰。这两句是写他长期坚持不懈地苦练骑射技术的情景,说明他精深的武艺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下边接着即写他过硬的骑射技术:左右开弓,仰射俯射,或动或静,箭无虚发。敏捷胜过猿猴,勇猛好像虎豹和蛟龙。诗人以高度凝练的笔墨、铺陈描写的手法,生动形象而又集中概括地交待了这位英雄的不凡的来历和出众的本领。这就不仅回答了这位白马英雄是何等人物,他何以能扬声沙漠垂,而且为下边写他英雄事迹作了坚实的铺垫。边城多紧急以下6句,是第三层。从结构上讲,这里是紧承开头连翩西北驰的,这既是西北驰的原因,也是西北驰的继续。从内容上讲,这是把人物放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来塑造。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边塞城邑多次报警告急,敌军骑兵频繁犯边。插着羽毛的紧急文告从北方传来,白马英雄立即催马登上防御工事。只用了4句20字,便写出了英雄急国家所急的侠肝义胆。在边塞紧急的关头,国家一声令下,他毫不犹豫,立即奔赴前线。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两句,是正面描写人物的英勇。蹈、凌二字有力地表现了他压倒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从结构上讲,这两句是承前启后的过渡句,既是前段描写的自然归结,又是诱发下文议论的引言。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这是最后一层。意思是说,投身于刀锋剑刃的战场,岂能不置生死于度外?哪里还顾得上父母妻儿之情?既然编入壮士的名册,参加到军队的行列,心中就不能有什么私念,就要随时准备为国捐躯,视死如归?这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就一般叙事诗来说,把诗中主人翁的本末事迹表达清楚也就够了,用不着再加议论。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步步上升,到最后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只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曹植在《与杨德祖书》中说过:街谈巷说,必有可;击辕之歌,有应风雅。这说明他是很看重民歌的。《白马篇》就不离街谈巷说、击辕之歌的质朴,而又文彩斐然,从而形成了刚健质朴的艺术风格。清人方东树评论曹植的这篇诗说:此诗奇警,又说此篇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所论极是。此诗不仅节奏张弛有致,篇章波澜起伏,令人奇警,语言也具有奇警的特色。例如,木苦矢何参差的参差,原本是个普普通通的词,本意是长短不齐。可是用在这里就平中见奇,普字生辉了,用来形容射出去的箭纷纷疾驰,络绎不绝,是再形象不过了,怕是难以找到比它更贴切的了。所谓实出屈子《九歌·国殇》,是指篇末所颂扬的英雄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精神,与屈原《国殇》篇末所歌颂的卫国英雄的子魂魄兮为鬼雄的爱国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对爱国英雄的慷慨礼赞。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过: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意思是说,诗歌以感情为根本,以语言为苗叶,以声音为花朵,以思想为果实。曹植在其笔下的人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崇高理想和满腔,又能从前人优秀的作品和民歌中汲取思想营养和艺术营养,因此才创造出白马英雄这个历久不衰的艺术形象。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节选)》诗词原文赏析|名句解读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⑵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⑶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⑷

控弦破左的,⑸ 右发摧月支。⑹

仰手接飞猱,⑺ 俯身散马蹄。⑻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⑼

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⑽ 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⑾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⑿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注释

⑴本篇是《杂曲歌·齐瑟行》歌辞,又作《游侠篇》,因其所写的是边塞游侠的忠勇。作者平素也有“捐疆赴难,视死如归”的抱负和从军出塞的经验,写游侠也可能是自况。

⑵幽并:两州名,就是今河北省、山西省和陕西省的一部份地方,是古来出勇侠人物较多的区域。

⑶扬声:即“扬名”。垂:即“陲”,边远的地区。

⑷楛:木名,茎可以做箭杆。

⑸控弦:拉弓。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

⑹月支:射帖(箭靶之类)的名称,又名素支。

⑺猱:动物名,猿类,体矮小,尾作金色,攀缘树木极其轻捷,上下如飞。

⑻散:碎裂、摧毁。马蹄:也是射帖名。

⑼剽:轻快。螭(chī):传说中的动物名,如龙而黄。

⑽檄:用于征召的文书,写在一尺二寸长的木简上。上插羽毛表示紧急就叫做“羽檄”。

⑾鲜卑:东胡种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⑿怀:犹“惜”。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

作者曹植(192—232),字子建,

三国时魏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

世称陈思王,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

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

宋人辑有《曹子建集》。《白马篇》是乐府歌词,

以开头二字命名。

诗中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少年英雄形象,

歌颂他“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爱国精神。

同时寄托了作者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凌云壮志。

白马篇(曹植)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白马篇(节选)①

曹植

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导读

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植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的第三子,自幼颖慧,年十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爱。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太子。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八十余首。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

《白马篇》是乐府旧题,是曹植的代表作。诗人赞扬了边塞游侠儿豪迈勇敢、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表达了自己的报国 *** 和生活愿望。

原诗(节选):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②?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③,不得中顾私④。

捐躯赴国难⑤,视死忽如归⑥。

注释

①全诗为:“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此处选的是最后一节。②安可怀:哪里可以顾惜,有什么可以顾惜。③籍:簿籍,指登记壮士的名册。④中顾私:心中想念个人的私情、私事。⑤捐躯:献身,牺牲生命。⑥忽:轻忽,轻慢。

译诗

打仗时用身体面对刀枪剑戟,

自己的性命有什么可以顾惜?

父母的安危都没有时间考虑,

哪里还谈得上照顾我儿我妻?

姓名一旦编进了壮士的名册,

就不能再去顾念个人的私情。

准备好用鲜血生命拯救国难,

死亡对我就像回家会会亲戚。

赏析

曹植的《白马篇》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 *** 。

这里节选的是诗歌的最后一层。在这里,视死如归是诗中反映的主题词。它既是诗篇中主人翁的独白,又是诗人对英雄崇高精神世界的揭示和礼赞。在全诗中,这段议论占有重要地位。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的铺陈描述中,诗人心中的 *** 步步上升,到这里已是汹涌澎湃,“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得不一吐为快。这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也正因如此,我们读来不但没有空泛之感,反觉句句真切,震撼心灵。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二句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品德,也表达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它铿锵有力,给人以鼓舞的力量,已成为名句千古流传。

白马篇分为几部分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译文燕地男儿多任侠,那豪迈的气概,潇洒的身姿,无不显示出北方少年的力量与强悍,英猛之气国力透纸背,他们性格豪爽,并不以父家室等一己私利为重,他们极其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危亡,这才是英雄本色,诗人一介书生,即能道出如此的报国热情,“宁为夫长,胜作一书生”,不能不令人先赞叹!

赏析在这首诗中,曹植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借以抒发自己的报国。诗歌的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

诗歌的起首即用“连翩西北驰”的画面形象地传达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接下去关于“幽井游侠儿”的一大段文字,极尽绘声绘色之能事,写出他的飒爽英姿和高超的武艺,笔墨之间沸腾着一股激越高亢的情绪。这位身手不凡的白马少年“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大有顾盼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豪迈气概。

诗人不仅以的笔调写出了白马少年的英雄行为,而且以精湛的语言揭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诗歌的最后几句,道出了白马少年的思想底蕴和壮烈情怀,音哀气壮,声沉调远,大有易水悲歌的遗韵。诗歌用了倒叙、补叙的手法。诗歌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突兀而起,又以“借问谁家子”十二句来补叙“西北驰”的原因。继而又倒叙“名编壮士籍”、告别家人时的心情;最后策马“赴国难”的一幕则与开首重合。如此章法,象**中的“闪回”,使白马英雄的形象渐次深化,忧国去家,捐躯济难的主题则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白马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两句:“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概写主人公英俊豪迈气概。 白色的战马,饰着金**的笼头,结着伴儿向西北飞驰而去。不写人而写马,是用的借代和烘托手法,以马代人,以马的雄骏烘托人的英武。诗一开头就笼罩着一股浓烈的豪迈气氛,骏马奔驰的神速,显示了军情的紧急。

第二部分,12句:从“借问谁家子” 到“勇剽若豹螭” ,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诗的一开头给人一种军情十万火急的感觉,按一般的逻辑顺序该是到战场上跟敌人拼杀。

诗人以铺陈、比拟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交待了这位英雄不凡的来历和出众的本领。这就不仅回答了这位白马英雄是何等人物,他何以能“扬声沙漠垂”,而且为下边写他的英雄事迹作了铺垫。

第三部分,6句:从“边城多警急” 到“左顾陵鲜卑” ,写白马青年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从诗篇组织结构来说,这里是紧承开头“连翩西北驰” 的,既是“西北驰”的原因,也是“西北驰”继续。

笫四部分,8句: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名在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就本诗而言,这段议论是必不可少的。诵读全诗,我们不难感受到,在层层铺陈描述中,是诗人心声的自然流露。?

赏析:

此诗以曲折动人的情节描写边塞游侠儿捐躯赴难、奋不顾身的英勇行为,塑造了边疆地区一位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游侠少年形象,表达了诗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开头两句以奇警飞动之笔,描绘出驰马奔赴西北战场的英雄身影,显示出军情紧急,扣动读者心弦;接着以“借问”领起,以铺陈的笔墨补叙英雄的来历,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英雄形象;“边城”六句,遥接篇首,具体说明“西北驰”的原因和英勇赴敌的气概。

末八句展示英雄捐躯为国、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境界。全诗风格雄放,气氛热烈,语言精美,称得上是情调兼胜,诗中的英雄形象,既是诗人的自我写照,又凝聚和闪耀着时代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