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_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设计

tamoadmin 2024-08-24 人已围观

简介1.如何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3.当前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4.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5.二年级数学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6.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7.在教学设计发展进程中的起到关键作用的学者有哪些8.《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常州市第四中学电教课题

1.如何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2.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3.当前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4.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5.二年级数学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6.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

7.在教学设计发展进程中的起到关键作用的学者有哪些

8.《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_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设计

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研究

课题研究报告

常州市第四中学电教课题组

一、问题的提出

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是生活,美是客观存在于生活中的合规律的真善内容与和谐形式统一的、丰富独特的令人愉悦的具体形象。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促使学生自觉按照美的要求塑造自己,从而去克服和消除生活中的丑恶,创造和增进生活中的真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然传统的教育手段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是内容枯燥,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形式单一,常以文字、为主,很难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致使青少年学生对美的感知、鉴别、欣赏能力较差,学生中美丑不辨,以丑为美的现象屡见不鲜。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日益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得到推广,这就为我们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就是试图运用电教媒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帮助学生去感知美、辨别美、欣赏美,从而引导学生积极追求真善美,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本课题自一九九八年底立项,形成研究方案后报市、省电教审批。当时的设想是从文学美、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自然美等方面展开研究,课题组成员涉及各个学科。一九九九年五月,省电教馆21号文下发"关于第三批实验学校课题审批意见的通知",要求我校这一课题"在自变量中界定实验学科,建议1-2个"。根据省电教馆的批示,课题组根据学校实际,重新修改了实验方案,明确将语文作为主要实验学科,同时对课题组成员作了调整,去掉了原音体美学科的成员,增加了语文学科的成员。一九九九年下半年,这一课题被正式批准为省组电教实验课题。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⑴常规媒体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哪些不足?

⑵电教媒体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哪些优势?课题组将从内容到形式,从方法到效果等诸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⑶审美能力包括哪些要素?如何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和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利用图书馆、资料室及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研究文献,了解前人在这一课题上有哪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积累相关的研究资料,掌握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动态。

2、调查研究:通过调查法、观察法了解学生美学知识、审美能力的现状,进一步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3、实验研究:以语文学科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为主阵地,同时用举行课外阅读欣赏活动、召开主题班会、组织论辩、进行参观以及环境渗透等形式,发动师生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研究的实施

为了提高研究成员的理论修养和科研能力,我们确定了课题组的学习,要求每个成员每学期都要学习一本理论专著,并作好读书笔记;省、市电教馆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观摩活动,我们都及时安排课题组成员参加。

三年来,我们着重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对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有益的探讨。每学期都有电教研究课,有时还面向全区举行电教观摩课。

为确保每次研究课均能收到实效,课题组经过研讨,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了"电教研究课操作程序",对课前设计和课后反思的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

(一)课前思考:1、本课适宜用哪些媒体?你为何选择此种媒体?2、你准备在何时运用媒体?为何选择此时使用?3、你期望通过媒体的使用达到什么目的?同时发展学生的何种能力?4、你准备用何种方法进行效果检测?5、本课结束后,你要收集哪些资料?

(二)课后分析:1、你选择的媒体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选择?2、媒体运用的时机是否恰当,有没有更好的时机?3、本课的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你所期望的学生能力有否发展?为什么?4、你使用的检测手段是否有效?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5、你收集的资料能从哪些方面佐证课题?6、本研究课对课题研究有哪些贡献(包括经验和教训)?

课题组成员上电教实验课都必须对照操作程序认真进行教学设计,使以后的研究课不再偏离研究方向,为最大限度地取得实验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举行文学作品欣赏、组织辩论对抗赛、召开主题班会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研究的成果

在近三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我们逐渐认识到:审美能力,包括唤醒审美意识的对美的感知能力、形成审美情境的对美的欣赏能力、调动审美经验的对美的鉴别能力和丰富审美心灵的对美的创造能力。这四种能力涉及对美的体验、理解、判断、升华四个层面,落实到每节研究课上,就应各有侧重,或感知美,或欣赏美,或鉴别美,或创造美,或相互融合。为此,我们运用电教媒体,利用语文课及各种相关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实践证明:电教媒体的运用,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一)运用电教媒体唤醒审美意识,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审美教育要给学生以丰富的美感。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但对于阅历尚浅的中学生,有时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很难使他们真正领悟到这种美,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将文字内容诉诸于视觉画面,再配上音乐和有表情的朗读,则可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对美的感知能力。

在讲授冰心的散文《小橘灯》时,学生对作者为何将小橘灯作为小姑娘的化身难以理解。冰心逝世以后,恰逢中央电视台播放一组根据冰心作品拍摄的电视散文,其中就有《小橘灯》。课题组立即安排实验班学生举行冰心散文赏析活动。当学生以多媒体的方式重温这篇散文时,沉睡的审美意识立即被激活,他们不仅深刻地把握了作品的内涵,而且更真切地感悟到冰心散文的韵美、景美和情美。一位学生写到?quot;真想不到'小橘灯'在画面中的形象那样逼真,那么美好。在阴沉黑暗的背景烘托下,小橘灯闪烁着的朦胧、橘红的光,正是镇定、勇敢、乐观的小姑娘的化身,是小姑娘心灵中露出的最灿烂的火花。它使人看到光明,受到鼓舞。"如果没有电教媒体的介入,没有多种媒体的有机整合,就很难想象学生会有如此深刻的理解。

在教《听潮》一文时,课题组一位老师剪辑了"海睡"与"海醒"两组媒体资料,配上相应的音乐,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心想去感受大海的柔美和壮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审美情境,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

电教媒体在教育中的最大优势就是能集声、文、画于一体,以直观鲜明的图像,生动精炼的语言,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创设一种审美情境,使学生深深地被吸引、被感动,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

在"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我们精心策划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整个活动以三首"MTV"为主线:一曲《烛光里的妈妈》拉开了主题班会的序幕,伴随那优美的旋律,屏幕上那位母亲"倦得不再挺拔的腰身,失去光华的眼睛",一下子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营造了很好的教育情境。随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轻轻响起,屏幕上母子情深的形象展现,同学们的情绪受到感染,联想受到激发,纷纷上台,讲述自己母亲的动人故事:有的学生在失去父爱后,母亲含辛茹苦独自挑起抚养儿子的重担;有的学生的继母无微不至关心女儿,继母胜生母……;主题班会上,同学们还用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小合唱、小品、配乐诗朗诵等,回报母亲的恩情,并准备了一份小小的礼物,亲手为母亲戴上美丽的发夹、别致的胸针,献上精心制作的节日卡片,并在写有"以优异成绩回报伟大母亲"的粉红布幅上签名,表达报效之志,爱母之情达到高潮。

活动结束时,随着《懂你》这熟悉的旋律,同学们边欣赏动人的画面,边跟随演员深情地唱出了自己的心声:"多想靠近你,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最后,银幕上打出了如下字幕:"母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母亲是慈祥的、伟大的,母爱是温柔的、深沉的,也是刻骨铭心的,让我们把心中的歌,深深的爱,献给自己的母亲,献给自己的母校、故乡、祖国,因为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母亲!",男中音深情的朗诵,使同学们的感情得到升华,班会的主题更加深化。

班会课后,同学们在日记中写下了自己的感受?quot;这是我参加的最难忘的主题班会,它新颖、生动、直观,深深地打动了我。几天来,我心中一直涌动着要努力学习,报答母亲、报效祖国的。""我要时刻牢记母亲的深恩,用优异的成绩让母亲永远微笑。"

(三)运用电教媒体调动审美经验,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

人的审美能力是建立在他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的,丰富的审美经验可以加强美育的效果。当审美主体积极地调动他过去的审美经验时,他对美的感受会更真切,对美的理解会更深刻。电教媒体在帮助学生超越自己旧有的审美经验,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方面功不可没。

有一段时间,媒体上连续报道的几则中小学生自杀,在一些学生产生极大反响,尤其是个别差生也流露出消极厌世的思想。如何帮助学生珍惜生命,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话题。

不久,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讲述了北京一位16岁的女中学生张穆然身患绝症,顽强学习,笑迎厄运的故事。课题组立即抓住这难得的教育机会,举行了一次《珍爱生命,感悟坚强》的主题活动。首先在大屏幕上打出张穆然秀发脱落、依然热爱生活,灿烂微笑的照片,再一起聆听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敬一丹、崔永元对张穆然的深情追忆,学生们立即被这真实感人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一位初二学生动情地说:"面对这样一位比我们大不了多少却比我们坚强很多的姐姐,内心深处有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16岁,本应在学校、在家里享受老师与父母的关爱,同学之间的友情,而张穆然却只能面对着白色,与这最冷的颜色共度16岁的花季。上正在与同学们谈笑风生的张穆然笑得那么纯真,那么彻底,那么毫无保留,我们简直不敢相信,这真是一位癌症患者。看着这位姐姐笑得这么开心,我们似乎也想笑,但更多的是想流泪。不光是为穆然得了病而流泪,更多的是为了我们的软弱与不经风霜:考试考砸了,除了叹惜就是眼泪;手划破了,除了大叫又是眼泪;被师长批评了,心里承受不住,除了眼泪还是眼泪。而穆然呢,死亡在向她一步步逼近,她不能像我们一样在学校里愉快地学习,尽情地玩耍,但却始终微笑着,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在她面前,我们自惭形秽了。虽然她已离我们而去,但是她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永恒的。在人生旅途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应像穆然那样面对挫折,顽强拼博,热爱生命,奋勇向前,让生活更有意义?quot;那些萌生消极厌世思想的学生,也在比较鉴别中提高了认识,表示要像张穆然那样热爱生活,让生命的每一天都发出应有的光和热。

课题组成员还运用辩论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学生明确是非,分辨美丑,提高对美的鉴别能力。

(四)运用电教媒体丰富审美心灵,提高对美的创造能力

美育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人的审美心灵的丰富多样性,电教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取大量美的信息,电教媒体的运用,使学生在美的形象的不断熏陶中,丰富审美心灵,提高对美的创造能力。

在教《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课文时,老师了解到学生不熟悉周总理的生平事迹,很难体会当时的人们对周总理难以割舍的情怀,便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用一组和录像,形象地再现了周总理的伟大生平和当年首都人民冒着凛冽寒风,伫立十里长街挥泪送总理的动人场面,立即引起学生情感的强烈共鸣,为课文的学习和理解作了很好的铺垫。讲析结束后,伴随着《绣金匾》?quot;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的音乐声,大屏幕上出现在旭日东升的背景下,周总理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的画面,学生的情感立即得到共鸣,周总理永远和人民在一起的主题也得到深刻体现。这时,老师又及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从诗中任选一节,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逼真的语言将画面描绘出来,以显示其创造美的功力。由于电教媒体的激发,学生们对诗歌表现的意境有了准确的把握,并为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所震撼,所折服,因此,写作时非常投入。写出的作文不仅感情真挚,而且文笔优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电教媒体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美的感知、欣赏、鉴别、创造能力四个层面,正日益发挥着其特有的功能。但媒体教育效果的发挥,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运用。只有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精心选择媒体,适时呈现媒体,并围绕主题巧妙设计,启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和活动,才能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年多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丰硕的研究成果,我校有十多篇研究论文发表、获奖:高云荣的《运用电教媒体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北京"电化教育咨讯"月刊今年第4期发表;《感悟坚强,珍爱生命》在常州市教育报希望版发表;陈慧永的《让多媒体走进主题班会》在常州教育报发表,并获市班主任年会论文评比三等奖;高云荣、陈慧永撰写的《主题班会引入现代教育媒体的实践与思考》获常州市电教论文评比一等奖、省三等奖;陈慧永的《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获省青年教师论文评比二等奖;桂平的《运用电教媒体帮助学生建立审美心理结构》和戴贵忠的《运用电教媒体,在政治课上培养学生的审判能力》获市电教论文评比三等奖。

高云荣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周总理,你在哪里》及《作文训练--写短评》,分获市多媒体课件评比二等奖和三等奖;课题组成员房章鲁、何晓忠参加市多媒体评优课均获三等奖;芦芝萍老师制作的学校主页获市首届校园网页制作三等奖。此外,课题组还自制、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电教资料:如亲情系列电视散文、冰心作品电视散文,以及基因与克隆、纳米技术等科教系列录像带或光盘。

课题组高云荣、戴贵忠分获省、市电教优秀工作者称号,学校也被评为常州市电化教育先进单位。

五、问题与思考

1、毫无疑问,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电教媒体的介入,是否会妨碍、甚至替代学生对课文内容美和形式美的自我感悟、自主体验过程?怎样优化整合现代教育媒体,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学生在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进程中,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作进一步的实验与探索。

2、审美能力毕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审美能力的提高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检测审美能力是否提高的可量化的指标。我们虽经反复探讨,终因拟定的量化检测指标尚不成熟而作罢。这方面的研究探讨还有待继续和深入。

如何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方法。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本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用从实验入手的讨论法导出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在进行书写配平的教学中,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加深对化学方程式含义的理解和读写。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理解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应注意哪些问题?

 [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元素、原子、分子、离子都可以用化学符号来表示,这些符号是化学最基础的语言,通称为?化学语言?。那么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用哪种?化学用语?表示呢?这将是我们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化学方程式。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

 [板书]:一.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为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举例]: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 + o2 === co2

 12 32 44

 [讲解]:这个式子不仅表示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同时,通过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每12份质量的c和32份质量的o2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能生成44份质量的co2。

 [提问]:那么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是不是只要把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化学式来表示就可以了呢?请看?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

 kclo3 === kcl + o2 能不能称作化学方程式,怎样才能使它成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方程式呢?

 [板书]: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以氯酸钾受热分解为例)

 [学生活动]:阅读,讨论得出结论。

 [板书]:1.书写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②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标明、。

 (说明、、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讲请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提问]: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

 [目的意图]:加深理解,熟练掌握配平方法。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1页第三自然段。

 [板书]:三.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三自然段并讨论: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教师活动]:结合氯酸钾分解反应讲述化学方程式表示的质和量的意义及读法(说明?+?和?=?表示的意义)。

 [板书]: 2kclo3 == 2kcl + 3o2?

 2?(39+35.5+3?16) 2?(39+35.5) 3?16?2

 =245 =149 =96

 1.含义:[质]:表明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即反应进行的条件。

 [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读法:[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量]: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在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

 [学生活动]: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教师活动]:简单介绍奇数配偶法和观察法配平方法。

 [目的者图]: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的含义去理解和读写化学方程式。

 (四)总结、扩展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

 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体、沉淀,箭头要标明。

 2.最小公倍数配平法步骤:

 ①找出在反应式两边各出现过一次,并且两边原子个数相差较 多或最小公倍数较大的元素作为配平的突破口。

 ②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③推出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

 ④把横线改成等号。

 ⑤检查。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完整规范地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难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一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和步骤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99-10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一、写 书写正确的化学式,左边写反应物,右边写生成物,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短线连接,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生成物与生成物之间用+连接。

 二、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反应前后原子的总数相等,把短线改为等号。

 三、注 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反应条件中?△?表示加热;表示生成物是气体,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不用标注?;当反应物中无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时,生成物中气体的右边要标注?。反应物中的气体不能用?。表示生成物是固体,当反应物中有固体时,生成物中的固体不用标注?;当反应物中没有固体,而生成物中有固体时,生成物中固体的右边要标注?。反应物中的固体不能用?。?===?表示生成。

 四、查 检查反应物和生成物,各原子的个数应相等。

 名师归纳

 判断化学方程式书写是否正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反应能否发生,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3)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

 (4)反应条件是否注明,符号或使用是否正确。

 反馈练习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D)

 A.C+O2===CO2

 B.Zn+HCl===ZnCl2+H2O

 C.H2SO4+NaOH===NaSO4+H2O

 D.2KMnO4K2MnO4+MnO2+O2?

 2.铜与稀硝酸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3Cu(NO3)2+2X?+4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

 A.NO   B.N2   C.NO2   D.N2O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分析下列化学方程式违背了什么原则。

 C+O2CO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Mg+O2MgO2违背了客观事实。

 H2+O2H2O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学习内容二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学习指导

 阅读课本第100页中间的?方法导引?,完成下列填空。

 1.奇数配偶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先从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他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最后写明条件即可:2C2H2+5O24CO2+2H2O。

 2.最小公倍数法

 通过求最小公倍数以求得相应物质的系数。例如:NH3+O2―?NO+H2O,N与H在方程式两边各出现一次,但N是平的,H原子个数两边不等,故从H开始配,方程式两边氢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为6,故应为:2NH3+O2―?NO+3H2O,这时N不平,应配N,最小公倍数为2,故应为:2NH3+O2?2NO+3H2O,最后配O,最小公倍数为10,故应为:4NH3+5O2===4NO+6H2O。

 3.观察法

 例如:CO+Fe2O3Fe+CO2,一个CO分子变成一个CO2分子,需要一个氧原子,而这个氧原子来自Fe2O3,Fe2O3中有3个氧原子,所以需要3个CO分子,生成3个CO2分子,故式子变为:3CO+Fe2O32Fe+3CO2。

 名师归纳

 配平的技巧是:有氢先配氢,无氢先配氧,最后配单质。有原子团的先配原子团。当H2、CO、C作还原剂时,用观察法配平。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化学式要写对,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等号连接,不要忘记注上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写好后要检查。

 反馈练习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4P+5O22P2O5。

 (2)硫在氧气中燃烧S+O2SO2。

 (3)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4)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2H2O+O2?。

 (5)用氯酸钾制氧气2KClO3MnO2△2KCl+3O2?。

 (6)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K2MnO4+MnO2+O2?。

 2.高纯硅是制造计算机电路芯片的主要原料。请回答:

 (1)地壳中硅元素的含量仅次于氧元素。

 (2)工业上用石英(主要成分为SiO2)制备粗硅的反应为:SiO2+2C===Si+2R?,则R的化学式为CO。

 (3)硅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硅,并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未来的新能源,其反应方程式为Si+O2SiO2。

 3.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在纳米级的某种氧化物作用下,可使汽车尾气中CO和NO反应,并转化为两种气体,其中一种可以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N2+2CO2。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P2O5+

 (2)(红热)+(气)Fe3O4+

 (3)N2+===

 (4)+Fe2O3+Al2O3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以化学为例:

文档冲亿季,好礼乐相随mini ipad移动硬盘拍立得百度书包

题。同时也能疏导学生由众多问题带来的心理瘴碍。

如在学习化学元素与身体健康内容时,同学们很想知道豆腐为什么不可与菠菜一起食用,但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提出这个问题,心理自认为这个是生活中的常识问题,是不是很简单,其它学生可能都知道就是我不知道,万一我提出来老师或其它同学笑话我怎么办?因此一直憋在心理很难受有点欲霸不能的感觉。但大胆的同学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在课堂上提出来,同学们兴趣高涨,有的查阅资料,有的请教老师,经过激烈的交流讨论,问题终于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原来菠菜、洋葱、竹笋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豆腐中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成分;上述物质在一起可以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等物质;从医学的观点看:菠菜、洋葱、竹笋等不要和豆腐同时混合食用,会生成草酸钙的沉淀,是产生结石的诱因;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混合食用会破坏他们的营养成分。同学门顿时阔然开来,一颗巨石终于搬开,心理很舒畅。当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他们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教给学生质疑方法,鼓励学生以创造者的姿态进行发现式、探究式学习。要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设疑增设创新性因素,对问题的讲解和阐述不要总是结合思维结果,应经常有意识地创设有一定模糊的问题,让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对问题分析、猜测、探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习惯。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燃烧与灭火”课题中,可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在水中发生火灾,你是消防员,怎样把水中的火灭掉?”让学生大胆猜想,创造性发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大胆猜想,甚至异想天开,即使猜想与科学相悖,也因势利导,不断引申,让学生从错误中学习④

以上事例说明,只有在民主、宽松的教学气氛中,学生的思维才能不断被激活,才有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新问题;也只有在这种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真正树立敢问的信心达到提升学习的能力。

(四)培养师生互动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知识发生强烈冲突,从而诱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如我在教学讲《二氧化碳》一课,我围绕着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制

3

作相应的软件:在**和电视中常见的云雾缭绕的幻景、用人工降雨把甘露撒向干枯的大地等现象,用动画说明这是二氧化碳的功劳。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引出本节研究课题。然后设疑、探究、与学生互动,实践证明,学生兴趣浓厚,思维积极快速进入状态。此环节时间虽短,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样的教学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培养学生启发性能力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懂得真正的科学发现和创新,往往是从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开始的。教学时我就经常用名人成功的例子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教育。如同学们都十分了解并非常敬佩的科学家拉瓦锡,他小时候化学学得不太好,考试的时候甚至不及格。但后来他受问题的启发,能想他人所不能想,问他人所不能问,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将培养问题意识作为自己的学习目标之一。

同时,教师还要千方百计让学生享受解决问题的喜悦,激发学生质疑问题的热情,所以课堂启发要生活化,从质疑中受启发,从启发中提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培养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课堂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化学知识,形成化学概念,促进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进一步调动学生化学实验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来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完成实验。这种放手让学生参与的做法激励了学生积极思考的意识,增强了化学实验思维能力⑤

,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灵活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们普遍反映这种实验解题比过去只按书本背几种混和、分离、鉴别、加什么试剂、有什么现象的死背硬记更有意义;做这样的实验,不但觉得学得开心,而且知道怎样做,做后记得也牢,同时也改变了过去实验只能按课本“照方抓药”,个别人动手大家观看的现象。 在学生做实验时,教师还应该应现场指导,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实验取及时提问、思考等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解答疑难,使他们的注意力更为集中,观察现象更仔细,

4

实验的兴趣更浓厚。这样有益于化学知识的实践化。

二、要明确教学目标

(一)突出化学渗透到社会发展各个方面

新课标的主要目的是让化学走进生活,使化学在生活中实践化,学有所用,体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生活体验中提升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比如要学生经常关注:

1、环境保护,治理污染 2、能源开发利用,利用太阳能 3、新材料研制,纳米材料 4、生命过程探索,化学变化

(二)强调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1、寻找合适的自主探究素材:在新教材的使用中,我们一直坚持“依据课程标准、灵活使用教材”的原则,对人教版的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利用。

首先,对的利用与开发加强直观能力的培养:教材编排了众多彩色,有化学发展的历史资料、有实验操作、有实验现象、有数据资料,这些清晰而又明快的表现了主题,使教材显得更加生动活泼。如何利用这些呢?在教学实践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们改变了过去教师一个人在台上孤立地讲,学生被动地听、记的旧习惯,针对不同的,首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分组讨论,探讨一些问题,学生相互之间融洽地交流和合作,营造了和谐的教学课堂。

其次,对实验的探究与改进:教材拥有许多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小实验和探究性实验,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的显著特征,教材更是充分突出了化学实验。但是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还存在很大的开发空间,如“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学生要对实验现象、环境保护、装置气密性及实验结论等多方面进行展开讨论分析有哪些不足,哪些方面可以进行改进,经过这样尝试,学生既丰富了自己的实验知识又提高了实验技能,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将会给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

5 5

最后,还要对人文科学和情感态度进行开发与培养:教材突出了让学生认识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其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认识物质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了解化学与社会和技术的相互关系,能以此分析有关的简单问题,这些目标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待自然、物质和科学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又有利于学生对待社会和自身发展方面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创设恰当的自主探究问题: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对于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爱好和保护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使他们学的更好更活,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加强思维品质修养都十分有益。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创设情景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自主探究学习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现象、问题,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创新意识、探究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⑥

。师生在问题情景中互动、体验、探究、实践、感悟,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相长”。

其次,贴近生活事例,培养问题意识:问题是自主探究的出发点,也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在自主探究学习时,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最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化学知识着手,最能培养学生从平常生活中追根溯源,发现问题的意识。让学生感到化学问题就在你身边,就在你平常的生活之中,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到化学的无处不在:“生活处处皆化学”。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 过实践活动、调查访等探究形式,把化学知识运用于生活,或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沟通中,增长见识和能力。

三、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尤其是城市的小孩对生活的经验很缺乏只重视理论知识。

(二)学校条件差设备不齐全,有些实验很难开展,课外探究更是如此。、 (三)新课标知识点逻辑性不够好,好多学生很难独立看懂书本知识,看多了也不知道所以然。

(四)现在的学生自主性差,不愿意深入理解,分析问题能力比较缺乏。 (五)学校对实验这一块不是很重视,有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实验老师,任课老师蒹实验老师负担比较重。

当前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案栏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

 教学目标

 1.1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1.2过程与方法 :

 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2.1 教学重点

 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2.2 教学难点

 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教学工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6.1 引入新课

 师看下图,同学们觉得中心的两个圆面积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凭感觉看,是不一样大,那么大家拿出手头的尺子或者选择一根绳子作为参照物,来测量测量两个圆的大小。

 生两个圆原来是一样大的。

 6.2 新知介绍

 一、长度的单位

 师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长度的单位?米,也学习了米的相关进率。

 下面我们来总结: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为m,常用长度单位还有千米(符号为km)、分米(符号为dm)、厘米(符号为cm)、毫米(符号为mm)、微米(符号为?m)、纳米(符号为nm)。它们同米的换算关系为:

 1km=1000m=103m;

 1dm=0.1m=10-1m;

 25px=0.01m=10-2m;

 1mm=0.001m=10-3m;

 1?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师下面是小亮同学做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请指出他在换算过程中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算式。

 5.2m=5.2m?100=13000px

 生5.2m=5.2?2500px=13000px

 师对,进行单位换算时,正确的格式是数字不变,把相应的单位作等量代换。

 二、长度的测量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师从这幅图里可以看到,我们熟悉的常用的直尺,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它的量程为0~200px,也就是说它最多能测200px的长度,它的分度值(最小刻度)是0.25px。

 师

 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师:首先请同学们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在测量过程中总结一下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A:使用前:

 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两条相邻的最小刻度线间的距离,它决定着刻度尺的准确程度)。

 B:使用中:

 刻度尺要放正,使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时,结果应包括读数和单位两部分。

 对于较厚的刻度尺,应使刻度线贴近被测物体(如图丙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要从其他清晰整数刻度线作为起始刻度测起,测量结果应该等于读出的刻度值减去作为起始的刻度值(如下图所示)。

 读数: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下图所示);除读出分度值以上的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值(估读值)。图中铅笔长度为69.5mm,其中69mm是准确值,0.5mm是估读值。

 4.记,指记录。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数值和单位。

 师下图中木块长度是多少?

 生答:2.1925px。

 测量误差

 师在刚才的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家的测量结果有稍微的差别,但是我们的测量方法却都是正确的。之所以有差别的存在,是因为我们最后需要进行估读,估读就难免有大有小。这就形成了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师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少误差。

 减少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不是错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

 例题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测量的结果是(  )

 A.46.25px

 B.96.25px

 C.19mm

 D.47.5px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之前,要明确其分度值;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0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由图知:刻度尺上25px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2.5px=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50px对齐,右侧与96.25px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96.25px-50px=46.25px。

 故选A

 例题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308.5px、309px、308.75px、323.75px,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A.308.75p

 B.308.5px

 C.312.5px

 D.309px

 分析偏差较大的读数是错误的,去错误读数,取其余3个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值即为测量结果;

 在测量长度时,通常用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故只要计算出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可,但是在最后结果的确定时,还要注意小数位数的保留规则与测量值相同;

 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323.75px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323.75px是错误的,应该去掉;

 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L=12.34cm+12.36cm+12.35cm

 =308.75px

 故选A

 三、时间的测量

 师许多同学手上都有带一只手表,大家都知道,手表是用来看时间的,所以是时间的测量工具。那么除了手表以外,大家知道,还有哪些是用来测量时间呢?没有手表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判断时间呢?(不要告诉我说可以看手机时间。)

 师

 下面我们概括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变化过程。在古代,人们用日晷、沙漏等器具来计时。

 16世纪后,欧洲出现了有重锤的摆钟,近代机械式钟表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利用石英晶体制成了稳定、轻巧、方便的电子钟表,它们一天的偏差不超过0.5秒。目前最准确的计时装置是天文台使用的原子钟,30万年的偏差只有1秒。

 师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工具、测量方法?

 生可以用日晷、沙漏计时。

 日晷:在太阳照射下垂直于日晷圆盘上的杆在圆盘上形成影,随太阳升降运

 动,不同时刻在日晷上影子的位置不同,在日晷上对应位置标上对应的时刻,就可以用来计时了;

 沙漏:沙漏上方容器的沙子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向下方的容器漏下相同数量的沙子,根据漏下的沙量计时。)

 师对,大家概括得很好,有时候在野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确定大概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具体来学习时间。

 时间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为s。除了?秒?之外,常用单位还有小时(符号h)、分钟(符号min)。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h=60min,1min=60s,1h=3600s

 计时工具: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石英钟、电子手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的机械停表、电子停表。

 实验机械停表的使用

 (1)练习停表的使用:如何开启、停止、归零;如何读数。

 (2)用停表测量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以及1min内脉搏跳动的次数。

 归纳总结秒表的外形如上图所示,A为归零按钮,B为计时秒针控制按钮。使用时,你应该先进行调节,就是按下归零按钮,使秒针指在?0?处。再按动秒针控制按钮开始计时。计时结束时,要按动秒针控制按钮,这时秒针会停在最后计时处,就可以读出时间值。

 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木棒都能成为杠杆呢?

 生思考并作答

 师一根硬棒成为杠杆的要有如下两个条件:

 ①要有力的作用;

 ②要能绕着某固定点转动

 误差处理:

 师时间的测量也会有误差,如果减小误差,如长度测量类似: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二、能力目标

 1.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简单生活问

 题的能力.

 2.通过进行简单的测量,具有使用简单测量工具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认识计量时间和长度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难点

 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闭上眼睛,估计十秒钟以后举手睁开眼睛,我来计时,看谁估计的最准确。开始!

 [生]按照指令操作

 [师]谁能估计一下课桌的长和宽各是多少?

 [生]学生回答.

 [师]指出正确得数,要想得出准确的数据,我们要学会使用仪器来测量长度和时间,这节课我们在小学和日常生活中对时钟、表、刻度尺使用和对一些时间、长度单位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二、新课教学

 1.长度的测量

 [师]大家都知道长度可以用尺子来测量.同学们能说说都有些什么样的尺子吗?

 [生]直尺、三角板、卷尺.

 [生]裁缝用的皮尺、木匠用的折尺?

 [师]还有在精确测量或特殊测量时常用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也叫螺旋测微器).

 (教师可以在列举尺子的过程中.将这些尺子一一展示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师]同学们谁还知道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哪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的关系?

 [生]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尖的距离叫?一大柞?,大拇指到食指尖的距离叫?一小柞?.如能知道自己?一柞?的长度、身高,就能利用双臂及手掌估测物体的长度.

 [生]人的头长和脚长相同;身高等于9.5倍头长;人握住拳头的大小和心脏一样大.

 [生]人身体上许多部位是按?黄金分割?分配的,比如眼睛是头部的黄金分割点,肚脐是人体的黄金分割点等.

 [师]同学们知道这么多关于人体尺寸的知识,真让老师吃惊.大家也一定还记得长度的单位都有哪些?

 (同学们列举单位的过程中,教师投影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巩固记忆)

 [投影]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

 换算关系:1 km=103m 1 dm=10-1 m

 1 cm=10-2m 1 mm=10-3 m

 1?m=10-6m 1 nm=10-9m

 [师]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eter),符号是m.

 [师]大家会用生活中常见的直尺、卷尺测长度吗?请同学们利用你文具盒中的尺子测出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并和同学们交流测量方法及发现的问题.

 (同学们操作,教师巡视.注意发现测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讨论解决)

 [生]测书的长度的时候,要选择较长的刻度尺;刻度尺平行地放在被测的长度上,尺子上的零刻度线与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视线和被测长度另一端的刻度尺对齐(学生示范说明);读出刻度尺上的数值,记下来.这样就测完了.

 [生]我的尺子用的时间长了,前面零刻线的地方看不清楚,我将能看清楚的一条刻线和被测长度的一端对齐,读出另一端刻度尺上的数值,将前面的值减去,也能测出物体的长度.

 [生]我发现将刻度尺上的刻线紧贴在被测物体上(学生示范),读数时容易看清楚、读准确.

 [生]我用刻度尺测量书的宽度的时候,零刻线和一端对齐了,可是另一端和刻度尺上的刻线对不齐,该怎样算长度呢?

 [师]是不是其他同学也有同样的问题?实际上类似的问题我们在测量中经常遇到.

 [师]同学们一起来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生]刻度尺上的一小格是1 mm,可以根据被测物的边缘所对的位置估计一下是零点几毫米就行了.

 [师]请大家看看被测物边缘对应的是刻度尺上多大的值.

 [生]我觉得是6.35 cm.

 [生]我看是6.38 cm.

 [生]被测物的边缘对应的位置超过了小格的中间,靠右,我认为是6.36 cm.

 [师]三位同学读出了三个数字,数字中前两位完全相同,只有第三位不同,为什么呢?

 [生]前两位数是从尺子上读出来的,当然都相同,而最后一位是根据个人的感觉估计出来的,就可能不相同.

 [师]回答得非常好.直接从尺子上读出来的数值,我们称它为准确值;估计出来的值我们称它为估计值.因此,一个测量出来的数值就包括两部分.

 [生]一部分是准确值,另一部分是估计值.

 [生]测量结果上还必须说明单位.所以测量结果应包括三部分: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师]如果被测物的边缘和刻度尺的某一条刻线对齐了,还用估计吗?

 [生]被测物边缘和刻线对齐时,就不用估计,也可以说估计值是零.

 [师]说得非常好.在书写测量结果的时候,为了说明你的估计值是?零?.在准确值的后面应该写上?0?.

 [生]用最小刻度是mm的尺测量时,能估计到零点几毫米;如果是用最小刻度是cm的尺溅量,就只能估计出零点几厘米,用mm尺测出来的结果肯定就比用cm尺测出来的准确.

 [师]这就是说我们在读数的时候只能估计到最小刻度值(也叫分度值)的下一位.在测量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尺子.

 [生]测足球场的长度时用最小刻度是1 m的尺子就行,测玻璃时就需要用最小刻度是1 mm的尺子测.

 2.时间的测量

 [想想议议]

 [师]同学们了解的表都有哪些?你认为古代人和现代人测量时间的方法一样吗?

 [生]现在的表的种类很多,如钟表、手表、怀表、小闹钟等.

 [生]也可将表分为石英表、机械表、电子表等.

 [师]大家都同意他们的说法吗?

 [生]他们的分类标准不一样,但是都可以.

 [生]手表、钟表、闹钟都是平时生活中计时用的.还有一种表是在运动会上跑步计时时才用的.叫秒表或停表.

 [师]按照使用人群的不同,我们还可以将表分成儿童用的卡通表、盲人用的盲人表和成人用的各种表:按照安装位置的不同,还能将表分成吊钟、座钟、落地钟等等.同学们说可以吗?

 [师]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表实在是太多了,不论将它们分成多少种、划为多少类,它们都是现代人的计时工具.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在古代还没有表的时候,人们是如何计时的呢?

 [生]我认为是用太阳或影子计时的.因为我见过老家农村的老奶奶决定干活或做饭都不看表,而是看?日头?或看院子里墙的影子.古代人没有表,可能和她们一样.

 [生]古代人用?燃香?来计时,我听老人们说过?一炷香的功夫?,指的就是烧完一根香的时间.在古装电视剧里也看见过用?火?计时间.

 [生]我认为古代人是用时辰来计时的.

 [生]我在书上看到过古代有水钟.可以用流水来计时.

 [生]网上说最早的计时工具是日晷,是埃及人最先使用的.

 [师]同学们从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猜到的,说出了这么多种古代人可能的计时方法.不论对不对,你们都是最棒的.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资料片.

 [投影]

 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

 [师]看了上面的内容,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吗?

 [生]计时器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经过了许多人的努力.

 [生]我们今天用的表也是从古至今许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今天的计时器表?.大家都会用吗?想不想试一试呢?

 (教师将课前准备的闹钟、停表等发给同学,也可以让同学们使用自己的手表)

 [师]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上的表测量自己写10个字用多少时间,然后介绍你的测量方法.

 [生]我是用自己的手表测量的.在写字前看看是几点了,写完后再看是几点几分,前后两次时间的差,就是我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

 [生]我用小闹钟测量时间,方法和前一位同学相同.

 [师]哪些同学是用停表测量的,会用吗?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呢?

 [生]我知道怎么用.停表有两种,和书上图11.3-2中的一样,一种是机械停表,一种是电子停表.机械停表上有两个按钮,按下中间较大的按钮,表开始走,再按一下表停,表针停在某一位置上,再按下旁边的小按钮,指针就会回到零;大表盘上还有一个小表盘,大表盘上指针转一圈,小表盘上的指针就转过一小格,表示1分.使用前应让两个表针都指零.开始写字的同时按一下中间按钮,写完字的同时再按一下,从表中指引的位置就可以直接读出写10个字所用的时间了.

 [生]电子停表的使用和机械停表的使用基本相同,但我认为电子停表读数更简单.使用机械停表时,如果测量的时间超过1 min,则需要从小表盘上读出多少分钟,再从大表盘上读出多少秒.而使用电子停表时,直接读出显示的时间即可.

 [师]大家认为他们讲得清楚吗?老师认为他们非常棒.现在请拿着停表的同学和拿着手表及闹钟的同学互相交换,将刚才写过的10个字按相同的速度再重写一次,测量经过的时间,和第一次测量的时间比较.

 [生]我发现按相同的速度写同样的字用停表测出的时间比用手表测出的时间短.

 [生]我觉得用停表测出的时间较准.用停表测量时可以用左手操作停表,和写字同时开始,同时结束.而用手表测时要先看了表再写字,写完后再看表,所以测出的时间长,并且手表不停走动,也不容易记准时间.

 [师]同学们通过自己比较,一定已经明白了为什么径赛场上和实验中测时间一般用停表的道理.

 [生]使用停表测一段时间间隔操作方便也更准确.

 [师]请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拿着的表再测量自己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课后放学或上学的路上用脉搏估算需要的时间并和用表测量出来的时间进行比较,看看相差多少,差得多不多.

 (同学们认真测自己的脉搏,教室内非常安静)

 [师]同学们刚才在测脉搏的时候,拿着钟表或机械停表的同学,一定听到了表的?滴答?声,是什么东西使钟表滴答响呢?请看下面内容.

 [投影]

 滴答响的时钟

 [师]看了上面的内容,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也一定会做一个摆,怎么做呢?

 [生]用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小重物就能做成一个摆.

 (教师利用长约1米的塑料捆扎绳,下端系一把小锁头向同学们展示.教师将细线和另一端系在铁架上,拉开一个小角度,铁锁便摆动起来)

 [师]类似这样的装置叫单摆.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表测量这个摆摆动一个来回所用的时间,看怎样才能测得更准确.

 (学生进行测量,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

 [生]如果单测一个来回,有时很大,有时很小,肯定不准确.可以多测几个来回然后求出摆动一个来回所用时间就能更准确.

 [生]我觉得可以几个人同时测一个来回,将几个人测出的结果平均,也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些.

 [师]同学们能认真思考是非常好的习惯.课后大家还可以继续测量、讨论,找出最好的方案.

 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小学学过的时间的单位,是什么呢?

 [生]小时(h)、分(min)、秒(s).

 [师]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是s.

 3.误差和错误

 [师]现在请同学们测量一下物理课本的宽度是多少?

 [生]操作,读数,教师提问

 [师]被测物体真正的长度即真实值只有一个,而三个同学测同一个物体就得到了三个测量值.说明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是有差别的,这就是误差.大家说误差能完全消灭吗?

 [生]测量总是人利用工具进行的,并且测量时还得要估计,总会有一些误差.所以我认为误差不能消灭,只能尽量减小.

 [生]可以多测量几次,多几个人测量,然后求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师]这就是我们在物理实验中经常用到的?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师]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不小心将尺子放歪了.或没有一条刻度线和被测物对齐,或读数时斜视,你们觉得会产生什么结果?

 [生]如果这样测量,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误差肯定会很大.

 [师]同学们必须明确,不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存在误差,而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错误是不应该也不允许发生的.

 [师]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呢,请同学们阅读.

 [科学世界]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了正确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能不能用刻度尺测硬币的直径、一张页的厚度、细铁丝的直径等,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思考、讨论.现在同学们一起小结本节内容.

 课后小结

 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

 2.时间的测量:时间的单位、测量时间的工具、停表及手表的正确使用。

 3. 误差和错误,如何减小误差.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物理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

通过物理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的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学习方式,努力使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和目标落到实处。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原因,同时对培养中学生科学素养进行了一系列的对策研究,为寻求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途径与方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摘自河南远程教育培训) 一、高中物理新课程应取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1] 传统教育认为:知识是被动接受的;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传统的物理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学生的学习状态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式状态。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得出。为此,新课程物理教学中应把科学探究摆到首要位置,课标中和教材中给出了大量的探究课题,注重从自然与生活现象引入问题,通过探究寻找规律,然后介绍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注重将科学探究的各主要环节渗透于不同章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探究的过程,学习探究的方法。注重学科间的渗透、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的融合,以便学生学习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客观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物理科学探究与以往的物理实验有着根本的不同,其主要差别在于以前的实验是教师或教科书划出了从问题到结论的单一路径,学生只是再操作一遍,以验证实验为主。而科学探究是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撰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要目标,选择最能体现教育价值的知识作为课程内容,与此同时,将物理科学最新进展引入课程,如纳米技术、超导、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可控热核反应等。 因此,教师要树立以探究式教学贯穿高中物理教学全过程的思想,为学生创设亲身参与探究的问题情境,这将成为今后物理教学中的重头戏。 二、物理实验要贯穿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始终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开发适合教学的实验项目,充分利用实验做实验,提倡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普通物品做物理实验。 三、将物理学史教育有机地整合到物理课程教学中 物理新课标是围绕着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为目标而制定,科学素养其最核心部分就是受教育者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物理学史,它以人类与物理世界对话的历史为研究对象,融合了与物理学有关的自然科学以及与人类思想、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多学科知识,是一门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紧密交叉渗透的综合学科。通过成功的科学家遇到困难如何思考、如何探索达到目的,描绘物理学家探索科学的欢乐与痛苦、成功与失败,使受教育者精神上受到感染、情操得到陶冶,意志得到磨炼,鉴赏力得到提高,正确理解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产生热烈的感情形成了对美和善的辨别力和追求热情,从而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和谐的发展。 在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学史教育,教师必须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要使物理学史故事和物理知识的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要使学生感到它是物理课程的附加部分;另外,教师所提出的物理史故事的学习问题,一定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情境和探究过程;三是教学设计时用学生课外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以解决教学课时少和科学史学习比较费时的矛盾问题。 由于物理学史其内容的特点及它所具有的丰富教育因素,决定它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能发挥出独特的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把物理学史教育整合到课程教学中,而不是成为物理课程教学的一个附加部分,是使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这一目标得以落实的重要途径之一。 四、开展物理课外活动,陶冶学生科学素养情操 物理课外活动,主要有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以及物理游戏活动。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已有可能初步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初二开始,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到高中,发散思维变得活跃,不轻信现存的答案。因此开展物理课外活动,对于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很有好处。通过这些课外活动,增强了印象,加深记忆,也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促进了科研能力的发展,从而使他们在有兴趣的活动中自然地得到科学素养的教育。 五、开展物理讲座,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 用讲座形式来激发学习物理兴趣,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科学素养是十分有效的。讲座可减少学生看书的时间而获得大量信息,一般来说,利用讲座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两种形式:(1)在讲座中渗透;(2)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题材,如与生产生活相关并且有广泛应用的物理知识,与社会发展有着重大关系的物理知识,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物理学发展的成就及前沿问题。通过这些讲座,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了提高。 六、加强学生自学能力与信息能力培养 自学能力对于当今提倡的终身教育尤为重要,而信息社会化与社会信息化是当今重要的时代特征,人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的过程中,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并需要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所以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要重视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可以说获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科学素养水平的一种体现。现代传播媒体包含大量的科学技术信息,教师要指导学生收集有益的教育,把不同类型的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为培养全面的科学素养服务。教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信息来源,如科普网站、科普读物、电视科教节目等。教师还可通过组织一些科技论文写作、收集科技新闻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其他能力必然逐渐地得到提高。 七、联系实际,关注物理学与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科学教育界掀起一个全新范式的理科教育运动:STS教育运动。STS英文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Society(社会)的首字母缩写。STS教育反应了当今世界科学教育的改革潮流,也揭示了理科教学的本质。它强调学生懂得科学、技术和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强调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并能以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来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八、在现代物理知识的学习中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 物理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帅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时效性。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地讲授现代物理知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新途径。在知识快捷更新和发展的今天,让中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前沿是十分必要的。

二年级数学整体备课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1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长先生写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因此,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学生只有在课前占有大量的相关资料,才能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才能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认知,产生新的体验。20世纪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课前参与能力,体现在生活中学习的大语文观。

 学问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开课我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这样既可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又能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课文第三、四段结合具体的实例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技术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人类20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这两段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

 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学习的时空。但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借助自学提示和汇报时的相机指导,教给方法、明确任务,这样既避免了学生自学时的盲目低效,又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语文课就应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因此,我设计了两组语言训练,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内容用文中的表达方式叙述出来,使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不再是单纯的资料展示,而成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成为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加深体验、揣摩表达方法的载体。

 第三自然段末作者引用了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说明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之大、范围之广。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没有按部就班地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而是将其调整到第四段之后。这样,在学生自学完第三、第四自然段、看完资料并进行了说话训练的基础上进行,使学生对诗句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教材之所以便教利学,教材里的泡泡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课第二自然段后泡泡里的“‘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非常值得关注。我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说说二者的区别后就暂且放下,到第四段时又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找出哪些是发现、哪些是发明。这样学生通过说说、读读、找找,主动参与学习,真切、轻松地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这篇课文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概括和总结,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考虑到第一课时的教学容量,我把它安排在第二课时进行,把展望未来和交流小练笔结合在一起。在学生自我体验的基础上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热情,相信会有好的效果。

 (临场经验不足,学情把握不足,没有更机敏的调控课堂出现的点,比如:)还年轻,教学之路还会很长,相信通过此次大赛的砺练,今后我会扎实走好每一步,恳请各位评委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我会努力!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2

 我观看了骆正位老师执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的教学vcd后,自己感受颇深,也从中受益匪浅。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文中的一篇文章。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我看后对骆正位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有如下的反思:

 1、我觉得:骆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的语言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往往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高涨。他不同于一些老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无论学生回答得怎么样,都会始终如一地用上了“你真棒”、“你真聪明!”等语句,这是我们一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的语句,往往有意无意间给学生的一些赞赏和“鼓励”过头的情景:造成在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中,听不到些微的瑕疵,唯恐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有时还未认真聆听学生的发言,赞叹之语就已经脱口而出,匆匆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而在实践中发现,开始的课堂气氛热烈,愈到后面愈冷清。分析原因,除预设环节之类的问题外,这种激励性评价的过于频繁和泛化,使评语的激励性和导向作用大打折扣。

 而骆老师在教学中,只是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也使学生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快乐,体验到学习的意义。这一点真值得我在今后教学中学习。

 此外,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倾听,善于走进孩子们的世界,当学生达到理解水平时,教师激励性评语及时准确,并富有。“听到你的朗读,是一种享受,你不断读出了声,还读出了情。”这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彼此的给予,共同的拥有。骆老师还常常通过肯定性和描述性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并引导学生体会个性化理解和表达所带来的积极效果。

 2、我觉得:课堂中学生的积极性,并不能靠赞扬就能保护和维系。若教师的引导能触拨学生的心灵之弦,使其思维和情感真正“动起来”,让思维与文本共舞,让精神律动,那也是入心的鼓舞和激发。教师应当在充分肯定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大胆陈述时,通过对学生的意见的恰当回应,为学生们指名学习的方向,并引导他们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进行反思,评价甚至调整。

 我在教学时努力做到这一点。如:“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而学生在读时,总是读成“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在此我引导讨论两种读法不同的效果。孩子们在比较朗读后,说:“上百万年时间比百万年时间更长,使我们更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多之大。”仅朗读而言,针对学生朗读的重音、速度、时间更长,使我们更感受到了20世纪科技成就之多之大。”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评价,再如:“刚刚这位同学读时,我怎么就没有听出他惊喜快乐的心情呢?谁愿意再读一读?让大家听了就好像亲眼看到科技的迅速变化。”“你读得很认真,如果声音再大些,就更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惊喜。”

 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我会坚持让学生通过“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的程序去读懂一篇课文。让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3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景。

 课文虽然比较简短,但是学生理解起来却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的特点,有感情地正确朗读课文。

 2、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3、能联系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生活的巨大变化。难点是:理解课文中含义较深刻的句子。

 本课的教学试图以20世纪前、后作比较,以及20世纪所取得的一些发明创造来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了解到是现代科学技术让我们过上了比过去王公贵族还幸福的日子。

 我上课思路主要是这样的:

 由谈话引出课题,请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初读课文。然后点出课文的中心句,再请学生质疑,把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归结到解决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接着让学生充分读课文,交流读后所得。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就是人类在20世纪前后过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这些都源自现代科学技术。然后把这两组句子放在一起,让学生充分的朗读,理解其中的含义。最后又回到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一读。这节课结束时我安排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在21世纪,希望科学技术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么样的变化。最后我引用了居里夫人的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结束课文。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的情感。

 学生虽然通过朗读课文,理解了20世纪是如何呼风唤雨的,但由于课件中缺少直观图象,学生体会不深。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4

 本文主要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从而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文本+生活﹦活语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让语文课堂教学向生活化拓展,从而活化语文学习。

 课前,我要求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同年段三个班统一要求。这是继备课组同课异构活动之后的又一次备课组教研活动——同课同师异班),让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农耕社会时的生活状况,并收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的资料,让学生在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语文学习的融合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力求使“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

 课中,我牢牢抓住训练点,对学生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那时候,没有,没有,也没有(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说在农耕社会还没有什么);20世纪,(20世纪的我们还拥有一些什么)。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通过对比,感受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巨大的区别。同时,使学生在搜集、运用资料,模仿语言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语文的各项训练。

 通过这样的预设与实施,感觉三个班的学生的课堂表现都比较活跃,这应该是把文本与生活有机融合所产生的良好效果吧!

 兴趣——有效教学的基石。

 何为有效教学?所谓有效教学指的是:能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能引导学生力求更高效率有所收获的教学。要想达到这些目的,我认为先决条件是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在本轮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激励性评价等,都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齐读、指名读等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受到伙伴的存在;自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可以“我”做主;师生对话等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课堂的无限乐趣;学法的指导、小结、迁移,让学生感到:学习原来很简单……

 这些,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兴奋的状态,营造了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因为老师的赞扬,成功的喜悦,以及同伴在集体中地位的提高,都很好地激励着学生更加努力发奋。

 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5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学常识性说明文,主要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四年级的学生,已经适应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全新的结构与内容,在本学期其中的一个训练知识点是学生都必须具备搜集并收藏资料的能力。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阅读了有关于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深入课文奠定基础,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能力。

 课堂上,我让学生质疑、解疑,弄清课文内容,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静心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课文第三、四段结合具体的实例用简短、生动的语言介绍了科学技术从“农耕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说明了人类20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这两段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按课文顺序在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而是根据学生的分组汇报将其调整到第四段之后。这样,在学生自学完第三、第四自然段、在充分朗读并进行了说话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当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学生的朗读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第二自然段中的小泡泡中“‘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也是理解的重点、难点,通过“学生解释词义——结合生活理解词义——把词语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理解”这样的过程,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文本真正成了例子,学生成了语言学习的主人,还可以从课堂教学中明晰地看到学生理解与表达,思想与言语等方面的能力的发展。学习说明文,不仅仅关注介绍的科学知识,更要关注这些知识是用怎样的言语表达的。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也有很多:我的语言亲和力和激励性还不够,这往往会的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感悟到只有通过自己极具亲和力和激励性的语言,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上的主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对于课后问题的处理也不到位:“课文写得真精彩,我要多读几遍。”“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一百年的'科学技术发展”这里表明课文的文字简短也是一种语言美。这和我们平时认为的语言美有所偏颇,因此我有些忽略对文章语言美的感悟。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6

 一、与时俱进活学活用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科学性的说明文。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在理解“呼风唤雨”这个词时,我想何不用网络搜索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样既简单,又实用,也是让学生了解20世纪科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很好说明。在教学时,我用了这个设计,学生很快就学会了这种查找资料的方法,不仅取得了语文课中预设的效果,也是一个很好的延伸拓展。

 二、合理选材创设精彩

 合理地选材是一堂课是否精彩的前提和关键,有内容有内涵的课堂才是有生命的,才能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促使积极思维的动力。作为第一课时,我重点学习三、四两个重点段,给课堂注入了活力、注入了内涵。当讲到第四自然段的科技成就时,让学生再举出一些例子。学生一下子就打开了思维的闸门,“磁悬浮列车、X射线、纳米技术、载人飞船、数字电视……”学生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很多。学生活跃的思维、热烈的发言带动了课堂的气氛。当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时,学生的朗读把一篇枯燥的说明文融入了浓浓的诗情画意,也强烈地感受到了20世纪取得的巨大的科技成就,强烈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我和孩子们还深深地沉浸在文本带来的精彩中。这样的成功都源于丰富的课堂内容。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7

 这是一篇接近学生生活的文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容易入手。

 由于这篇课文的中心突出,内容较浅显易懂,因此我抓住课文的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让学生从读、听、看、说中感受。接着我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讨论、展开想象:①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从哪些地方看出?②20世纪之前人类的生活又是怎样?③20世纪之所以与过去截然不同,靠什么?④你还能推测21世纪人类还将创造出哪些奇迹?从问题中紧紧抓住中心句,让学生充分的展开想象,大胆的把他们想象的说出来。

 另外这篇课文还有几个教学重点:如让学生学会用设问句;感受文中紧紧围绕一句话来写,并运用对比手法的方式;学会区分“发现”与“发明”;理解文中运用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的含意。

 课堂教学上,气氛活跃,同学们都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想法、意见,激发了同学们的想象,但不足之处是某些地方时间安排不够恰当,某些可略讲的地方时间放得较长。在这方面我以后会多加研究和努力,希望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四年级语文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反思 篇8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长先生写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科学常识性说明文,设计不好就容易成为资料展示厅或者科学常识课,失去了语文的本真,缺少语文的味道。因此,我在教学这课时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凸现语文学科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

 学生只有在课前占有大量的相关资料,才能更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才能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的认知,产生新的体验。20世纪有许多伟大的科技发明和创造,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深入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又能培养学生的课前参与能力,体现在生活中学习的大语文观。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学设计

认识分米和毫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

教学目的:

1.在实践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长度的表象。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2.会使用合适的单位来表示长度,会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熟悉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应用概念正确表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学生尺、米尺、课件、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空间与图形这部分知识中有关测量的内容。课程标准对测量这部分的要求是:把测量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小学数学测量这部分内容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一年级第二学期认识米和厘米;第二阶段是二年级第二学期认识分米、毫米、千米。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毫米和分米,千米的认识安排在第二节。

这节课教材中安排了实践操作活动,帮助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分米和米、分米和厘米的关系,初步学会用毫米和分米作单位来测量物体的方法。另外通过本单元的教学,还要帮助学生对长度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初步了解了在测量时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并掌握了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如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所指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这些测量只限于整厘米数)。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米和厘米接触的比较多,比如操场一圈约长200米,自己的身高是1米38厘米等等,而对于毫米、分米的接触相对就比较少,但是现在的学生能从各种渠道获取知识,他们对于毫米、分米并不是一无所知,有一些学生已经知道毫米、分米这些名称。但经过实际的了解,发现这些学生多数仅仅是能说出单位名称,至于1毫米有多长,1分米有多长,并没有在他们的头脑中建立起正确的表象,也不清楚为什么要使用这些单位,对于毫米、分米只是一种模糊的了解,还需要深入的学习与探究。

三、设计理念及我的思考: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具体目标指出“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问题,对于测量的学习表明了数学的价值和实际应用。

(一)、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境,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进一步通过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三)、在测量过程中,逐步理解度量单位的实际意义,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总之,本节课我是以厘米这个长度单位为纽带,(生活中厘米是最普遍的长度单位)将米、分米和毫米联系起来。借助测量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认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数一数尺上的刻度,动手量一量,用手势比一比,了解生活中的实例等多种活动,感知、体验、建立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进行估测、实际测量比较、验证的过程中强化表象,从而逐步形成空间观念。

四、教案:

教学内容: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下册42页)

教学目标:

1、在测量活动中,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长度表象。

2、在观察、猜想、验证等实践活动中掌握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进率。

3、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长度。

4、逐步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 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毫米、厘米、分米、米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硬币、磁卡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引发思考

师:(出示市场上新上市一种儿童饮料)你能先估计饮料盒的高度,再测量出它的高吗?

学生汇报测量的结果。

(生可能出现8厘米、8厘米半、8厘米5小格、8.5厘米、8厘米5毫米等)

师:同学们测量时8厘米多的部分不够1厘米,我们用厘米无法精确表示测量的物体长度时,我们需要用到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毫米。

[设计意图:通过小小饮料盒的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体会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一)认识毫米

1. 认识毫米,建立1毫米的表象。

师:你都知道毫米哪些知识?1毫米在直尺上怎样表示?(直尺上最小的格的长度是1毫米。)把你找的1毫米指给同桌看一看。

让我们来一次体验之旅:时间2分钟,在你们的学具袋中看一看、找一找、摸一摸、捏一捏找找1毫米,再动手测量一下验证验证。看谁找到得多?

生1:通过测量我发现1分硬币的厚度约是1毫米。

生2:通过测量我发现1张磁卡厚度约是1毫米。

生3:通过测量我发现字的宽度约是1毫米。

生4:通过测量我发现1张光盘厚度约是1毫米。……

师: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记住1毫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捏一捏1张光盘或1分硬币或1张磁卡厚度、比手势等方法建立1毫米空间观念)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表象后,让学生自主地去寻找1毫米,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主动的在头脑中建构1毫米的表象。]

2. 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认识毫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毫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你知道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了吗?(课件)为什么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或厚度要用毫米作单位?

生:毫米做单位测量结果更加精确。

[设计意图:寻找生活中的毫米,有利于使学生更加明确毫米的作用,同时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探究毫米、厘米之间关系。

师: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验证这个猜测?

学生自己数1厘米中间的小格。

(课件放大直尺图)再次验证

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声:1厘米=10毫米 1cm=10mm

[设计意图:在观察、猜想、验证、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自己探究毫米与厘米的进率,知道1厘米=10毫米。]

(二)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学习分米、厘米之间关系

师:猜一猜这个饮料盒的吸管大约有多长?为什么?

学具袋中拿出吸管。每个同学先估计长度?再实际测量?

生:10厘米就是1分米。1分米就是10厘米。

2、建立1分米表象,实际估测

师:请你在直尺上找1分米,自己想办法记住1分米有多长。

生1:1厘米到10厘米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

生2:20厘米到30厘米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

生3:15厘米到25厘米之间的长度是10厘米。……

师:你能估计桌子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吗?

为什么用分米做测量单位?

生:毫米、厘米作单位小、米做单位太大,分米做单位比较合适。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量一量、数一数等实际操作,来感知1分米的长度,在建立1分米的长度表象的同时掌握分米与厘米的进率。]

3、研究分米、米之间关系

师:我们认识了分米,请用手势比1分米,手势比1米,猜几个1分米是1米那么长呢?

生:10分米是1米。

师:利用这把米尺来数一数验证,你还可以怎么验证?

生:可以计算,1米=100厘米,1分米=10厘米,所以1米=10分米。

师:米和分米有什么关系?

生:1米=10分米 1m=10dm

三、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米和毫米,加上原来的米和厘米这些都是测量长度的单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大约有多长。请用手势从大到小排排队?你能发现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吗?(十进制)

[设计意图:通过把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排队,使学生对这些长度单位有一个整体认识,进一步巩固了这些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用手指来表示长度单位,利用较形象的东西学生记忆,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四、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淘气的日记(课件)。

2007年4月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请2个同学之间讨论评议修正。

五、布置作业

1、你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呢?(千米、尺、寸、英尺、纳米等)你可以去上网查找、咨询家长等方式去了解相关的知识。你可以将自己找到的相关知识展示在教室里,大家可以相互来学习。

2、第二项任务,就是大家课后自由选择物体,选定测量的工具,先估测,在实际测量,选择合适的单位,记录下测量结果。老师推荐一个表格给你们。

物体名称及测量部位

估测长度(高度或厚度)

实际测量结果

板书设计:

说教材

认识分米和毫米这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二年级的一个知识。本课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学习过米和厘米的基础上。通过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生尺和米尺,会数学生尺上的大格和小格,知道1厘米是10小格,1米=100厘米。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下面3点:1、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会用打手势的方法比划1分米和1毫米。2、掌握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教学难点:理解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教法和学法

1、直观演示

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演示,学生在观察和对比中体会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领悟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逐步认识1分米、1厘米。

三、教学过程

1、复习引新

(1)实物展示平台展示一把学生尺

提问:同学们,老师这里现在有一把学生尺,你能来介绍一下有关这把学生尺的知识吗?

设计目标:让学生产生回忆,联想曾经学过的知识米和厘米,知道学生尺分大格和小格,1大格是10小格。每1大格就是1厘米。

(2)画一条长10厘米的线段

提问:你能猜一猜老师准备用怎样的一句话介绍这条线段有多长吗?

设计目标: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长度单位。

2、新授

(1)出示情景(课件演示)教学分米

提问:从小男孩的介绍中,你发现新的长度单位是谁了吗?(学生:分米)

活动一:

要求:1、从你的直尺中找出1分米有多长。

2、用手比划一下1分米有多长。

设计目标: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感受1分米有多长。

活动二:

要求:用直尺在自备本上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

提问:你是怎样来画1分米的线段的?

练一练:判断下面的画法是1分米吗。(课件出示画法,从刻度5画到刻度十15)

活动三:

要求:1、四个人一小组观察米尺。

2、数一数,1米里面有多少个1分米。

回到课初:我是这样介绍的,这根线段长1分米。你们猜对了吗?

(2)继续教学毫米(课件出示情景)

引:茄子老师正在量我们的数学书有多厚呢?你看,连1厘米多不到,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种新的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下面我们就一起听听茄子老师是怎样来介绍毫米这一个长度单位的。

课件演示:直尺上1厘米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活动一:

要求:1、请你用笔尖指着你的直尺数一数,1大格有几小格?板书:1分米=10厘米

2、请你用手比划一下1毫米有多长。

(3)课件赏析1毫米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的长度和厚度可以用毫米坐单位?

学生讨论,说以说

四、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3分米=( )厘米 3厘米=( )分米

30厘米=( )分米 50毫米=( 分米

设计目标: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分米、毫米之间的单位换算。为下面的学习作做准备。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你是怎么想的?(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可以。)

教学目标:第一体会解决这题的不同方法;第二数的简便方法,每一大格的中间都有一根比较长的线段,它把每一大格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是5小格是5毫米。

3、在( )里天生活合适的长度单位。

1棵小树高2( ) 2张电话卡片厚2( ) 一张床长2( )

1枝铅笔长2( ) 一根铁钉长2 ( ) 一根黄瓜长2( )

设计目标:联系生活,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4个长度单位的认识。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知道每个单位分别用在什么地方。

4、分组测量

要求:1、同桌两个人1小组合作。

2、用直尺量一量桌子和椅子分别各有多高,是多少厘米,接近多少分米?

3、做好记录,全班交流。

5、完成想想做做6

课件出示3条线段,你认为哪条线段最长?(学生自己解决)

全班交流想法,一种是估计,目测;另一种是用直尺量一量,标上长度再比较。从中体会正确的方法。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知道了些什么?

一. 谈话导入

在介绍这两位新朋友之前,先回忆一下我们的老朋友吧,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你用手势表示一下,1米和1厘米分别是多长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二. 探究新知

(一)认识毫米

1.看到我们的数学书,你能估计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学生说)他们估计得对吗,我们大家来验证一下,下面同桌两个同学合作,用尺子量一量它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并记录下来,先想一想,我们应该用哪个单位?

学生量,师指导。

汇报测量情况。

2.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我们不能准确的表示出课本的长和宽。所以老师要向大家介绍出长度单位家族中的一个新朋友——毫米。

教师出示直尺,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把0-1放大。

师:观察刻度线0-1之间,你看到了什么?

这些刻度线把1厘米长的刻度平均分成了一样大的小格,其中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提问:两小格是多长?5小格呢?7毫米有几小格?

师:大家拿出自己的直尺,找到1厘米,用铅笔尖指着数一数1厘米里有几小格?(10),每1小格是1毫米,所以1厘米是多少毫米呢?

学生动手操作后交流。

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

4.大家觉得毫米这个单位怎么样?(非常小)拿出袋子里的一分硬币,看一看,摸一摸。这个一分钱的硬币的厚度就大约是1毫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长度是1毫米。(电话卡的厚度、10张纸的厚度)说一说,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

5.做一做。课本第3面。集体订正。

6.拿出一元钱的硬币,用尺子量一量它的厚度。

有学生发现1元硬币的厚度不正好是2毫米,2毫米少一些。对于不是整毫米数的物体如果我们想得到更精确的结果,你们是否又会产生一个新的愿望呢?

介绍:其实比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确实还有,比如微米、纳米,同学们可以课后去查阅工具书,也可以向别人请教或上网寻找更多的知识。

(二)认识分米

1.⑴电脑出示:饮料公司最近推出了一种新型盒装饮料(图)。饮料的高度是8厘米,饮料配有一支吸管,请你猜一猜,这支吸管的长度。

学生猜测、交流,老师小结:吸管的长度必须比8厘米长。

⑵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现在这支吸管就在你们的桌上,想不想动手量一量,到底是多长?

学生动手测量,老师巡视。

⑶学生汇报结果:吸管的长度刚好是10厘米。

师:10厘米的长度还可以用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来表示,这就是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第二个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朋友——分米。1分米=10厘米

2.用手指在直尺上摆一摆,1分米有多长,把尺子放下,把手举起来,比画一下1分米是多长。

3.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个东西的长度是大约是一分米?那测量哪些东西的长度一般可以用分米作单位呢?

4.下面我们来量一量我们的课桌的长吗?你们先估计一下,可以用手比画一下,桌面的长是多少?如果用老师的米尺很好量,但你们手中的尺子都比较短,那应该怎样量呢?(每段18厘米,看一共有几段。 这样比较难算,有没有简单一点的办法,好算一些。每10厘米也就是1分米为一段,做记号)好,那同桌两人合作一起量。

生合作完成并汇报。

5.现在我黑板上贴出胶带长多少?(1分米)

再贴出2分米,这根呢?(2分米)

再贴出3分米,这是多长?(3分米)

再贴出4分米,这又是多长呢?(4分米)

它们一共长多少?(10分米)也就是1米。

10分米就是多少厘米呢?(100厘米)

100厘米也就是多少米?(1米)

如果这根胶带长是10分米的化就应该和这根米尺一样长,对吗?

米尺验证。上面长?(10分米)下面长(1米)

那米和分米有怎样的关系?

1米=10分米(板书)

三.小结。

1.加上今天学习的这两个新单位,我们一共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了,(4个)分别是,指名说。那你能将它们排排队吗?(米,分米,厘米,毫米 从大到小;毫米,厘米,分米,米 从小到大。)

四.巩固练习。

1. 小明的日记。

谈话:学习了数学知识,就要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3)班小明写的一篇日记,记录了为妈妈过生日的事,想看看吗?

出示:

2005年3月7日 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不远,大约有500毫米,上学路上我看见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做起笔记来。

(学生可能会笑,让学生说说笑的理由,并帮忙改一改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比画一下这些物体的实际长度来帮助学生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

板书设计认识分米与毫米

西乡径贝小学 祝李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并且掌握了测量物体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的编排有以下几个意图:1、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引入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必要性;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进一步学习新的长度单位;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设计思路:

结合自己研究的小课题“发挥评价作用,促学生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我是分三个层次来进行本堂课的设计的:1、巧借评价,兴趣引入。课始几分钟的师生对话,巧借评价,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为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作准备;2、巧用评价,探究新知。这种考虑源于学生已有学习本节课新知的基础,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思考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促进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我的策略就是想通过活动设计,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再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3、互动评价,巩固扩展。知识的主动应用,源于学生对练习的兴趣和师生对其表现的评价,我尽量从这两方面去思考练习的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4、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活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在实际测量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学过程:

一、巧借评价,兴趣引入

师播放动画:猜猜我们今天学什么?(巧妙评价)

师:在奇妙的数学王国里,有这样一个家族——长度单位,我们的生活几乎离不开它们。孩子们,你们已经认识这个家庭里的哪些成员了?

(师边说边依次出示标有米、厘米、分米和毫米的卡通卡片,并揭示课题)

师:你想知道关于分米和毫米的哪些知识?

二、巧用评价,探究新知

(一)创设有关铅笔的情境

昨天老师值日时,正好碰到一年级两个小朋友在争吵,走过去一问,原来他们在为扔铅笔的事争吵:一个说,这些铅笔太短不能用了,想扔到垃圾桶里;另一个说,这些铅笔虽然短了点,但还可以用。我把这些铅笔都拿来了,到底多长的铅笔不合适用了呢?想请你们这些小哥哥、**姐来帮他们,行吗?

(二)活动一:认识分米

1.估一估,量一量。

(1)师拿出其中的一支铅笔,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估一估:这支铅笔大约有多长?

(2)这支铅笔到底有多长,怎么办?(生上台来量,评一评:他量得怎么样?)

(3)课件演示:哪种测量方法正确?

(4)生估一估、量一量吸管的长。

吸管和这支铅笔是一样长吗?是多长?你知道10厘米还可以叫做什么吗?你会用字母来表示吗?(先让学生说,师评价)

2.感知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你能从直尺上找到1分米吗?从哪儿到哪儿是1分米,你是怎么知道这是1分米的?说给同桌听一听。

师评价: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都从直尺上找到了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呀?(板书:1分米=10厘米 1dm=10cm)

3.体验1分米和几分米的长度

(1)比一比

用你的小手在直尺上比划出1分米,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2)说一说

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米?

师评:小朋友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了这么多大约长1分米的东西。

(3)估一估

先估实物,再估彩带(以游戏的形式)

猜猜:这把米尺是几分米?

4、感知米和分米的关系

(1)拿出米尺,仔细观察:1米里有多少个1分米?

(2)小组里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互相评价:谁最会观察,谁的发现最了不起。(板书:1米=10分米 1m=10dm)

5、解决问题

师:孩子们,你们认为这支1分米长的铅笔还能用吗?

师再拿出一支短铅笔:这支还能用吗?让一名学生试一试:你感觉怎么样?

它有多长?你们先估一估。

(三)活动二:认识毫米。

1.量一量

师量,你们看,有多长?

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是5厘米吗?比5厘米多一些,在尺子上看是多几小格呀?你知道1小格是多长吗?数一数1厘米里面有多少个小格子?

课件演示

得出结论:1厘米=10毫米

2.比一比。

1毫米有多长?请你们对照尺子比划一下。

瞧,你们的小手都快贴到一块儿去了。你们觉得1毫米怎么样?1厘米是这么多,1毫米比1厘米还要短得多。

3.找一找

生活中哪些物体大约有1毫米长?(小组里合作完成)指名汇报。

猜猜:5个硬币摞起来,大约是几毫米?几张牌摞起来大约是1毫米?

4.说一说

课件播放:测量回形针、大头针的长

(四)小结

没想到刚才我们在帮助一年级小朋友解决铅笔问题时,又认识了长度单位家族里两位新成员——分米和毫米。你们知道了它们什么?

三、互动评价,巩固扩展

1.游戏

孩子们,以前我们跟米、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交了朋友,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分米和毫米。下面我们来玩变、变、变的游戏,好吗?

老师说长度,小朋友们想一想再变,看谁变得又好又快:

(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10毫米—10厘米—10分米—)

评一评:谁的反应最快?

在教学设计发展进程中的起到关键作用的学者有哪些

 九年级化学的《绪言》课,是化学学科的入门课。绪言课的教学目标怎么确定?教材内容如何整合?教学环节如何设计?学生活动如何安排?等问题,一直是一线化学教师面临的难题。近期,笔者执教了江苏省初中化学教师培训活动研究课,对上述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感悟,现将这节课的教学案例呈现出来,以引发大家对《绪言》教学的再思考。

  一、设计思想

 对照课程标准,确定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具体内容是: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化学的学习兴趣;了解化学的基本学法。基于上述教学目标,鉴于传统的《绪言》教学中教师灌输、教学无序、学生茫然的弊端,笔者将教材内容(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进行了合理的整合和补充,明晰了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顺序,设计出了感受化学的有趣、领略化学的神奇、了解化学的作用、回顾化学的历史、展望化学的未来、体验化学的学法六个教学主版块,各个版块用精短的过渡语言相连,使彼此顺承自然、融为一体,其间,贯穿了实验观察、现象描述、阅读教材、思考辩论、表达交流等学生活动,通过学生的参与,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体现"民主、平等、对话、协商"的新课程理念。

  二、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都市的夜幕下,霓虹闪烁;欢乐的节日里,焰火缤纷;宽阔的国道上,车辆奔驰;绿色的田野中,化肥润苗......这一切都和我们即将要学到的一门学科--化学密切相关。化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近他,认识他(板书课题)。首先,请同学们观察几个有趣的小实验(板书:化学-有趣)。

  2. 活动1:感受化学的有趣

 (1)演示1:"清水"变"牛奶"--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边演示边讲述:试管里盛装的液体,看上去像清水,将一种气体通入其中后,我们发现,原先澄清的液体变浑浊了,从外观上看,这浑浊的液体颇似--牛奶)。

 (2)演示2:"葡萄汁"变"红酒"--向紫色的石蕊中滴入稀盐酸(边演示边讲述:这紫色的液体很像用紫葡萄榨出的液汁,向其中滴加一种无色的液体,我们发现,"葡萄汁"变成--"红酒"了)。

 (3)演示3:玻璃棒点灯--将沾有浓硫酸和高锰酸钾粉末的玻璃棒靠近酒精灯灯焰(边演示边讲述:点燃酒精灯通常情况下是用火柴,今天老师想把玻璃棒当火柴使,能成功吗?请同学们观察)。

 过渡:刚才这三个趣味小实验都是和化学变化相关的。感受了化学的有趣,我们再来领略一番化学的神奇(板书:神奇)。

  3.活动2:领略化学的神奇

 (1)播放录像:神奇的液态氮。

 (2)教师讲述:液态氮是神奇的,不过,液态氮距离我们并不远,空气里含有大量的氮气,通过降温、加压,氮气就可以转变成液态氮。化学的神奇,不仅仅体现在它能研究已经存在的物质,还体现在它能够通过变化的手段,制造出自然界里原本不存在的物质,请看录像。

 (3)播放录像:神奇的合金。

 (4)教师讲述:形状记忆合金很了不得,在航空航天事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一定的温度下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卫星天线,然后在低温下将天线揉成一团保存在卫星舱里,卫星进入轨道后,将天线送出舱外,由于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天线又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领略了金属材料的神奇,我们再来一睹非金属材料的风。

 (5)投影:神奇的非金属材料。

 ①神奇的斧柄(教师讲述、设问:每位登山运动员手里都拿着破冰斧,这破冰斧的斧柄就是用玻璃纤维制成的。斧柄不用金属而选用玻璃纤维,由此可见,这种玻璃纤维有什么特点--轻,强度大)。

 ②神奇的绳索(教师讲述、设问:画面上的尼龙绳直径只有6mm,但却能吊起2t重的汽车,可见这种尼龙绳--很结实,强度大,不易断)。

 ③神奇的隔板(教师讲述、设问:这是用人工的方法合成的隔板,板下烈焰喷射,板上的猫咪悠然,显然这种隔板的独特性能是--隔热)。

 ④神奇的鸟笼(教师讲述、设问:在鸟笼外面蒙上一层透明的薄膜,然后将鸟笼置于水中,鸟儿不仅安然无恙,还在向笼外的小鱼发问:咳,新邻居,你从哪里来?同学们想想看,蒙在鸟笼外面的膜具有什么特性?--隔水透气)。

 过渡:需要注意的是,化学之所以成为一门重要的科学,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有趣和神奇,更重要的是,化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请同学们带着以下两个问题去阅读教材的第三段(板书:作用)。

  4.活动3:了解化学的作用

 (1)投影思考题:

 化学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化学学科研究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学生阅读、思考、交流。

 (3)师生互动:同学们说得很好,不过老师觉得,在化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方面大家谈得还不是很多。其实,只要同学们把眼光放近一点,我们还会有好多发现。大家看看自己今天穿的衣服是什么面料做成的?(棉、化纤、棉和化纤混纺)化纤是什么?化纤就是用化学的方法合成的纤维;你能说出厨房里常用的调味品吗?(味精、醋、加碘盐)味精中的谷氨酸钠、醋中的醋酸、加碘盐中的氯化钠和碘酸钾都属于化学物质;家庭装修中用到的油漆、PVC管子等装饰材料也都是化学物质;此外,常见的交通工具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的轮胎,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橡胶),对,这些橡胶也大多是用化学的方法合成的。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健康以及工农业生产都相关相联。

 (4)教师讲述: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具体说,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板书: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

 过渡:化学是如此的重要,如此的奇妙,但是化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经过了漫长的历程,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板书:历史)。

  5.活动4:回顾化学的历史

 (1)投影:

 发现和利用了火

 陶瓷、铜器、铁器、纸、火药、酒、染料

 (2)教师讲述:古时候,人类发现并利用了火,在此之后,又陆续发现并利用物质的变化制造出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价值的许多产品(投影陕西半坡出土古代彩陶盆),这是陕西半坡遗址中挖掘出的古代彩陶盆;(投影东汉酿酒)这是东汉时代酿酒的画像;(投影越王勾践青铜剑)这是卧薪尝胆故事的主人公越王勾践的青铜剑;(投影唐代蜡染屏风)这是唐代的蜡染屏风。虽然古时候人类已经开始接触化学、运用化学了,但对化学的认识还是肤浅的、粗糙的。

 (3)投影: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发现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

 (4)教师讲述:到了近代,人们对化学的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投影道尔顿、阿佛加德罗的画像),英国科学家道尔顿、阿佛加德罗先后提出了原子、分子的学说,并用原子、分子的学说解释了一系列化学变化现象,至此,化学才真正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尽管道尔顿提出的原子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的观点是错误的,但是人们依然把原子之父的美誉送给了他,因为他为化学学科的建立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之后,人们又提出了物质是由元素这一基本成分组成的观点,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还把组成物质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了一张表(投影门捷列夫画像),经过后人的加工完善后,形成了今天的元素周期表(投影元素周期表)。

 (5)投影:

 现代:利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进行微观的探究

 (6)教师讲述: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入了,现代科学家已经具备了借助先进的仪器设备,探究物质内部奥秘的本领,扫描隧道显微镜是一种能将观察对象放大几十万倍的先进仪器(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图像照片),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构成苯的粒子--苯分子的照片,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到的构成硅的粒子--硅原子的照片。目前,化学家们正在纳米材料的研制上进行着大胆的探索(投影纳米铜的照片)。

 (7)学生思考(投影):

 通过上述化学史的简要回顾,你有了哪些想法?

 (8)学生表达:

 ①人们认识事物,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②化学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科;

 ③真理是在错误的基础上创立起来的;

 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化学必将在改造自然造福人类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

 过渡:不过,也有人认为,化学是破坏环境的祸首,对此,你是怎么看的(板书:前景)?

  6.活动5:展望化学的前景

 (1)说说化学的功过。

 ①引导学生讨论或辩论,然后总结得出:环境恶化--不是化学惹的祸;人为因素是关键(投影)。

 ②教师讲述:其实,人类的环保意识已在逐渐增强了,比如,含磷洗衣粉对水质的影响很大,现在已经开始推广无磷洗衣粉了;以前冰箱里用的制冷剂是氟里昂,氟里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因此,现在已经开始推广无氟冰箱了。

 (2)展望化学的未来。

 讲师讲述:为了让化学更好地造福人类,科学家已经着手在化学工艺的改进上动起了脑筋。他们正在想方设法使化学生产变得无污染或者少污染,这种对环境没有破坏作用的化学被称之为绿色化学,可以肯定,未来化学的前景是--绿色化学在召唤;造福人类美名扬(投影)。

 过渡:有人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同学们赞同这个观点吗?(赞同)为什么赞同呢?(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多更好地去学习知识)。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要点比较多,今天着重向同学们介绍三种方法(板书:学法)。

  7.活动6:体验化学的学法

 (1)仔细观察、认真分析(投影)。

 师生活动: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因此,对待化学实验,我们要予以高度的重视。观察实验现象不是看热闹,而是要看门道。比如,一开始我给同学们做的"清水"变"牛奶"的实验,仔细观察之后,我们就有必要思考,清水真正是水吗?向其中通入的气体是什么气体?为什么会出现变浑浊的现象等。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如此,对于某些的观察也是如此,我想利用刚才看到的一幅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观察习惯和分析能力。苯是一种物质,该物质由苯分子构成,这是经扫描隧道显微镜放大几十万倍以后拍摄出的苯分子的照片,观察这幅照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苯分子有点像棉花、云朵;苯分子很小;苯分子之间有间隔等)

 (2)注意理解、善于记忆(投影)。

 教师讲述:化学学科有理科的推理性,也有文科的描述性,因此,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和记忆的有机结合。对于某一化学知识,能理解则理解,暂时不能理解的我们可以用记忆的方法把知识贮存起来。比如,氧气、水、二氧化碳的化学符号分别是O2、H2O、CO2(投影),现阶段我们还无法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但是我们可以先把他们记住,等学到第四单元的课题4时,我们就能理解其具体的含义了。

 (3)及时巩固、加深认识(投影)。

 教师讲述:化学有易懂、易忘、易错三个特点,也就是说,听时容易懂,过后容易忘,考时容易错。应对易懂、易忘的法宝是什么呢?就是及时巩固、减少遗忘。每一节化学课过后,同学们都要用几分钟时间把当天所学内容梳理一下,该理解的理解,该记忆的记忆,该追问的追问,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你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8.活动7:课堂小结

 学生自由表达所学所感所悟。

  9.结束语: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是化学的入门课。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现在你们已经被师傅领进门了,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潜心修炼。祝愿同学们在化学这位新朋友的陪伴下,健康、快乐地成长!下课以后的作业是--

  10.布置作业:

 (1)点燃一根蜡烛,把观察到的现象用文字记录下来。

 (2)预习第一单元课题1。

  附:板书设计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物质组成、结构、 有趣;神奇;作用;

 -化学-

 性质、变化规律 历史;前景;学法

《怎样放得更大》教学设计

一、基础研究始终推动着新的科技进步

人类文明进步史告诉我们,在科学的基础研究中每一个重大突破,往往都会对科学技术的创新、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产生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许多技术发明曾经走在相关理论知识发展的前面。但是近二百年以来,基础研究越来越成为发明与创新的源头,现代技术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了“科学的技术”。当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等无一不是建立在科学理论的突破之上。如果把现代科学技术比作一条长河,基础研究则是其源头。

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三次重大技术革命都强烈地依赖于科学理论、基础研究的突破。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60年代,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这同近代力学、热力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应用,是电磁理论突破引发的成果。第三次技术革命始于20世纪40年代,是在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础理论突破的基础上产生的,其主要标志是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

科研项目的重现、理论突破往往孕育着新的知识革命,知识革命意味着知识体系、知识结构的大调整、大变革,必然将引发技术和生产方面的新的发展。今天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就是在播撒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日的应用研究及商业竞争力一定是根植在雄厚的基础研究沃土中。

二、基础研究引领着当代我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基础研究对引领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我国科学家在3支持下,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理论方面开展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推动了该领域的科技水平和生产力的提高。在水稻研究方面,开展了杂交水稻理论和克隆水稻中与株型相关的单分蘖突变体分子生物理论研究,通过控制分蘖形成数量,大大提高了水稻等禾本科作物产量;在小麦研究方面,育成了国际上小麦第一套全基因组近等导入系/近等基因系,发现了在供体亲本中“隐藏”的大粒、多粒、优质、早熟等重要目标性状,进而为培育第二次“绿色革命”杂交小麦品种奠定了基础;在猪品种优化方面,确定了猪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为猪高产仔数的主效基因,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高产仔数基因诊断盒,可以准确、快速的选择高产仔的猪种,已在全国9个省市的12个国家级和省级的原种猪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没有分子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研究,就不会产生转基因技术和相关产业。我国是美国之后自主研制转基因抗虫棉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第二个国家。从19年转基因抗虫棉花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使用,到2006年我国种植转基因棉花大约3500万公顷,占棉花种植面积的60%以上,每亩减支增收130元,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农民可以减少80%以上的农药使用量,减少了农药污染和人畜中毒,提高了棉花的单产和总产,众多的新型抗逆基因被发掘。随着研究的开展和技术的普及,一大批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非粮转基因作物诞生,一批新型生物技术公司诞生,带动了生物技术育种产业和转基因科学研究的蓬勃发展,对我国非粮农作物丰产稳产起到了引领和支撑作用。同时,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对基因的基础研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新基因的发现及其功能和调控机理、转基因安全理论等又对相关的基础研究不断提出了新的课题,从而促进人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不断向纵深发展。

高效节能、长寿命的半导体照明产品(LED)正在引发新的照明变革。近年来,在一系列科技的支持下,我国的半导体照明技术及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基础研究、关键技术和产业化的互动发展的创新局面,实现了从物理、材料、器件、重大装备到示范应用的创新链和产业链。目前,已发展出的大功率白光LED发光效率达到80lm/W,超过荧光灯的效率,是白炽灯的5-10倍、寿命是白炽灯30-50倍。在建筑景观照明、大屏幕显示、交通信号灯、指示灯、手机及数码相机等用小尺寸背光源,太阳能LED照明,汽车照明,特种照明及军用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半导体照明之所以能够迅速取得今日的重大进展,得益于几十年来我们对以氮化镓为代表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重要基础问题研究的突破。通过低温缓冲层消除应力和对P型掺杂机理的认识,提高了材料的质量和发光的量子效率,实现了从材料到器件的跃变;通过第一原理计算对掺杂机理的深入认识,将掺杂浓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将这些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应用到器件上,使产品性能提升了一倍,实现了特种照明的实用化。可以说半导体照明技术发展过程中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对材料相关基础问题的深刻认知。要实现半导体照明进入通用照明领域,必须重视和研究解决阻碍其快速和持续发展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等重大基础问题。

通过上述事例,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其一,基础研究对我国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不论对科技发展本身还是对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研究都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制高点,必须进行超前部署。只有在基础研究方面拥有坚实基础和重大建树,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才有提升之道,才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取得优势和主动地位。其二,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创新链与产业链的互动必须深入到基础研究的层次和水平上,才会实现真正的紧密的结合,才能实现基础研究与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相互促进的机制。其三,基础研究是孕育原始性创新、也是需要原始性创新能力和智慧的领域。这个领域的发展就是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需要长期的研究积累,需要鼓励人们充分交流、质疑批判、勇于尝试探索的学术环境。

三、要重视基础研究,促进原始性创新

总书记在春节前看望钱学森、吴文俊两位科学家时,意味深长地指出:要充分重视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在加大对基础研究投入、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近几年的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几乎都授予了长期从事基础科学或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家,可见党和国家对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具有研究周期长、风险大、厚积薄发、探索性强、进展往往难以预测、人才作用突出等特点。其产出的新知识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对其进行稳定的支持是的职责。我们既要重视依靠科技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更要重视抓住源头的原始创新。为此,科技部将与有关部门一道取一些措施,为基础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首先,积极引导全社会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战略意义和重大作用。要通过深入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积极引导全社会深化对基础研究是经济社会发展先导的认识、是自主创新源泉的认识,是国家发展和安全重要基础的认识;深化原始性创新对科技进步乃至国家产业发展重大影响的认识;尤其是深化对基础研究活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并以此来指导相应的管理和政策制定。

第二,加强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前沿高技术研究方面的战略部署。要在关乎国家发展战略的领域、科学技术的前沿要超前部署一批重点战略性研究课题,同时继续鼓励自由探索在学术研究和活动的开展,高度重视自由探索的研究成果,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及时将其提升为重点基础研究课题。

第三,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优化配置基础研究资助模式。将继续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并将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性支持相结合,在大幅加强竞争性项目经费投入的同时,加大对开展基础的基地和人才队伍的稳定支持,加大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科学研究中心等基地的建设费、运行补助费以及设备更新费的投入,使得从事基础研究的科技家能够自主决策,开展研究周期长、探索性强的科研工作,促进原始性创新成果的产生。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同时,将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基础研究,支持在企业内建立重点实验室,或与高校、院所建立联合实验室,积极开展应用性基础研究,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第四,加强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如果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那么,人才就是科技创新之本。要彻底改变科技和投入“重物轻人”的观念,取有效措施吸引更多的优势人才投身到基础研究活动中来。一是支持大学生、研究生参与基础研究,鼓励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激励他们在导师的支持下探索;二是鼓励研究生参与自然科学基础研究;三是稳定支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独立的基础研究课题。

第五,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加强科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科技需求为目标,继续加强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加强支撑服务能力和长效机制建设。以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统筹项目、人才、基地建设。重点加强在国家重大需求领域和新兴前沿交叉学科领域新建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科学数据共享和野外综合科学考察工作。另一方面,落实科技评价办法,加强学风建设。弘扬大胆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营造宽容失败、摒弃浮躁、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倡导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六,促进国际学术交流。发挥间科技合作的主渠道作用,为广大科学家开展高水平的合作交流打造通畅、便捷的平台,支持我国学者参与ITER、伽利略、千人基因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科技工程,支持国外优秀科学家主动参与我国一些开放领域的基础研究;同时,也大力支持民间科技交流活动的开展,支持我国学者担当国际学术组织主要职位,支持国际学术组织在我国开展重要的学术活动。

总之,科技工作的重要责任就是促进科学技术本身的科学发展、全面发展,以引导和服务全社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之源,其使命不仅要服务于今天,更重要的是引领未来,创造新的需求和发展优势。我们要有这个信心和远见在做好今天事情的同时,为美好的明天做好准备。

一、实物引入

1、每组一份苔藓,“这是什么?”

“怎样把它放大了让我们看个清楚?”提供放大镜(2.5倍)观察。

“觉得怎样?”

2、“那又怎样把它放得更大呢?”出题。

再次提供放大镜(5倍)。

二、探究怎样放得更大 。

1、比较:用两个放大镜观察苔藓,与一个放大镜观察反复比较。觉得怎样?

1、探究活动:

①你是怎么放置两个放大镜的位置的?

罗列四种摆法,并板书。

②验证四种摆法。

③通过反复比较,你觉得哪种放法最好?

选出最佳摆法,形成共识(①倍数大的放下面更清楚;②两个放大镜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比直接重叠在一起放得更大。)

三、自制简易显微镜 。

过渡:这样观察物体,感觉有什么不方便吗?

1、讨论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和步骤。

要固定的话,需要哪些材料?

怎样固定操作起来更方便?

组内讨论。

交流。

2、制作:学生分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操作步骤:

①胶片立放标本上;

②用大倍数的放大镜观察标本,直到清晰;

③用记号在胶片上标出这个放大镜的位置;

④把双面胶粘放大镜外圈上,并撕去外纸;

⑤从放大镜柄一侧开始沿胶片上的记号粘,固定好第一个放大镜;

⑥第二个放大镜进入镜筒后,调节与第一放大镜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⑦在第二个放大镜柄的下方粘住两片胶片,一个简易显微镜就算完成了。

3、讲解原理:我们刚才经历的过程就是人们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 17 世纪,人们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一个凸透镜把另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倍数,这就是最早的显微镜。

4、了解自制显微镜的倍数:

过渡:那么我们手里的显微镜最大能放大几倍呢?

①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归纳出两种可能“倍数相加等于7.5倍”、“倍数相乘等于12.5倍”。

②教师告诉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是两个放大镜的倍数相乘12.5倍。

5、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蚂蚁、苔藓、手等。与用肉眼观察时获得的信息进行比较。

四、了解显微镜的发明、发展史。

过渡:确实显微镜把人类带入了精彩的微笑世界,那么关于显微镜你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1、课件:显微镜的发展历史。

① 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年轻时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经常磨制镜片玩,后来他用两块镜片制成了世界上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使人类看到了过去从未看到的微生物世界。

② 显微镜的发展史:

● 在列文虎克的基础上,经后人不断改进,这种光学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可达1500倍左右。

●1932年,德国科学家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透射电子显微镜,由此把放大倍数提高到10000倍。

● 1952年世界上研制成功了放大率200万倍的电子显微镜,人们利用它可以看到物质内部的精细结构,知道了所有物质都是由一些肉眼看不见的极小极小的微粒组成的,从而发现了原子世界。

●1983年,人们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具有很高的空间分辨率,横向可达0. 1纳米,纵向可优于0. 0l纳米

五、拓展:

过渡:是呀,显微镜的不断改进凝聚着人类不断探索的精神,你能改进你的显微镜吗?

1、课外改进自制的显微镜,并用它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