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范文程厉害吗_范文程

tamoadmin 2024-08-30 人已围观

简介1.关于元朝衰落的原因2.袁崇焕的死因是什么?3.明末三大挽天倾作品是哪三部4.关于豫亲王多铎的详细介绍5.三国时期十大谋士排名?有人肯定说,剧的情节没必要认真。其实,雍正杀死老太监这段儿是有历史原型的。只不过,雍正可不傻,在康熙一死就杀了他,那不是给当时的政敌、后世的无聊的人以口实嘛。能在“九龙夺嫡”中最终胜利的人会那么傻吗?(1)康熙死后九个月,雍正对一直看不上的总管太监魏珠进行处置康熙在17

1.关于元朝衰落的原因

2.袁崇焕的死因是什么?

3.明末三大挽天倾作品是哪三部

4.关于豫亲王多铎的详细介绍

5.三国时期十大谋士排名?

范文程厉害吗_范文程

有人肯定说,剧的情节没必要认真。其实,雍正杀死老太监这段儿是有历史原型的。只不过,雍正可不傻,在康熙一死就杀了他,那不是给当时的政敌、后世的无聊的人以口实嘛。能在“九龙夺嫡”中最终胜利的人会那么傻吗?

(1)康熙死后九个月,雍正对一直看不上的总管太监魏珠进行处置

康熙在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病逝后,魏珠等太监们被派往马兰峪监工皇陵事宜。雍正元年八月,雍正接到直隶马兰口总兵范时绎(范文程之孙)的密折。密折内,他向雍正汇报:魏珠破坏皇陵风水的罪证。

原来,范时绎拒绝了魏珠要求他派军队保护私宅的要求,同时手下守卫皇陵的军人与魏珠的家人在盖房刨地、割草时发生冲突。范时绎担心魏珠乃是总管太监且党羽甚多会对自己携私报复,因此,向雍正先行汇报求得保护。

(2)雍正对魏珠的不满缘于其与“八爷党”关系甚密

雍正接到范时绎密折后,透露出早就看不惯魏珠飞扬跋扈的态度,更地说了句“必遭天谴的人”。朱批最后有这么一句话“此人断断不肯享福安静的,只将他一一不法之事留心记着,候朕到来。山陵大事告竣,朕见你问了,自有道理,着实密之。”

雍正这时的态度是等自己拜祭完康熙的皇陵后,就处置魏珠。

果然,九月初四雍正就命人抓了魏珠。雍正之所以看着魏珠烦却可以明确。他与“八王党”关系甚密。雍正四年(1726年)六月三日,在对允禩一党的定罪中,我们就发现魏珠与八王党的合作。例如允禩(40大罪,其中一罪请求魏珠向康熙谎称自己有大病,给魏珠下跪)、允禟(28大罪,其中一罪让自己的儿子认魏珠为伯父)、允?(证明魏珠为八王党成员)。

(3)魏珠从杀头到凌迟,为何最后安享到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以后,寿享九十多

雍正元年九月十三日,刑部将魏珠的犯罪证据和处罚结果都向雍正进行了汇报:

雍正元年二月,魏珠派家人奴仆在东陵购买28间草房;

四月,开始刨山盖房修墙,他修的墙把陵寝院墙口给遮蔽了。

七月二十九日,东陵官兵被魏珠的家人殴打,因为魏珠的家人割皇陵里的草被阻止,结果四十多名奴仆殴打之。

八月范时绎上奏密旨。九月初四把魏珠抓住。

九月十三日刑部会审结果:魏珠以“大不敬”罪立即斩首。

九月二十六日,刑部追加处罚,要求对魏珠凌迟处死,死前不许见一个人。

最终,雍正对魏珠从轻发落。那魏珠为何被从轻发落?原因很简单,就是告发了“八王党”的罪行。得到了雍正宽免。

那么,魏珠最终死于什么时候呢?关于魏珠的最后一条记录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八月初八,那时,寿安宫当值的魏珠还被乾隆申饬,可见健康比较不错。那时,他的年龄已经有八九十岁了。

关于元朝衰落的原因

战国七雄之齐国军师——孙膑、谋天下如烹小鲜——兴汉三杰之首张良、智士能臣,千古奇人——范蠡、百家宗师,千古武圣——军师鼻祖姜子牙、羽扇纶巾智多星——诸葛亮、功盖孔明第一人——王猛、中唐最杰出的谋略家——李泌、半部《论语》治天下——佐国良辅赵普、、神机妙算天地间——刘伯温、和尚军师——“靖难”第一功臣姚广孝、佐清智囊——范文程

不能说谁厉害,谁不厉害,可以说各有千秋而已,毕竟他们没有真正交手。

袁崇焕的死因是什么?

元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政治腐败,横征暴敛。直接原因是天灾。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民族压迫十分严重,汉人被掠夺更为常见。将各民族分为不同等级,残酷剥削汉族群众,人民揭竿而起,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

元英宗时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皇权斗争也日趋激烈,各地起义不断爆发,元代开始走向衰落。从明宗到顺帝是元代的后期,红巾大起义的爆发加速了它的灭亡。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走,元朝灭亡。

一、永不停歇的战争机器

无论元朝是建立于1206年(蒙古汗国)还是1271年(国号大元),到1368年灭亡之前,整个元朝没有战争记录的年份仅22年。这没有战争记录的22年,可怜巴巴地穿插其间,其中连续没有发生战争的时间最长都没超过三年。

自1280年元朝统一中国后,元朝并没有、也无法象其他初立朝代那样施行“休养生息”政策。1280-1284年间,元朝除了对日本、安南、缅甸等征战之外,还要耗费大量精力对付国内此起彼伏的“抗元复宋”起义,“抗元复宋”最后以镇压黎德起义告终,元朝在这期间的用兵规模一如之前的“元灭宋”战争差不多。

战争打的就是钱和粮,不过一直以来,元朝似乎从没为战争消耗发愁过,即使它“打到哪烧到哪”,它也没有因此自绝了后路。在1206-1280年间,元朝的大多数战争实施的都是“三光”政策,打到哪破坏到哪,仅云南等少数地区例外。

二、自制混乱的不肖皇帝们

如果将元朝比作大家族的话,它也发生过一系列这样的内部争斗。史学家常说,元朝中期的政局动荡就是其全面走向下坡路的表现。元中期的政局动荡表现在,1295-1368短短的七十年间,元朝的帝王世系中就出现过十位皇帝,如此频繁的帝王更迭,对一个统一的大国家来说自然不是好事情。

三、“咬死大象”过程中的群蚁

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使蒙古人彻底被孤立。无论是刘福通的起义还是朱元璋的起义,义军队伍都是由各色人等组成的。和中国古代其他起义很不一样的是,元末农民起义队伍中的阶层品流尤其复杂,实际上,它们已超越了普通“农民”起义的范畴。

元朝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统治,将全国人口不分民族种族进行了强制性的分化,蒙古人为一等人,西域各地居民则为二等“色目人”,原金国境内的汉人、契丹人、女以及曾作为元后方根据地的云南人就为三等的“汉人”,而淮河以南的大部分人口则不分种族均为“南人”或“蛮人”。

在刘福通、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等义军队伍的分段牵制、轮番啃咬之下,庞大的元朝才逐渐被蚕食殆尽,而这一过程竟也持续了近二十年。

扩展资料:

从元世祖忽必烈到成宗铁木耳是元代统治的初期,这期间,统治者用汉族法律,初创了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项制度,元朝呈现出向前发展的态势。从武宗到泰定帝是元代的中期。这时期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皇权斗争也日趋激烈,各地起义不断爆发,元代开始走向衰落。

其间的“英宗新政”也仅是昙花一现,无法从根本上挽救元代的衰败之势,后来新政失败,英宗也死于非命。从明宗到顺帝是元代的后期,红巾大起义的爆发加速了它的灭亡。1368年,朱元璋率军攻入大都,元顺帝逃走,元朝灭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元朝

明末三大挽天倾作品是哪三部

名将袁崇焕之死袁崇焕乃千古奇冤,冤死的.由于皇帝崇祯刚愎暴戾,而袁崇焕的性格是孤迂耿僻,再加上周围很多小人对他落井下石,又重中皇太极的”反间计”造成了袁崇焕之死.这么一个爱国人士却死在忠于自己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之手,明朝不灭才怪呢. 袁崇焕(1584-1630),字元素,号自如。曾任兵部尚书,蓟辽督师。曾多次率兵阻止后金南下,取得宁远等大捷。可惜,生性多疑的崇祯帝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以“通敌叛国”之罪,判袁崇焕“磔刑”。袁崇焕是明朝最大的忠臣和功臣,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位大汗以及率领的几十万将士,都拿他没有办法,屡战屡败,就是打不过袁崇焕, 甚至可以说努尔哈赤就是被袁崇焕气死的,因为他打仗老打不过袁崇焕, 皇太极也是有一次被袁崇焕包围,差点没突围出去,就是这么一个誓死捍卫明朝的忠臣,却被清朝的一个汉族官员范文程使了个反间计, 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没有识破,把袁崇焕给凌迟处死了, 和岳飞一起被称为历史两大冤案! 清军缴获了明军的两个俘虏太监,因为明朝是任用太监做监军,监督将军打仗的,俘虏以后押解的路上,范文程故意安排两个领军,边走边在两个太监旁边好象随意的聊天,说袁崇焕私通大清,和皇太极交往密切,皇太极曾经好几次秘密前往袁崇焕的军营商谈,说好了袁崇焕造反以后,两人就分割江山^^^^ 等等这般, 聊完以后在路上找了个机会,故意让其中的一个太监逃跑,而且还装追了半天没追上,这样这个太监跑回崇祯那里以后这么一说,崇祯皇帝大怒,因为本来封建社会皇帝和武将之间,就存在着严重的猜疑,这回崇祯更是证实了自己的猜疑,命人火速去接替袁崇焕的位置,并把他押解回京,押回京后,就开始长达一年的审讯,毫无结果,最后判袁崇焕凌迟处死!明朝律法中,有五种刑罚,分别为:笞,杖,监,流,死。其中,“死”又分为绞刑及斩首。后一种已经算是相当残忍了,因为对于中国古代人来说,身首异处是对死者的大不敬。而袁崇焕所遭受的,是五种刑罚中所不存在的“磔刑”,和凌迟差不多。凌迟处死,发明于元朝,那时规定的刀数是120刀,就是说第119刀的时候,不能死,还得能说话,破口大骂,等第120刀时,才能断气,到了明太祖的时候,明太祖嫌太轻,改为120刀的30倍,3600刀,结果崇祯一问刽子手,回答说很难割3600刀才死,最多也就1000来刀,其中一个刽子手说他割过3357刀,崇祯就立刻命令割袁崇焕这个刀数,袁崇焕被押到菜市口,那时叫西市,围观的群众人山人海,纷纷去看这个明朝最大的汉奸受刑,因为群众不了解真情,以为他是个大汉奸,卖国贼,当刽子手开始割时,群众纷纷给刽子手投掷铜钱,买袁崇焕的肉生吃,对他恨之入骨,一代忠臣就这样看着自己的肉被一块块的割下,被人们分吃,他的心情可想而知. 作为皇帝的崇祯,连个反间计都识不破,也不懂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这个道理,他的这个代价是悲惨的,再没有一个向袁崇焕这样的能人替他守护明朝了,最后他被清军围于紫禁城后,下命传吴三桂速来解围,吴三桂是什么人?他是袁崇焕手下的第一大将,深知袁崇焕是何等的冤枉,也深知崇祯快完蛋了,他对袁崇焕的死是很有意见和不满的,接道命令后,下令士兵起程,但要慢慢的走,游山玩水的那样走,结果他还没有走到紫禁城,崇祯就上吊自杀了.一百多年后,乾隆皇帝批阅《明史》后,为袁崇焕正名。袁崇焕的另一悲在于,他身后无嗣,无人替他鸣冤。反倒是敌人的后裔为他平反。当年,正是乾隆的曾曾祖父,一手策划了反间计,导致了袁崇焕的悲剧。 袁崇焕曾说:“心苦后人知。” 在中国历史上,常常有能人遭受庸人嫉妒,廉者遭受贪者仇恨的例子。而这之中,被称为“旷世悲剧,空前绝后”,大概只有袁崇焕一人。

关于豫亲王多铎的详细介绍

明末三大挽天倾作品《窃明》、《晚明》、《明末边军一小兵》三部。

1、《窃明》?

这本写的是一个斥候小兵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一步一步改变历史成为影响历史走向的风云人物。人物刻画传神,众多历史人物栩栩如生,或智慧,或愚昧,或残酷,融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明末社会。全书行文流畅,故事曲折。

2、《晚明》

《晚明》则是一种面对末世的希望,是维护自己家园和亲人的渴望,是面对侵略者不惜发出自己最后呐喊的勇气,是面对死亡仍然无所畏惧的豪情。其对战争的描写极为出色,那种大场面的描写读来荡气回肠,为了大明的延续,无数优秀的汉民族子女舍身取义让人动容。

3、《明末边军一小兵》

一部极为写实的明末种田流,它把军事暴兵流与种田流融合得非常好,主角穿越之后靠着前世的知识步步为营,积累实力,最终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文字写实,情节质朴,对于鞑子的残暴描写得淋漓尽致,主角的崛起则充满了铁血豪迈。这是一个不屈民族的怒吼。

《窃明》?精彩片段

黄石记得范文程这个大汉奸也被吹嘘得很厉害,拥有智多星、再世诸葛等种种称号,这位范文程先生本来是辽东地秀才,努尔哈赤时期后金对汉人秀才大开杀戒,本来范文程也属于不能幸免地人,但因为他身材高大,看起来颇有点气力,所以他就没有被和同伴一起活埋。

三国时期十大谋士排名?

豫亲王多铎

多铎(1614-1649),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子,爱新觉罗氏。天命五年(1620年)为和硕额真,旋封贝勒,统正白旗。屡从出征,赐号“额尔克楚虎尔”。崇德元年(1636年)晋和硕豫亲王,摄礼部事。三年(1638年)因战败,降为多罗贝勒。六年(1641年),设伏截杀明松山溃兵,晋豫罗郡王。顺治元年(1644年),以定国大将军从多尔衮入关,击败李自成军。旋挥师破扬州,杀史可法。下江南,俘南明福王,晋和硕德豫亲王。三年为扬威大将军,平蒙古苏尼特部。次年晋“辅政叔德豫亲王”。后病卒。乾隆帝称其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

多铎第一次正式娶妻就引来轩然大波,害得他的同母长兄阿济格失去了旗主贝勒的地位,这在后金后还是第一次。

多铎在天聪二年已经十四岁了,按满人虚岁十二,三就娶亲的年纪,已经是晚婚了。他想娶的正福晋不是孝端的妹妹,而是亲舅舅阿布泰的女儿,乌拉那拉氏,他的表姐,并且请阿济格作为兄长前去说亲,事先的确没有征得皇太极的同意,然而阿济格因此细故获罪并丧失旗主的身份实在是小题大作,归根结底在於皇太极并不希望多铎和他的舅舅亲上加亲,特别是阿布泰是皇太极最为深恶痛绝的人之一,而阿济格刚烈鲁莽的性情也不是三大贝勒和天聪汗可以控制的,正好借此打击他剥夺他的兵权。

满文老档对这件公案的记录是这样的:

(天聪二年)三月二十九日,阿山之弟阿达海革职之故:额尔克楚库尔欲娶阿布泰舅之女为妻,阿济格台吉未与汗和诸贝勒商议,擅令阿达海前往为媒,说毕,阿济格阿哥又同阿达海往视其女。以有此故,定阿济格阿哥之罪,罚银一千两,进汗驮甲胄雕鞍马一匹,给予三大贝勒各雕鞍马一匹,给八台吉各鞍马一匹,革其固山贝勒,以弟墨尔根岱青为固山贝勒。革阿布泰舅游击一职,降为备御,罚银二百两。 ”

皇太极对阿布泰是极为讨厌的,在满文记录的太宗实录第十卷中提到,“天聪汗以阿布泰舅谗恶,谕令诸贝勒勿与阿布泰结亲,诸贝勒勿嫁阿布泰之子,诸贝勒勿娶阿布泰之女。”所以,皇太极坚决反对多铎与阿布泰结亲。

皇太极对阿布泰反感的缘故其来自有之,关键还是努尔哈赤死后权力斗争的后续。 阿布泰是乌拉部大贝勒满泰的第三子,大福晋阿巴亥的亲弟弟,也是阿济格三兄弟的亲舅舅。 满泰被杀后,其弟布占泰成为大贝勒,阿布泰逃到叶赫部落。天命四年叶赫为建州女真所灭,被带到后金。努尔哈赤因其姐姐是宠爱的福晋的缘故,将他作为大臣收养,不久又把女儿和硕公主嫁给阿布泰,这样他即是国舅爷,又是额驸,兼之他精明强干,获得努尔哈赤的格外宠爱,并超级提拔,几年内就从一名闲散旗人擢升为统率千军万马,佐汗治政的八旗最高将官--总兵官和第一督堂,成为天命年间叱吒风云颇具影响力的军政要人。 天命六年十二月十五日,努尔哈赤将自己所穿的镶貂皮的白皮袄赐给“阿布泰纳哈处”,(纳哈处是满语,舅舅的意思),可见努尔哈赤对他的宠爱。天命七年正月十三日,努尔哈赤定八旗将官的仪仗,第一等的有包括阿布泰等的十六人,与努尔哈赤之子汤古岱,养子富尔汉,女婿何和礼,扬古利等总兵官同等待遇,可算是荣耀了。 天命七年三月,阿布泰已是管辖一旗的固山额真,到天命八月正月,努尔哈赤亲自提拔他为三等总兵官,五个月后即升为八旗处理军政要务的最高级别将官--第一督堂。

到皇太极继位后,首先要打击的就是多尔衮三兄弟的力量,当时他们年纪小,又没有行军作战管理旗务参政的经验,能给他们出主意的就是这个在八旗里的显赫人物,三兄弟的亲舅舅阿布泰了。所以皇太极上台后,不断找理由打击他,没多久就被降职为小小的游击。

而多铎想娶表姐并不仅为了其才貌考量,而是要获得同盟。阿济格如此积极的遣人说婚定亲,而皇太极又这样害怕讨厌阿布泰,坚决破坏这门婚事,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阻止阿布泰同阿济格三兄弟联合在一起。有了三兄弟的兵马,加上阿布泰的足智多谋,德高望众,长于作战,将是一股极大的力量,对皇太极的统治是个威胁。更何况阿布泰本来就是兄弟三人的亲舅舅,如果亲上加亲,成为多铎的岳父,加上阿布泰被连降四级屈居游击微职对皇太极怨气很深,四个人同仇敌忾风雨同舟,对三大贝勒和皇太极来说威胁太大了,犯了皇太极的大忌, 所以皇太极才不顾家训,违反一年多前的誓言,侵犯了旗主阿济格和多铎的合法权益,以聘亲细故对阿济格进行重处,剥夺了他固山贝勒的身份。联系到努尔哈赤定下的废黜旗主贝勒必备的条件--行为悖乱,扰乱国政,以及皇太极的继位誓词中保证不以微小过失而剥夺“父汗给予之人民”,就可以知道阿济格的被废黜是毫无道理的,也是不合法的,是逼死其母夺走镶白旗斗争的延续。 由此也可知道,多铎和他两个兄弟处境的危险,他们是处在“我为鱼肉,人为刀俎”任人宰割的境地,稍有行差踏错,就很可能遭到最严厉的处罚。

多铎还有一件娶妻纠纷,主角这才是孝端的一个庶出的妹妹,天聪七年,多铎欲娶科尔沁大妃之女,但是不是多铎心热要娶,而是牛不喝水强摁头。当时多铎嫌弃她体胖肤黑貌丑,不愿意娶,但是皇太极发话说,娶妻娶德,反正女子婚后生育也会发胖,貌丑有什么关系;这时代善认为多铎少年心性,恐因其性情不稳与大妃之女相处不好,有伤外戚之谊,因而奏请皇太极阻止,但是皇太极反而板起脸来说;“你这是什么话,不能因为外戚的缘故而不考虑幼弟的心愿”,遂令娶。

联系到多尔衮也娶了孝端的另一个堂侄女(后来皇太极又命令他娶了衍庆宫淑妃的养女),这还是一桩政治婚姻,皇太极的目的和电视里撮合小玉儿和多尔衮一样,既要通过联姻来拉拢多尔衮和多铎,同时又起到监视作用。

后来,为了进一步笼络幼弟,皇太极又在天聪七八年间给多尔衮和多铎聘娶了继福晋,她们是布木布泰三哥索诺穆的两个女儿,即皇后的侄孙女、庄妃的亲侄女。

皇太极与幼弟的骨肉亲情,又加入这许多重的婚姻关系,政治婚姻格局可见一斑。

说实在的,无论是出於笼络目的也好,还是逼死阿巴亥于心有愧也罢,或者是博得宽大友爱的名望,皇太极对於多铎还是十分优容的,除了将努尔哈赤留下的二十牛录亲军全部分给多铎,使其执掌的正白旗成为兵力最强的一旗外,对於多铎的种种出位行径还是能容则容,而他稍有功绩则格外褒奖,但是多铎却偏不领情,硬要和皇太极唱反调。皇太极厌恶的人他却偏结纳接近成为知己,皇太极喜欢的人他又疏远结怨。要娶皇太极所厌恶的阿布泰之女即为一例,虽然皇太极先前曾明令他的兄弟子侄不得于之结亲,但是皇太极这次只处罚了阿济格却并没有处罚多铎。

但是皇太极这样的格外娇宠并不能打消多铎内心的怨恨。皇太极并不太喜欢阿济格,可是多铎不顾他的反对,和阿济格十分接近。当蒙古扎鲁特部戴青归降时,阿济格要强夺戴青之子善都的妻子,皇太极加以制止,但多铎却背着皇太极和阿济格一起前去索要,并对土谢图汗额附进行威吓,后来额附将此事报告给皇太极这才没酿成祸事。

起初,皇太极认为多铎年少志骄可以宽容,只谕告属下如发现多铎悖谬之举应谏诤劝谕,力加规正,后来又不时召他来“密加训谕”,可是多铎对於皇太极的优容并不领情,不思悔改不说,反而怪皇太极多事,日子久了,兄弟两人矛盾日深。

兄弟情分的事,皇太极尚可忍耐,却不能原谅多铎在战场上表现消极唱反调。

天聪六年,大军征察哈尔蒙古,还师途经张家口时,皇太极令与明将和议,商讨互市之事,多铎急于还家,当众异议,攻击皇太极为如此微物而驻重兵是得不偿失的事,还声称即使分给他财物他也不稀罕也不会去取,使皇太极大为难堪,指责他急欲还家,无非是迷恋,不耐久战。皇太极发现多铎对他心爱的人十分厌恶,对自己嫉恨的人反而非常同情,气愤得说:“乃若虽具才能,而心怀离异,亦复何益”。

崇德二年皇太极征明,多铎率本部兵五百人与明将祖大寿所率八百兵相遇,祖大寿率兵进击,多铎竟不战而退,致使阵亡九名,失马三十匹。多铎又懒散贪玩,直接影响征战大事。《孝》剧中有一个细节:多铎说皇太极,有一次多尔衮出征他未去送行,因为要避痘而呆在家里,皇太极就责罚了他,说他“重女色轻手足”,历史上是有其事的。只不过是皇太极想打击多铎,故意找借口罢了,同时这一举动一石二鸟,想离间多铎兄弟感情。这是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九月,其兄多尔衮为奉命大将军出征,与岳托两路征明,皇太极率诸王大臣前往演武场送行,多铎却借口避痘为由不去相送,在家中携管弦欢歌,还亲自批优人戏衣,涂脂抹粉地演戏为乐。

为了这些悖谬行为以及其他一些大小错误,崇德四年五月,皇太极召诸王大臣历数多铎之罪,降亲王为贝勒,罚银万两,夺所属牛录三分之一给其兄多尔衮和阿济格。并不准许他参与议政,也不让他插手管理六部事务。这在当时非常重的处罚。后因松锦大战,多铎有了战功,才被晋封为豫郡王。

皇太极死后,多铎对於多尔衮坚辞帝王不就非常不满,依旧行事荒诞,屡屡和多尔衮唱反调,更与原为政敌的豪格走的很近。多尔衮虽然对他极力维护,但是由於他摄政之初,权力地位并不稳固,还是不得不秉公处置。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十月,多铎因谋夺大学士范文程之妻,被罚银万两,夺去所属牛录三分之一,这又是十分严厉的处罚。但是世祖实录仅寥寥数十字也可以看出问题的严重性,范文臣虽是汉人,但是却是皇太极生前最为看重的文官,他事必问范章京,所以范文程在朝臣中的地位还是相当高的,但是多铎居然色胆包天,把主意打到范文程的妻子身上,非但有失朝廷体统,对范文程本人也是极大的羞辱,多尔衮深知其中厉害,并不能因为多铎是其胞弟就薄施惩罚,加上还要倚仗范文程的出谋划策,所以将此事交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

次年三月,即他受命随摄政王出师南定中原的前一个月,多铎又因游猎于山林禁地而被议罪。

是形势的突变,给他建功立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良机,使他成为开国诸王中战功最著的一个。所谓十年不鸣,一鸣惊人;十年不飞,一飞冲天!多铎就以这样的雄姿,驰骋在中原大地,席卷了整个江南!

多铎原有南下江南,征讨南明的使命。在配合阿济格完成攻破李自成的任务之后,便率军掉头南下,分兵三路,出虎牢关、出龙门关、出南阳府,不到半个月,就杀到了河南安徽交界处的归德;又十天,攻陷徐州、颍州、太和等处,兵锋所至,凌厉无前,很快就逼近到了长江边!

在多铎身上,具备了父兄的所有特点。

当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四月里,他挥师南下,强渡淮河,势如迅雷猛电,只用了十二天时间,就兵临扬州城下。围城七日,他数次派人招降明军统帅史可法,均遭拒绝。四月二十五日,他下令用红衣大炮攻城,摧毁了城内军民的顽强抵抗,俘获史可法,多铎再次劝降遭拒后,便斩史可法、下屠城令。

对比皇太极,可以看到,在镇压反抗的时候,多铎和皇太极一样,凶暴野蛮。

多铎挟着血洗扬州的威焰,乘势渡过长江,五月初八日占领镇江,南明的武装力量尽都投靠清朝,二十三万守卫南京的军队也很快放下武器,他没有受到任何阻挡。五月十四日,多铎的前锋抵达南京城下;五月十五日,多铎率大军开进南京城,宣告南明弘光小朝廷的覆灭。由于事先将招降安民告示遍挂通衢,也由于扬州屠城的威胁所至,多铎进入南京时,南明的大批官僚,冒着滂沱大雨跪在道边迎降。次日,南明的文武各官,争趋朝贺,相当于今天的名片的职名红帖堆了十数堆,每堆高达五尺。

多铎占领南京后,却又如多尔衮一样,实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他亲自去拜谒了明孝陵(朱元璋墓),对被弘光帝囚禁的所谓崇祯“太子”,奉若上宾。他命南明大小官员每日照旧入内办事,一概予以留用。他下令建史可法祠,优恤其家属,以示崇敬。他下令将八名抢劫百姓的八旗兵斩首。另外还郑重出告示于各城门,说:

“剃头一事,本国相沿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头来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这些举措,安定了民心,也颇得士心。也由于江南百姓饱受南明暴政之苦,对新统治者存有希望和幻想,使得多铎的大军从南京到杭州,一路长驱直入,节节胜利,兵锋所向,如摧枯拉朽。许多地方,可说是传檄而定,杭州的明潞王、绍兴的明淮王都投降了清朝。清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全国最富庶的江浙全境,多铎的胜利,可谓空前。

从多铎占领南京后的策略行动中,不是又能看到他的兄长们的某些影子吗?

七日,摄政王多尔衮以大兵日久劳苦,命多罗贝勒勒克德浑及洪承畴前往替代驻守江南。十月十五日,多铎班师还京。顺治皇帝亲率诸王贝勒、文武群臣到南郊迎接,并赐金五千两、银五万两,又加封多铎为和硕德豫亲王。

多铎在往征江南的时候还是没有忘记收罗美女,除了盛传一时真伪难辨的刘三秀,总之,多铎一生不乏风流韵事,活了三十六岁,却不象多尔衮,他多妻多子,共有八子。多铎出痘暴亡后,有两名福晋自请殉葬,看来他也不乏红颜知己。多情自古,爱新觉罗氏的后人们。无垠的蒙古草原上的,广袤的辽东森林中孕育的热血男儿,他们没有几千年来儒家非礼勿动,非礼勿世的传统教条的束缚,有的只是更原始的流淌在血管里澎湃在胸膛内的非常自然的感情,这种情感类似于诗经中关关雎鸠的无瑕与纯真。

多铎为执意娶表妹一事不惜得罪皇太极,还有传说中的刘三秀的故事,让人感叹这个戎马一生的大将军竟然还有温柔似水的一面,终至感动佳人.... 编个多铎秘史也应该够料,比如说他在历经红粉后在江南找到真爱之类等等。

“顺治六年三月丁丑,多铎薨。次福金请以身殉。睿王再三慰解,请益力,遂许之。”

没想到殉死还得得到批准,但从以上文字看,多尔衮并不赞成这两位次福金殉死。母亲阿巴亥的生殉留给他的惨痛回忆太深刻了,他是从心底对这种制度深恶痛绝的)

第十位:徐庶

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对这一片段留有深刻的印象,刘备在新野任命徐庶当军师,以弱胜强,帮助刘备取得对曹军的胜利,并且击败曹军名将曹仁。在军事上生存为刘备赢得了生存的空间。徐庶的才能堪比诸葛亮,曹操的大谋士程昱谦虚地说徐庶的才能是他自己的十倍。曹操了解倒徐庶为人至孝,把他的母亲带到许都并模仿了徐母的字迹,将徐庶骗到了许都,结果徐庶的母亲自杀身亡,徐庶从此也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满身才气不得施展,湮没在人才辈出的三国历史中。徐庶的结果是令人惋惜的,曹操是真的求贤若渴。令人痛心的是,他在这之后没有任何的作为,仿佛远离了三国时代,违背了曹操的本意,他的才华也象流水一样慢慢消逝。

第九位:沮授

袁绍的首席谋士,然而沮授的才能仿佛没有得到任何的施展,他自己也在官渡之站后沦为曹操的阶下囚,当然这一切都不能怪他,因为他追随了袁绍。袁绍并非没有才能,数年时间从一个渤海太守发展到北方最大的军事集团,决不是一般人能办得到的,但他有一个最大弱点:“好谋无断”,在最关键时刻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在曹操迎接汉献帝之前,沮授就向袁绍提出了“协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正确的建议。同时他也告戒袁绍不要任人唯亲,但没有任何效果。颜良不能独任,官渡决战用持久策略等一系列正确建议不得纳,可以说沮授的命运是悲惨的,像他那样一个有才能得人,非但未能辅佐明主争霸天下,连身家性命也陪了进去,实在让人叹息。 站错了队,是他排名较低的主要原因

第八位:郭嘉

曹操深通用人之道,他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大才者不拘小节”,而郭嘉就是这样一位不拘小节的“大才”。 郭嘉行为平时较为放纵,陈群多次向曹操“汇报”,曹操在嘉奖陈群的同时,非但未对郭嘉毫无责罚,反而更加重用。事实证明,郭嘉并没有辜负曹操的厚望,在他以后的从军生涯中,郭嘉屡出奇计,为曹操逐鹿天下,平定北方立下了不少功勋。郭嘉的才能是很高的,在他从袁绍处转投曹操时,曹操与他谈论天下事。就说:“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

“嘉深通有算略,达于事情”,这时三国志里的评价。的确,郭嘉思维敏锐,见地超人。特别是对当时局势及人物动机分析相当准确。他视江东猛虎孙策为“一人之敌”,孙策果然死于刺客之手,判断之准简直有如神助;袁绍死后,二袁兄弟还有一定实力,郭嘉建议: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以及刘表对刘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等事实都证实了郭嘉的先见之明。在平定河北后,劝曹操轻兵径袭,彻底消灭了当时割据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三国演义为了表现郭嘉,还有一个“遗计定辽东”,其实这是曹操自己的计策,不过这也比较符合郭嘉以思维见长的特点。

郭嘉在三十八岁病死,曹操常说:难奉孝为能知孤意。把他当成接班人来培养。如三国志中记载:临其丧,哀甚,谓荀攸等曰:“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天折,命也夫!”乃表曰:“军祭酒郭嘉自从征伐,十有一年。每有大议,临敌制变。臣策未决,嘉辄成之。平定天下,谋功为高。赤壁之败,曹操说: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可见在曹操的内心深处,是真的对英年早逝郭嘉的深切缅怀。

第七位:荀攸

荀攸是曹操最重要的谋士之一,可以说荀攸在曹操谋士集团中的地位和作用都是独一无二的。荀?推荐荀攸后,曹操即刻招来了荀攸,并对荀?、钟繇说:“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事,天下当何忧哉!” 荀攸开始任太守,后升任尚书,以后曹操任他为军师,在左右出谋画策。攸深密有智防,自从太祖征伐,常谋谟帷幄,时人及子弟莫知其所言。太祖每称曰:“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被关羽所杀,突出了关羽的勇猛,事实上这二人是中荀攸之计后军败才被杀的。曹操擒吕布,灭袁术,破袁绍,都有荀攸的计谋,曹操为张绣所败之前,攸言于太祖曰:“绣与刘表相恃为强,然绣以游军仰食于表,表不能供也,势必离。不如缓军以待之,可诱而致也;若急之,其势必相救。”曹操败后回去就向荀攸表示了歉意。

荀攸在军中号为曹操的“谋主”,共献奇谋妙策十二条,为曹操统一北方做了很大贡献。荀攸并未像三国演义那样反对曹操为魏王,而是成了当时曹操手下一号谋臣,官任尚书令。荀攸死后,曹操提到荀攸就痛哭流涕,可见这位“谋主”在他心目中的分量。 他发挥得不错了,取得了这个排位

第六位:鲁肃

可能一提到鲁肃就有一种忠厚长者的形象,三国演义中把鲁肃塑造为诚实君子,对他的才能表现不足。鲁肃家庭富裕,与周瑜相厚,袁术想起用鲁肃,但鲁肃见术无纲纪,不足与立事,就迁居到居巢,后从于孙权。孙权和鲁肃初次相谈十分融洽,纵论天下大事,鲁肃立刻显现了他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劝孙权兼并黄祖,进伐刘表,以长江天险据守,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让孙权极为佩服,当时头号谋士张昭以鲁肃谦下不足,年少粗疏,劝孙权不要重用,孙权不以介意。

刘表死后,鲁肃提出联刘抗曹,亲自出使荆州,取得了理想效果,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创造了先决条件。在曹操的强大压力下,孙权是战是降犹豫不定,鲁肃力排众议,让孙权十分感叹:今卿廓开大计,正与孤同,此天以卿赐我也。破曹操后鲁肃归来,孙权持鞍下马相迎表示对鲁肃的尊重。赤壁之战胜利后,又是鲁肃力排众议,从大局出发,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在当时来说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决定。周瑜有一个吞并张鲁进而吞并荆州的长远,不过这好象不太可能,刘备绝不会让东吴打压自己的生存空间。并且违背了孙刘联合的大局。周瑜死后,鲁肃代他之任,但刘备强借荆州不还,惹怒了孙权,双方几乎兵戎相见,鲁肃努力维持这个大局,与关羽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厉声呵斥,辞色甚切,关羽无言可答。并不是象演义那样吓得魂不附体,简直有点降低鲁肃形象。

鲁肃四十六岁就早逝了,没有交代什么原因。孙权为他节哀,以后东吴失去了以和为主的鲁肃,吕蒙袭取了荆州,但也打破孙刘联合得堡垒,直接加速了蜀与吴的灭亡进程。

鲁肃真知天下大事之英才

第五位:庞统

三国演义中庞统与诸葛亮齐名,事实上这绝非言过其实。也许庞统排在第五有点低,也许他比诸葛亮更能刘备完成霸业,然而庞统留给我们的印象太过短暂了,从投奔刘备到卒于雒县,只有短短数年,他的才能还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庞统开始为功曹,以他的才能这是小菜一叠。庞统名声远扬,周瑜死后,送丧入吴,纵论吴国权贵,显示出他的确是志大才高。投靠刘备后为县令,后经鲁肃诸葛亮推荐得到重用,亲待仅次于诸葛亮。后随刘备进军益州。以刘备的知人之明可以预见至少他的军事才能要在诸葛亮之上。庞统作为刘备二大谋士之一,在三十六岁中箭而死,刘备十分痛惜,言则流涕。

和郭嘉一样,死得有点早

第四位:司马懿

喜欢诸葛亮的人都知道司马懿,因为在三国后期中他们是一对冤家对头,司马懿跟曹操有些相似,都是架空了一个朝代的权力,让自己的儿子去完成霸业,这使他成为了一个朝代的创始人。就像诸葛亮一样,他的才能得到了公认,曹操看出了他有野心,只让他做一个“文学掾”的职位,曹丕时期司马懿受到重用,显赫一时,但还是处于曹丕的控制之下。曹睿是一个明白的皇帝,将他罢归田里,后来还是不得不起用他。克日擒孟达,智赚曹爽等显示了司马懿的老谋深算;平定辽东,对付诸葛亮让他牢牢地控制了军权,既增加他自己的功绩,又加大了他的权力,为他日后夺权奠定的基础。当然司马懿智谋无疑极高,在汉中他劝曹操一鼓作气拿下立足未稳的刘备,可惜曹操没纳;关羽败于禁后力劝曹操打消迁都念头,并成功利用孙刘矛盾击败了关羽,让曹操取得了最大的胜利,因为曹操不但扭转了局势,而且挑起了其余二家矛盾,直接加快了三国统一的步伐。 有野心的谋士不算真的谋士,其实是魏武一类,他要是没有野心,排名估计要在荀攸之后

第三位:贾诩(--------我喜欢)

从三国前期到后期,贾诩都活跃在不同的场合,开始在董卓手下效力,后劝李催等进兵洛阳,使当时都城饱受战乱之苦,贾诩较为自责;后又张绣,对抗曹操,取得了部分胜利,尤其是他对追击曹操胜负的判断让人拍案叫绝,因为他的对手同是智计过人的曹操,更显贾诩计谋高人一筹。官渡之战时,他力劝张绣投靠曹操,分析入情入理,曹操果然不计前嫌厚待张绣,对贾诩更是格外重视,封他为执金吾,从此贾诩成为了曹操最重要最信任的谋士之一。曹操对贾诩几乎言听计从,唯一一次不听劝告在赤壁之战: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士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曹操不从,损失惨重,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好机会;战马超时的离间计达到了分化瓦解的目的。

贾诩是曹营后期最重要的谋士,曹操曹丕都对他信任倍至,在立魏王太子的事情上他巧妙地引用袁绍刘表的例子达到了立曹丕为世子的目的,虽然贾诩是曹丕的心腹,但立曹丕确实是当时合适的选择。曹丕称帝后自然对贾诩感激万分,立刻封他为太尉,三公之一。在后期他也为曹丕出了很多计策,成为魏国的元老。

可以说,贾诩谋人、谋己、谋天下都达到了很高境界,贾诩在封为三公之后毫不张扬,而是明哲保身、不结交权贵。曹丕为人阴险狠毒,连叔父曹洪都要处死,贾诩这一行动在当时十分明智,在魏国的高级谋臣中,贾诩善始善终,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真正的谋士,像唐朝的房玄龄

第二位:荀? (-----------我喜欢)

荀?出生在颍川一个极有名望的家族,他风雅量,年轻时就已名播遐迩,当时知名的人物鉴赏家何?,很早就对荀?下了"王佐才"的评价。荀?先从袁绍,见其不能成事,随即投靠了曹操,曹操得到荀?大喜过望,称他为“吾之子房”。

荀?作为曹操的头号谋士,无论从地位、作用还是贡献上都无人能出其右。他为曹操建立的功绩无可计数。首先,他自己名重天下,影响了一大批智谋之士为曹操效力,在识别人才上,荀?显示出高出群侪的眼光,举荐了包括荀攸、郭嘉、程昱、钟繇、司马懿在内的智囊,这个班底几乎囊括曹操早期最重要的谋士。同时,荀?赖以服人的,还有自己风高节亮的道德风范。他为人谦和,折节下士,居高不傲,一心为公。著名谋士钟繇,对荀?就佩服得五体投地,称他为颜渊再生,所谓"能备九德,不贰其过,唯荀?然"。司马懿更不避美言地认为: "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

荀?的才能实在是很难描述:他平身为曹操六出奇计,其他的更是数不胜数,曹操对他几乎言听计从,“深根固本以争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先灭吕布后灭袁绍、四胜四败之说力劝曹操对决袁绍、官渡之战劝坚守以待敌之变、胜利之后建议平定河北以免二袁养成气候、阴出阳、业迫使刘琮投降”等,这些计策极具长远战略眼光,全是举一足而动全身,对今后局势有着深远的影响。有些建议是他力排终议而最终曹操纳。可以说,曹操从一个弱小割据势力发展到与袁绍争锋的军事集团,进而成为北方统治者,与荀?是息息相关的。在那种复杂情况下,曹操随时都有“一着有误,满盘皆输”的危险,袁术、吕布、张绣,陶谦、刘备、袁绍、公孙瓒任何一个都有争雄天下的可能,然而为什么是他们失败曹操胜利?就因为曹操能纳荀?正确意见,按照荀?战略策划一步步走向成功,这期间的时局复杂多变,在我看来,荀?的任何一计都不逊于诸葛亮的三分天下之论,荀?的思虑之深,眼光之远决不是其他人可以替代。就像曹操所说的那样:侍中守尚书令荀?,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与举兵,周游征伐,与?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月。……天下之定,?之功也。这段话的大意就是按照荀?的计策行事,没有不成功的,我之所以能平定天下,全是荀?的功劳。当然曹操的话有些夸大,但是并没有什么不实之处。作为统治者的曹操,能有这样的心胸,也是难得。

曹操称荀?为“吾之子房”,多数时候曹操远征在外,荀?镇守后方,治理朝政,总管军粮人事调度,代曹操行使权力,很多事情都是全权管理,这很像萧何。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为曹操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张良的功劳,也是荀?的风格,可以说,荀?集张良萧何的才能于一身,的确是“略不世出”的大才。出于种种原因,诸葛亮的地位不可超越,将他排在了第二位。然而荀?阻碍曹操为魏公,不管他出于何种考虑,却触犯了曹操的大忌,由于曹操急于架空汉帝权力,考虑倒荀?在曹营殊地位,在那之前他对荀?言听计从,不打倒他的话估计曹操难以如愿以偿,造成了荀?不得善终的悲剧。可惜的是荀?这样一位德才兼备的大才,却仿佛远在天外的流星,不能像张良那样照耀千古啊。

曹公最重要的手下,像唐朝的杜如晦,发挥了自己的最大能力,所以排名靠前,人品更是一流。他和李斯、萧何、杜如晦、李善长、赵普、范文程一样重要,估计没有尉缭、张良、陈平、贾诩、房玄龄、刘伯温等人聪明,但极端聪明的人往往建立不了这样的功业

第一位:诸葛亮

诸葛亮琅邪阳都人,十七岁迁居到襄阳,他自己十分自信,经常自比管仲、乐毅,二十七岁受刘备三顾茅庐之恩出山辅佐刘备,受到亲待,刘备得到他喜不自胜,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在初见刘备之时,诸葛亮就提出了跨有荆、益,外结孙权,以待天下有变的三分战略大计,为刘备的霸业指明了方向。

不久刘备被曹操击败,诸葛亮出使东吴,他的分析解除了孙权疑虑,孙刘联盟正式形成,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孙刘联军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之后刘备抚平荆州,命他为军师中郎将,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刘备与庞统入蜀,庞统战死后军力不足,调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平定州县,而后合围成都,升任军师将军。以后很长时间他镇守成都,负责国事治理与后方调度,有力地支持了前线的刘备取得汉中之战的胜利。后劝刘备登上帝位,封为丞相。而后刘备发动了对东吴战争,败于陆逊之手,托孤于诸葛亮。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并没有劝戒不要伐吴,估计主要原因在于他跨有荆、益的战略构想,不过关羽的大意和刘备精锐部队的失败让他不得不重新修正自己的战略路线,再次与东吴联合。此后他掌握了蜀国的军政大权,南征孟获攻心为上,有力地巩固了后方的稳定,随后几度北伐,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五十四岁病死于北征途中,葬于汉中定军山。

诸葛亮几次北征无功而返,大部分原因在于蜀国国力不如魏国,他的军事才能没有得到最挥。正如贾诩所说: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张等勇冠三军而为将。再从刘备的知人之明和对诸葛亮的使用情况来看,诸葛亮的治国才能高于他的军事才能。三国志也如此评价:诸葛亮之为相国,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不过从他毙王双,射杀张合以及司马懿巡视他军营对他天下奇才的评价来看,其军事能力也是一绝。诸葛亮的才能十分全面,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三国演义神化他困东吴大将陆逊于阵中;还作书二十四篇。

诸葛亮是全才,也是天才。然“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诸葛亮苛于求全的性格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蜀国后期“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跟他有很大的关系。魏延长于谋略,但诸葛亮抓住他“不肯下人”的缺点,对魏延任用但不重用;李严押运粮草出了一些毛病,诸葛亮把他罢归田里;马谡有才,在南征时提出了“兵战为下,攻心为上”的策略,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谋士,诸葛亮却让他为将镇守街亭,后又在本缺人才的情况下斩了马谡。其实诸葛亮更擅长在刘备这样一位明主手下做事,他在掌权后用人上有着不小的缺陷,纵观他的用人,由于他自己本身过于谨慎,对下属要求很是严格,使得这些人在他手下做事小心翼翼,畏首畏尾,久而久之,这些人只会听命行事,才能不得发挥。而且诸葛亮事必躬亲既浪费了自己的才能,也从一定程度上打压的他人的能力和积极性。早在新野的时候,他和徐庶共事了刘备一段时间,后曹操获得了徐母,对徐庶的离去他没有强留,为母尽孝还可以说得过去,而下面的事则有点不近情理:刘封为刘备养子,非常有才能,史书记载他勇力过人,平定郡县,攻拔上庸等地所战皆克,是一员难得的年轻优秀将领,比刘禅不知强了多少倍,但刘封处于一个尴尬的位置,他不救关羽有错误,但孟达的反叛和魏军的交战可以看出他对刘备还是忠心耿耿,刘封败回成都后,诸葛亮以封刚猛难治、刘备百年之后无人可治为由劝刘备把他了……;彭漾是一位很有才的人,得到庞统的认可和刘备赏识,平定成都后被提拔为“治中从事”,但他为人狂妄,登上高位后更是如此,得罪了诸葛亮,诸葛亮立刻进言把他贬到外地做太守,彭漾有些不满,酒后向马超发牢骚,结果马超向刘备做了报告,将彭漾下狱。彭漾酒醒后十分后悔,向诸葛亮写了很长一封道歉信,说身受刘备知遇之恩,无以为报,绝不是像马超说的那样要谋反,并隆重像诸葛亮道歉,表示要悔过自新,让诸葛亮代他向刘备进言。照理来讲诸葛亮该认真考虑才是,也许诸葛亮对彭漾印象太坏,反而劝刘备赐死彭漾于狱中……。当然人无完人,诸葛亮有着一定的性格缺陷,但诸葛亮一直为人们所称道,在他身上散发出太多让人佩服让人学习让人崇敬的东西,让他的英名流芳千古。

其实诸葛亮留给后人的更多是一种“鞠躬尽瘁,死而后以”的光辉形象。他在位期间尽力辅佐,亲历亲为,为蜀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得到了人民的爱戴乃至对手的尊重。数千年来他一直被视为智慧的代名词,这一形象活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历朝历代不乏贤才良相,然而不管他们有多么大的贡献多么高的才能,诸葛亮却超然于他们之上,成为智慧不可替代的化生。

诸葛亮排第一还用说吗,单说名气就够了,和关羽一样,已经被神化了,其他人只好委屈一点了,人毕竟不能和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