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排列组合教案幼儿园_排列组合教案

tamoadmin 2024-09-06 人已围观

简介1.幼儿园大班教案2.幼儿园教案3.幼儿园优秀教案4.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5.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6.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一、班级分析本班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的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

1.幼儿园大班教案

2.幼儿园教案

3.幼儿园优秀教案

4.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

5.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6.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排列组合教案幼儿园_排列组合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

一、班级分析

本班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的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教材分析

二、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简单的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图形与变换,克与千克,统计,找规律,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等。这册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及用数学解决问题。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在《标准》中提出了有关解决问题教学的详细目标,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因此,《标准》将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并在不同的学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学生数感的建立是一个逐步体验和发展的过程,需要通过每一学段、每一学期的数学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本册实验教材结合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万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提供丰富的建立数感的学习素材,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1)在学生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本册实验教材集中安排表内除法的教学。“表内除法(一)”教学除法的意义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表内乘法(二)”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程。首先,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与乘法的初步认识一样,先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具体情境──春游前的准备活动。

(3)集中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在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乘法口诀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之后,在“表内除法(二)”中教材集中安排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教学,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探索、练习所有的表内除法题的计算方法。

(4)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渗透于学习除法的含义和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中。学习除法计算的目的是用它解决问题。教材在注重让学生通过活动探索、理解除法计算的含义和方法的同时,渗透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教学。

四、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会辨认锐角、钝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4、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信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

5、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6、会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会进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7、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8、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表内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教学用具

表内除法练习表、万以内数位表、学习平移、旋转的操作学具、口算练习表等

六、教学措施

(一)落实教学具体措施特别重视的地方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教材通过数小正方体木块,10个是一长条,100个是一层,这样的10层就是一千个,有这样10个大正方体就是一万个,体会“千”“万”的实际含义。通过设计图案复习认识图形,通过实验泡黄豆,填写和绘制统计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再如: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并与同伴说一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二)针对学困生的具体措施

五个必须”即:“备课时必须对学困生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充分的预设,上课时必须让学困生提出问题,合作学习中必须让学困生发言,辅导点拨时必须解决学困生的困惑,设计作业时必须针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进行分层次布置并对学困生当面辅导”。

对学生因厌学辍学的,分析造成的原因,积极取帮扶转化措施,用教师和学优生对学困生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弱促强,帮助学困生重新树立学习信心。

1、教师在备、教、批、辅、考等教育教学环节,对学困生多加关怀,厚爱一层,从抓基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在备课时,关注学困生,注重基础知识和兴趣知识点设计教案。

2、在课堂上,加强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困生树立“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

3、批改作业时,对学困生进行面批,多以引导和补习为主;考完试,找学困生谈心,以鼓励教育为主。

让学困生找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唤起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的意识,由消极被动地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转变,由自卑向自尊自强转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切实解决了学生的厌学思想, 从根本上消除辍学的现象,确保了各学段、各学科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七、课时安排

1 解决问题 4课时

2 表内除法(一) 4课时

3 表内除法(一) 4课时

4 表内除法(一) 4课时

5 表内除法(一) 4课时

6 图形与变换 4课时

7 表内除法(二) 4课时

8 表内除法(二) 4课时

9 表内除法(二) 4课时

10 万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11 万以内数的认识 4课时

12 克和千克、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4课时

13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4课时

14 统计 4课时

15 找规律 4课时

16 总复习 4课时

17 总复习 4课时

18 总复习 4课时

19 总复习 4课时

幼儿园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超市大班主题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超市大班主题教案1

  内容与要求:

 1、了解超市里人们在做些什么,体验在超市中购物的便利。

 2、尝试独立购物,能解决购物中遇到的问题。

  活动准备:

 1、进行参观超市前的安全教育。

 2、幼儿每人带2—5元钱、记录表与笔。

  指导要点:

 一、参观超市:

 1、看看超市与商场有什么不同,说说超市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观察了解超市中都有哪些商品,它们是如何摆放的。

 3、观察超市里有哪些工作人员,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4、知道人们进入超市后,先自选商品,然后到收银台付款。

 二、自主选购:

 1、学习看商品标签,如:1元、1.5元、2元、3元等。

 2、思考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钱款,尝试在没有成人的帮助下,独立选择和购买商品。

 3、幼儿将自己购买的商品与价格记录下来。

 4、当幼儿碰到问题时,教师引导他们想办法解决。

 购买商品的名称

 数量

 价钱

 总价

 三、交流经历

 1、你购买了哪些商品?为什么要购买这些商品?你是如何使用钱款的?

 2、介绍自己购物的经过,以及在购物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超市大班主题教案2

  设计意图:

 最近,我班正在开展《我们的城市》这个主题,孩子们积累了很多关于超市的经验,其中储物箱就是他们关注的一个点。在交流的过程中,一些孩子谈到了储物箱打不开的话题,孩子的话题引发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设计本次活动,这个内容隐含了很多的教育价值,活动的主要立足点就是运用数经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寻找密码的情景中感知3个数字不同的排列组合。

 2、在活动中体验大家在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的快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活动准备:

 排列卡、PPT、密码箱、礼物(博士帽)

  活动过程:

 一、交流(回忆超市购物的经验)

 1、这是什么地方?(乐购超市)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你们真聪明,看到汉字、看到标志就知道这是一个什么地方。

 2、这是乐购超市里的什么呢?有什么用?怎样打开储物箱?

 小结:超市的储物箱是为我们提供方便的。密码条是为了让我们能打开储物箱。

 3、看,发生了什么事?

 小结:原来他的密码条弄丢了,箱子打不开了。但打只记得密码条上的3个数字,是2、4、6,到底哪个数字排在前,哪个数字排在后,她忘记了,怎么办呢?(在老师的引导下启发幼儿排排看,有几种排发?)

 二、幼儿操作(在情景中感知数的排列组合)

 1、分散操作,教师观察。

 2、交流:请一名幼儿将操作结果介绍给大家,老师在黑板上记录展示。(当场来试一试能否打开)

 3、小结:你们真了不起,知道了3个数字排列出6个密码。密码一个也不能漏,漏掉了一个密码就有可能会打不开。

 三、幼儿再次操作(运用数经验来解决问题)

 1、你们本领真大,老师要奖励你们!奖品就在这个箱子里。想要得到奖品一定要打开箱子。告诉你们这三个箱子的密码都是不一样的,但它们的数字都是一样的,是3、5、7。你们知道三个数字可以排除几个密码吗?好,我们赶紧把6个密码排出来。

 2、幼儿个体操作,教师观察幼儿运用经验的情况。

 3、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四、延伸

 投放三个数字和四个数字引发幼儿继续探索兴趣。(区域中进行)

  活动反思:

 社会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基于这一点,我在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上也是综合的。通过教学培养孩子合理消费、节约的良好习惯,学习选购商品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与生活联系的活动中体会成长的快乐。

 超市现已成为都市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已被孩子们所熟悉。为此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首先得到家长的配合,带来各类超市购买的物品,在让幼儿动手布置超市之前,让他们参观超市,孩子们的观察力是丰富的,观察到超市里的货物是分类摆放的,有食品、生活用品、玩具,而且不可以混在一起。还有,孩子们发现了标价,知道了爸爸、妈妈是根据这上面的价格来付账的。即幼儿取相应价格的物品。超市少不了收银员,由于担心中班的幼儿在计算方面较弱,不能找出幼儿们购物后付账时的是否正确。于是我请了2位老师来做收银员,来检查幼儿在购物时出现的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生动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这节课中,我们从认识各种各样的物品开始,与幼儿一起探索各种不同的物品,进而了解钱币与购物的关系,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机会,充分利用各种,让幼儿自己动手摆放,把他们有关超市的认识转换成各种有趣的游戏。总之,在这个生活化的课里,我们将以开放的态度,陪伴中班的幼儿一起经历这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超市大班主题教案3

  活动目标:

 了解大型超市。

 知道在大型超市里该如何购物。

 自己能够独立的完成在超市购物的全过程。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的重点就是让小朋友了解超市的布局,购物的流程。

 教学的难点就是让小朋友说出想要买的东西,并能独立完成在超市购物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主要是要设计一个区角,布置一个像超市一样的地方,并分好区域(如水果区、海鲜区、糕点区、零食区等)并收集一些各区代表性的东西,最后在出口设置一个收银台。

  活动过程:

 一、先以聊天的形式进入,问一问小朋友哪些去逛过大超市的,说说在大超市里都看到了什么。

 二、小朋友们看老师也开了一个超市,你们看看,然后告诉老师在老师的超市里面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三、让小朋友来老师的超市购物,想好要买什么,买的东西应该在哪个区才能买到,如果遇到要买的东西不知道在哪里买该如何向超市工作人员询问,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出口的时候一起付款。

 四、让小朋友分组自由的在超市购物,小朋友之间相互交流。

 五、最后让小朋友展示自己的购物成果。

  教学反思:

 对于这个超市购物的区角活动主要创设相应的学习与游戏环境,更好地与幼儿进行有效回应与推动,弥补了集体教学活动的缺陷,给更多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这一开放自主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自主性的发展,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也使幼儿与他人的合作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显现出很强的兴趣,但是幼儿的随意性比较强,教师缺乏必要的指导。老师在孩子摆弄的过程中急于指导,让孩子自主探索的机会悄然流失。在区角活动中培养幼儿表达表现的能力,提供机会和条件,充分展示自己。

  延伸活动:

 让幼儿多利用废旧物品参与到区角活动的环境创设中来。于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还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努力创新,以便吸引幼儿,使幼儿能自觉、主动地去获得感性的知识,促进幼儿的发展,达到教育目的。

超市大班主题教案4

 兴趣点:超市中堆积如山的促消品、拥挤的人。

 第一阶段:超市中的促消

 那天,我们领着孩子们在路上观察各种车辆时,途中经过华联超市,它很快成为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话题。丁绮唯问:“老师,昨天我妈妈带我到华联超市去了,人很多。”马上,陶欣奕就说:“这几天华联超市正在搞促消,所以人才那么多的。”旁边几个小朋友,马上争先恐后地说:“我也去过了,有很多东西就摆在超市的中间,想一座小山……”一时间,孩子们都忘记了走路,在人行道上兴奋地指手划脚,争论起来。我仔细地聆听着孩子们的话,从中我发现,他们很想了解超市,于是一个新的主题产生了,对这样一个有价值意义的生成活动,我们就要大力支持,与孩子共同探讨延伸。当时我考虑到原先预设的观察活动与安全问题,在他们尽兴地讨论几分钟后,我轻轻对他们说:“我们都想知道超市,对吗?下次老师带你们去超市里参观一下,怎么样?”

 回到幼儿园后,我依据孩子们当前关注的这个热点问题,依据新课程指南提出的幼儿当前喜欢的,即时反应的、主动的活动优先的原则,和孩子们一起构建了“超市”的系列主题活动。

 第二阶段:参观超市

 我们与班中的个别家长联系,请他们与我们共同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分组进行,每一位家长或老师带领一组幼儿(4"5人)进行参观,以幼儿为主,家长与老师的责任主要为引导。

 在参观过程中,幼儿发现很多问题:

 仇毅辰:为什么摩托车在家乐福就有,在这个华联超市就没有呢?——引发幼儿讨论到超市的“大与小”。

 陈允颉:超市的东西都放得很整齐。什么类的和什么类的放在一起。食品类都放在一起的,都区分开来了。——引发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开设超市,并按照一定分类摆放商品。

 姚昕宇:为什么香肠要放在冷的地方?那个地方叫什么?——引发幼儿思考超市里的`东西储存的条件的不同。

 在参观过程中,每一位幼儿都能购买2元的商品,可以独自购买,也可以合作购买。有的就一人独自购买一件正好2元的商品(刘俊杰——糖);有的是一人购买几件商品,正好2元(徐大治——糖果1.6元铅笔0.4元);有的是两人合作购买4元(陆静文姚昕宇——圣诞老人4元)……在结帐时,幼儿还不忘向售货员索取购物单。

 第三阶段:超市的价目表

 刘俊杰:价目牌上的颜色不一样的。有的是白色,有的是**。为什么?——引发幼儿思考优惠的意义。

 幼儿主动询问售货员,了解价目牌上的颜色不同所代表的意义。回到幼儿园后,通过讨论,加上幼儿已有的购物经验,使他们更了解了优惠价,知道可以用比较少的钱买到更多的东西。

 第四阶段:超市中的购物袋

 首先观察幼儿收集来的购物袋的不同:购物袋上的字、袋子的颜色、还可以看标志……

 幼儿通过观察对购物袋也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王开璇(拿出2个联华超市的购物袋,一大一小):为什么超市的购物袋不是一样大的呢?——购物的数量多少。

 陈允颉(拿着联华超市的购物袋):这上面的为什么会有英文和数字呢?它们是什么意思?对于数字,幼儿很快就猜出是电话订购,但英文字母就没有概念。当教师念了一遍之后,幼儿有了回应,意识到这可能是网址,大家都没有尝试过这种方法,于是,决定回家后自己都去试一试。

 购物袋上的电话与网址

 第五阶段:环保问题

 幼儿发现很多超市的购物袋的底部都有一个带有数字2的标志,都不理解这个标志的含义,于是就通过各个渠道去询问:上网、查资料库,询问父母,终于从丁绮唯的爸爸那儿得到了答案:原来这是一个环保标志。幼儿对环保的购物袋展开了讨论,了解了一般塑料袋的危害,也引出了我们新的一个主题活动——环保。

超市大班主题教案5

  一、实施时间:

  二、设计思路:

 经常听到孩子相互讨论时说到这样的话“我妈妈昨天带我出去玩了”,“我去超市了”,“我和妈妈去华阳公园了”,“我还去了......”,一个个说起来津津有味,幼儿的这种兴趣触动了我,结合我园的地理位置的特点,西处华阳公园,东临超市和新世纪广场,借于这样的有利条件,这正是我们实施教育的一个契机。《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充分利用社区,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出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而丹桂超市离我园这么近,因此我们生成了主题活动《超市》,在活动中,我们及时地去发现去挖掘去利用,有目的地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题材,适时地将幼儿从“课堂中”带到“社会情景中”来,并把孩子的零星经验通过参观、游戏、谈话、绘画、实践等多种途径的活动形式统一整和起来,使孩子了解超市的结构,体验购物的快乐,感受超市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增强社会交往的能力。

  三、主题 网络图:

 服装、鞋帽电器

 日用品

 玩具

 食品

 文化用品

  四、预设主题目标:

 1、参观超市,了解超市的物品种类以及相关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劳动。

 2、幼儿自己购物,体验购物的程序及规则,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提高交往能力。

 3、利用各种材料创制性的表现对超市的认识,愉快的开展超市游戏,感受超市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4、通过丰富的活动,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增强自信心。

  五、相关:

 环境创设

 1、设立工作区域,摆放好相应的工具、、材料、随时准备为孩子 提供工作场所。

 2、为孩子预留一面空墙,布置主题活动墙饰,超市的、广告等。

 家园互动

 1、向家长宣传主题活动的目标,、意图和主要活动形式。

 2、请家长利用休息日,带孩子去逛超市,让孩子自己购买1-2件商品。

 3、发动家长和孩子把平时家中用完的空瓶、罐等用品收集入班级,便于孩子在游戏中使用。

 区域活动

 1、超市: 提供场地、物品、让孩子玩超市的游戏。

 2、小厨房: 提供彩泥、牙签及材料,能用材料制作各种点心。

 3、美工区: 提供纸、彩笔、空白卡片,为超市设计物品标记。

 4、益智区: 提供数卡、物品卡、以及1元、5元、10元、20元的人民币,观察孩子分类、匹配、认知情况。

 5、建构区: 提供拼插玩具、及材料,鼓励孩子大胆搭建自己想象中的超市。

 6、小舞台: 提供欢快的音乐,道具,自己创编动作,大胆表演。

  六、预设活动内容:

 活动一:参观丹桂超市(综合)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了解超市的设备、标记及物品的分类摆放。

 2、引导孩子参观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工作人员询问答案。

 活动二:我们的超市(一)动手来制作(美术)

 活动目标

 1、用各种半成品或成品及旧物品动手制作小推车、货架、冰箱、存包柜、标记等超市的工具与设备。

 2、在活动中学会相互合作,坚持完成工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三:我们的超市(二)游戏(综合)

 1、遵守购物的程序及规则,提高交往能力。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感受超市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活动四:我会买东西(综合)

 1、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看见的物品及购物的过程。

 2、培养幼儿倾听他人讲述的习惯。

 活动五:认识人民币(数学)1、认识1元、5元、10元、20元的人民币。

 2、感受商品价格和人民币的关系。

 活动六:我是小小运输员

 1、提高跨跃障碍的能力。

 2、愉快的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七:未来的超市(综合)

 1、根据自己的想象大胆作画,画面布局合理。

 2、体验用多种材料作画的乐趣。

 活动八:我们的画展(综合)

 展示幼儿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九:我们的舞台(综合)

 1、 提供舞台,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2、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展示自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超市大班主题教案6

  活动目标:

 1、通过社会区《太阳超市》,帮助幼儿了解超市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职责。

 2、能够利用区域材料进行大胆创作,并与同伴合作完成。

 3、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能够自主愉快的活动。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棋社》(数学领域)

 2、《妙妙绣花板》(益智区)

 3、《转转筒》(数学领域)

 4、《帮鱼找尾巴》(数学领域)

 5、《数的分成》(数学领域)六、《面包加工室》(艺术领域)

 6、《包装袋加工室》(艺术领域)

 7、《美术作品加工室》(艺术领域)

 8、《太阳超市》(社会领域)、

 9、《神奇编织》(益智区)

  活动过程:

 活动前介绍新增区域材料内容及要求。

 《太阳超市》的操作牌,以及操作要求。

 幼儿听音乐带手环自由选择区域。

 常规要求:不拖椅子、不抢区域、小声交流、相互协作。

 听音乐开展活动。

 教师重点巡视指导:

 1、《太阳超市》活动前告知全体幼儿,超市中几类工作人员的职责。活动中不直接参与,只做引导。

 2、《包装袋加工室》鼓励幼儿大胆装饰超市用的包装袋,感受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区域要求:要求幼儿安静的进行区域活动,并爱惜区域材料,活动后能够收拾好区域材料。听音乐整理区域材料。

 作品展示,教师点评。

  活动反思:

 该活动属于“个别探究——集中研讨式”的设计。在本次活动中,通过让幼儿摸摸、看看、分分、说说,发现了硬币和纸币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充分体现了幼儿在自作中获得了知识。本次活动以游戏为主,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掌握了购物的基本常识,引导幼儿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幼儿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懂得“生气”不利健康,要努力做到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天天快乐。

 2、体会父子之间的爱和故事中的幽默。

 3、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活动准备 故事书展示台

  活动过程

 一、听老师讲故事第一遍

 1、幼儿边看电视,边听老师讲故事《爸爸生气了》

 2、故事后提问:

 (1)川川看到爸爸生气了,不理他,他怎么想的?

 (2)他想到了不让爸爸生气的什么办法?他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3)川川的办法成功了吗?后来他怎么想?怎么做的?他想到什么让自己生气的事情?爸爸看到川川生气了,又怎么说的?

 (4)最后,爸爸和川川的心情怎样?

 二、听第二遍故事

 幼儿边看电视,边轻轻地跟着讲故事。

 三、情景表演:爸爸生气了

 老师扮爸爸,请一幼儿扮川川,进行表演。

 四、结合生活说一说自己的爸爸

 1、你见过你爸爸生气吗?你爸爸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从表情、声音、动作方面来描述)

 2、爸爸生气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五、幼儿合作进行情景表演

 幼儿自由组合,自己分配角色,进行情景表演。

 请两组上来进行表演。

 小百科:生气指发怒,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下雨前气象特征和知道有些动物也能预报天气。

 2、知道一些常见动物在预报天气时的特殊表现,丰富气象知识。

 3、通过模仿、表演,掌握动物在预报天气时的动作。

 4、引起幼儿探索关于动物的各种小秘密及探究大自然的兴趣和欲望

  活动准备:

 1、 根据故事自制多媒体课件。

 2、 在班内让幼儿每天轮流当"气象记录员"。

 3、 请家长收集有关动物预报"气象"的资料。

 4、动物的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乌云、太阳的头饰个一个;沙包若干。

 5、录音机、磁带

 6、提前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关注天气变化,使幼儿对天气有初步的了解。

  活动过程:

 1、 幼儿观察并讨论:今天是什么天气?前几天是什么天气?怎样知道明天的天气?(听广播、看报纸、看电视等。)

 2、天气预报员是怎么知道天气的变化的? (引导幼儿讨论,充分发挥想象,主动表达自己想到的各种预知天气的方法)

  教师总结: "气象专家是通过卫星定位系统,观测云象,利用专业气象仪器测出气温、风速等气象情况,来预知天气。(可出示卫星定位系统。气象仪器等)

 3、知道一些动物和天气的关系

 (1)认识各种动物和相对应的小字卡。

 (2)观看课件,认识各种动物在下雨前的.习性。

 4、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真神奇,,他们在下雨之前做出各种动作来提醒人们要下雨了。它们是神奇的气象员!那我们小朋友也知道在下雨之前空气会怎么样啊?

 (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如:空气闷热、空气潮湿等)

 师:一些动物也能感受到这些变化,所以就表现出一些反常的现象,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知天气的变化了。小动物们帮助了我们知道天气的变化,他们很厉害。"

 5、游戏《我是小小气象预报员》

 师:小动物们是神奇的气象员,那我们小朋友也来当回神奇的气象员吧!

 游戏玩法:幼儿戴上小动物的头饰,教师戴上太阳的头饰,那小朋友们就随乐玩耍,教师戴上了乌云的头饰,小朋友们就根据自己扮演的动物,用肢体语言预报天气。(游戏可进行数次,每次可让幼儿交换头饰,感受不同动物的表现,也可让幼儿来当太阳和乌云。)

 游戏注意点:表演时不可碰到旁边的小朋友,及时根据教师的头饰做相应的反应。

  活动延伸:

 请幼儿仔细观察还有哪些动物可以做气象员的,并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动物与天气"这方面的资料。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有观察各种车辆特点的兴趣,知道车牌的用途。

 ·对一组数字出现不同的排列组合有兴趣,探索不同的排列组合的方法。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教学准备:

 认识数字及常见的汉字若干。

 各种各样的新车的;数字板人手一份;汉字“沪、京、浙”等;记录纸人手一份等;

  重点与难点:

 知道相同的数字经过不同的排列会产生很多不一样新的数字组合。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各种各样的车辆。

 1、 出示各种新车,说一说自己认识的车辆。

 “认识上的哪种车?你喜欢那一款车,为什么?”

 2、 找找说说每辆车的异同,引出车牌的不一样。

 二、认识:车牌

 1、 知道车牌的作用。

 “尽管车辆的种类很多,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买了同一款的车。当马路上出现很多同一款的车子时,有什么方法区分它们呢?”——通过车牌号码。

 2、 知道车牌上有很多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含义

 “车牌上有很多符号,都有些什么?”——数字0—9;中国字:英语字母。

 3、出示汉字“沪、京、浙”等,知道这些中国字的含义。——代表中国各个地区的简称。

 小结:车牌由汉字、字母和数字组成,这样就不会出现两个完全一样的车牌号码了,通过车牌我们就可以将车子区分出来。

 三、排列:不一样的车牌

 1、讨论:是不是相同的数字排出的号码就一定相同吗?

 2、操作:幼儿操作数字板,将“1、2、3”三个数字进行排列,看看可以排出哪些车牌号码。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重点和难点1:相同的数字经过不同的排列会产生很多不一样新的数字组合,鼓励幼儿一定要排出不同的数字组合。

 3、 交流总结:3个数字可以排出排出6种不同的顺序。

 4、 在给幼儿加上一个数字“4”,看看4个数字可以排出几种顺序?幼儿操作记录。

 重点和难点2:交流——如何将数字排列整齐?

 以“1”为首时,4个数字有几个排序方法?

 帮助幼儿小结:以“1”为首时,我们就可以排列出6种不同的车牌号码,再算上当“2”“3”“4”打头时,就会有更多的号牌。

 四、延伸:鼓励幼儿在个别化学习活动中继续统计4个数字的排列,并记录,看看谁记录的不重复的数字组合又多又准确。

  活动反思:

 大班幼儿的能力不仅在于认知上的发展,而且对于合作交流时的交往能力也很重要。活动中,我设计2次让孩子进行合作,商量。第一次尝试用数字排列组合时,大部份孩子能互相合作,共同负责把任务完成。在老师总结寻找规律时,我请幼儿充分互讨论后,给出答案,体现了生生互动的原则。可能在第一个目标与第二个目标的链接上有点牵强。第二次的操作由于觉得时间长了,另外对于我们班现有基础的小朋友来说,还有点难于是进行调整,师生共同总结寻找4个数字的多种排列组合。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攀爬植物,知道它们的名称和特征。

 2.学会有序的观察观赏植物和果蔬类爬藤植物,了解爬行植物的攀爬

  活动准备

 1.ppt课件:会爬的植物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课题

 1.教师:现在老师来说一个谜语,请小朋友开动脑筋,看看谁能猜出来。

 椎子尾,橄榄头,最爱头尾壳内收,走起路来慢又慢,有谁比他更长寿。

 (乌龟)

 2.你们知道乌龟怎样爬吗?请小朋友学一学。

 3.你还知道有哪些动物会爬吗?

 (幼儿互相说一说)

  二、感知各种爬行的植物

 1.教师:除了动物会爬,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会爬的植物呢!

 你知道哪些植物会爬吗?

 2.课件:会爬的植物,感知各种爬行的植物

 (1)看图说说,图上有什么?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它长在什么地方?

 (2)这种植物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生长的?

 (3)你觉得它爬的高吗?如果没有墙,没有支架它能爬上去吗?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攀爬植物,说说:这些攀爬植物是依靠什么爬上去的?

 (4)这些植物的末端有什么?猜一猜,看一看这个卷须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小结:小动物是用脚右路或爬行的,爬行植物末端的卷须就是植物的小吸盘,

 它们不停生长并紧紧地吸住墙体和支架向上攀爬。

  三、启发幼儿想一想

 1.西瓜,冬瓜是爬行植物吗为什么?如果给它一个支架它能爬上去吗?

 为什么不让它爬上去呢?

 鼓励幼儿大胆的想一想:这些爬行植物有什么用?

 2.小结:爬行植物的品种很多,它们都有长长的可以攀岩的藤。

 在爬行植物中有绿色叶片,红色叶片的爬山虎和能开花的紫藤这些观赏植物;

 有葡萄的藤,有葫芦藤,丝瓜藤这些蔬菜植物。

 观赏植物一般种植在墙边和廊檐下,供人们观赏乘凉;

 水果和蔬菜植物一般是搭支架让植物向上攀爬伸展,在长长的藤上结出更多的果实,

 或者种植在农田里,让长长的瓜藤满地爬行,结出更多更大的瓜果,供人么品尝。

  四、讨论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爬行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用?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5

  适用范围:

 这种游戏适用于阶段性复习和期中、期末复习。内容为可以进行归类复习的,并能通过口头表述来检测的。如: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进行分类;从本册所学的生字中找出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同偏旁、同结构的字,还可以给字扩词、用词语说一句话。这个游戏有易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积累。游戏的竞争性强,学生兴致高。

  游戏准备:

 用吹塑纸制作花芯,花芯上的内容可以随即更换,花芯能反复使用。每位学生用彩纸或吹塑纸准备若干片花瓣,也可以反复使用。

  操作过程:

 师:花园里,百花开,看看哪朵最漂亮。

 这个游戏可以全班进行,也可以以大组为单位进行。

 1.对于学生的答案需要来把握评判的内容,可全班进行,如:用词语说一句话。

 把写有词语的花芯贴在黑板上,请学生来造句。每组使用不同颜色的花瓣,学生说对一句就在花芯旁贴上一片代表自己小组

 颜色的花瓣;说错了,要摘下一片同颜色的花瓣。游戏结束比比哪大组贴的花瓣最多,即为获胜组。

 2.对于学生自己就能判断答案正确与否的内容可以以大组为单位进行游戏。如:区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

 把写有“前鼻音”“后鼻音”的花芯交给组长,组员说对一个就贴一片花瓣;错一个要摘下一片。最后比比哪组的花开得最大、最漂亮。

幼儿园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儿园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2、通过游戏,体验合作成功的喜悦。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变废为宝的快乐。

4、发展幼儿手部动作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大小不等的各种废弃的、清洁无毒的纸盒及废旧塑料瓶、碎布等。

2、装饰纸条、不同的图案等(用来装饰)。

3、剪刀、双面胶等。

4、教师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成品,如灯笼、宝塔、火箭等。

活动过程:

1、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废旧物品。

小朋友,前几天老师请大家做小小收集员,把家里没用的纸盒、塑料瓶、碎布等带来,小朋友们都很积极,收集了许多好东西,谁来说说你收集到了哪些宝贝。(如酸奶瓶、烟盒、洗洁精瓶、饮料瓶等)2、幼儿进行垒高游戏我们大家有了这么多的宝贝,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用这些宝贝来做游戏好吗?

(1)老师介绍游戏规则:我们分成七组,大家一起商量动手进行垒高比赛,可以用不同的宝贝进行,看那组的小朋友在规定时间里垒得又高又稳。

(2)介绍两组垒高幼儿的作品,并和幼儿一起分析原因。(快而稳的原因:把大的盒子放在下边,不争先恐后、一个一个来放等,慢而摇晃的原因:大家争抢,没有合理摆放好。)(3)再次进行游戏,第二次垒高比赛在第一次的基础上进行,让幼儿形成初步的垒高经验。

3、欣赏作品(1)教师出示自己制作的成品,幼儿欣赏。

(2)提问: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回答)在幼儿欣赏、观察的基础上教师有目的介绍2~3种作品。

(3)提升:如果这些做好的玩具、好东西坏了,还有用吗?(幼儿回答后,教师根据他们的回答作出相应的应答)教师总结:最后我们把它们送到废品回收站,送到工厂再加工重新变成有用的东西。

4、变废为宝你们想不想做个小小魔术师,用大家带来的这些盒子、瓶子来变成好玩的东西呀?(想)(1)教师提出制作要求:想想你用什么宝贝想做一个什么玩具?跟朋友讲讲,也可以和朋友合作做,用不同的方式对纸盒、塑料瓶进行改造、装饰,使它变成一样好玩的玩具。

(2)幼儿自己制作玩具,老师对完成任务有一定困难的幼儿,教师进行帮助。

(3)幼儿完成后,陈列在玩具橱上,可以相互进行简单介绍。

(提醒幼儿在制作结束后,把多余的东西整理好)5、结束部分:

“小朋友,真正好,废旧物品当成宝,动动小手动动脑,变成汽车和小猫,'变废为宝'真正妙!”

今天,我们小朋友用没用的纸盒、瓶子做了好玩的游戏和玩具,以后我们要记住,不要随便把吃剰下的纸盒、瓶子扔掉,我们把它们洗干净,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让它变变变,成为我们的好朋友。

6、延伸活动:

幼儿拿着做好的玩具,去做小小宣传员,请其他班的小朋友参观欣赏。

教学反思:

现代社会,物品越来越注重包装,但这些拆下来的包装随便丢弃又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根据新纲要的要求: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为指导思想。利用废旧物品来大胆进行创新制作,既培养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意识,让幼儿体验到了变废为宝的乐趣

幼儿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螺杆和螺帽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连接、固定物体;

2.了解螺丝原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活动准备

1.不同直径的螺丝;

2.绳子,方便胶,透明胶,细铁丝等;

3.需用螺丝连接的玩具。

活动过程

1.“你能把玩具连接在一起吗?”鼓励幼儿尝试使用各种材料。

2.幼儿相互交换玩具材料。体验各种连接效果。

3.探究比较哪一种材料使用起来最方便,结实?

幼儿分组操作,比赛验证。(用螺丝连接材料,是最方便、结实的。)

4.教师提供匹配和不匹配的螺丝若干。幼儿操作发现:(帽太大了,拧不紧;帽小了,拧不上去。有的却能拧上去。)

5.引导幼儿分析比较,为什么有的螺丝能拧上去?

6.幼儿讨论,得出结论,螺丝在匹配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的连接,固定物体。

7.幼儿相互合作用螺丝连接材料,制作玩具。

8.教师小结。

幼儿园教案 篇3

主题目标:

1、了解元旦的由来及意义,清楚元旦的各种庆祝方式。

2、通过动手装扮元旦环境,体会元旦的节日氛围。

3、学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元旦,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

主题网络设计:

活动一:认识元旦——传统习俗

活动目标:

1、了解每年的1月1日就是元旦,寓意着新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2、明白过了新年,大家又长大了一岁。

3、了解和认识庆祝元旦的各种方式。

活动准备:日历卡、幼儿相片、庆祝元旦的各种卡片或背景图。

活动重难点:理解元旦的意义,了解庆祝元旦的方式。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交流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激发学习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中,有哪些节日吗?(出示各种节日的日历卡片,引导幼儿说出节日名称:国庆节、春节、元宵节、五一劳动节、妇女节、元旦……)今天呀,我们主要来学习“元旦”。

2、教师提问:有谁知道元旦是几月几日?代表什么?(新一年的到来,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

3、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元旦是怎么来的吗?

提示:元旦是在1月1日,“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早晨、一天的意思。“元旦”就是一年的开始、一年的第一天。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

二、向幼儿介绍迎接新年的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庆祝元旦

1、引导幼儿交流以往是怎样过新年的?(放烟花、吃饺子等)

2、了解全国各地人们是过新年的不同方式,出示各种卡片或背景图(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制作成课件),引导幼儿认识人们为了迎接元旦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

提示: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馍馍、包饺子、放烟花、送元旦卡片等。

3、引导幼儿交流以往过新年的方法,然后,引导幼儿说出今年想怎样迎接元旦的到来?

提示:教师向幼儿表达自己迎接元旦的想法,再让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如,元旦很快就到了,我最想剪一些窗花贴在小朋友们家的窗户上,送一张我自己制作的贺卡给我的爸爸妈妈。

4、播放庆祝元旦的录音或录象带,提出问题,让幼儿发现我们庆祝元旦要跟别人说祝福语,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庆祝元旦要说哪些祝福语,体验集体庆祝元旦的喜悦。

三、引导幼儿谈谈新一年的想法和愿望

1、教师出示幼儿的相片,讨论相片中的人物在做什么,让幼儿感觉到自己比以前长大了,比以前更能干了,知道过了这个新年,又长大了一岁。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在新的一年想做哪些事?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收集全国上下庆祝元旦或有关元旦的资料,制作成“元旦”专题,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元旦。

活动二:迎接元旦——新年新气象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装扮新年环境,增添新年氛围。

2、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剪刀、彩色纸、彩带、气球、打气筒、胶水、卡片。

2、背景音乐《新年好》。

活动重难点:装扮环境的方法和操作方法。

活动过程:

一、出示装扮新年环境的各种卡片或课件,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出示各种醒目、温馨、快乐的节日环境,激发幼儿装扮新年气氛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卡片上的环境是用什么材料装扮的?想想还有什么材料可以用来布置新年环境。

二、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布置新年环境

1、教师出示气球,引导幼儿探讨,气球该放到教室的哪个位置?要什么东西才能把气球固定起来?

2、幼儿说出要绳子可以把气球固定起来,这时教师出示彩带,引导幼儿探讨,怎样使我们的教室更漂亮?

提示:教师要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将彩带用到适合的位置。如可用做好的彩带系到吹好的气球上,然后挂到教室的天花板上,这样教室上空就会飘起漂亮的彩色气球,还垂掉下来好看的彩带。

3、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室的环境,指指窗户,让幼儿说出用窗花装扮窗户,才更显新年气氛。

4、教师出示已剪好的窗花,引导幼儿学剪窗花,引导幼儿小心打开剪好的窗花,贴到窗户上装饰新年环境。

提示:

1、贴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2、幼儿在装扮新年环境时,可以播放《新年好》的音乐渲染气氛。

三、欣赏新年环境,体验成功的喜悦

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刚装扮好的新年环境,让幼儿一一介绍自己装扮的环境,留下操作的足迹。

2、欣赏环境完毕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卫生,紧接着活动结束。

四、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运用学到的装扮新年氛围的方法装扮家里的新年环境。

2、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照相,留下孩子成长的足迹。

活动三:迎接元旦——精美贺卡

活动目标

1、为朋友制作贺卡,增加幼儿之间的友谊。

2、培养幼儿设计和制作贺卡的能力,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让幼儿说出贺卡的特征及制作思路,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小兔头饰、蜡笔、卡纸、剪刀、胶水、新年贺卡。

2、《新年好》背景音乐。

活动重难点: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贺卡,理解朋友之间的友谊。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制作贺卡的兴趣

1、配班老师扮演小兔,告诉大家她收到了小熊送给她的新年礼物了——新年贺卡,邀请小朋友欣赏贺卡,引导幼儿发现贺卡的制作材料及贺卡特点,感受贺卡的美。

2、引导幼儿给爸爸妈妈或好朋友制作贺卡礼物。

新年快到了,小熊给小兔送了新年贺卡,小兔,也想给小熊送一张漂亮的新年贺卡,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给自己的好朋友也送一张贺卡呢?让我们和小兔一起制作贺卡吧!

二、在教师指导下,幼儿制作贺卡

1、教师出示用来制作贺卡的卡纸,向幼儿介绍要做成什么样的贺卡,要在贺卡上画些什么图案?

2、教师根据构想,示范制作新年贺卡。

提示:教师在示范制作贺卡时,要用简短、准确的语言说明制作贺卡的操作步骤,示范动作要到位,让幼儿看清楚。

3、教师将制作好的贺卡展示给幼儿欣赏,引导幼儿说出贺卡的操作步骤,并交流自己制作贺卡的想法。

4、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制作材料,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自己喜欢的新年贺卡。

5、贺卡制作好后,向其它小朋友介绍的贺卡,鼓励幼儿交流制作新年贺卡的方法,分享成功的喜悦。

提示:

1、幼儿制作贺卡时,可播放《新年好》的背景音乐,也可以播放轻音乐,创设良好的制作环境。

2、可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在贺卡写上自己的祝福语或贺词,并属上自己的名字。

三、引导幼儿交流送贺卡

1、引导幼儿说出想把贺卡送给谁?为什么?

2、送贺卡时,需要跟别人说什么?

3、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教室,结束活动。

提示:收拾教室时,播放《新年好》的音乐。

四、延伸活动:

1、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收集各种图案,把图案粘贴成一张精美贺卡,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或亲朋好友。

活动四:庆祝元旦——面舞会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体验过新年的快乐,增添新年的快乐气氛。

2、通过创编放烟火、打鼓、放鞭炮的动作,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3、通过参加面舞会的表演,增强幼儿的社会性。

活动准备:

1、蜡笔、鼓、面具。

2、《新年好》背景音乐。

活动重难点: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参加“面舞会”的兴趣

1、创设带上面具,向幼儿拜个早年。

2、我们今天要开个“面舞会”,可好玩了,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可是你们没有面具,怎么办?

二、引导幼儿制作面具

1、教师出示已裁剪好的面具(露出眼睛,并用绳子系好),引导幼儿给面具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或图案。

2、面具做好后,引导幼儿戴上自己的面具,开火车去参加“面舞会”。

三、播放音乐,幼儿载歌载舞

1、教师出示鼓,引导幼儿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然后教师播放《新年好》的音乐,教师示范模仿敲锣打鼓的动作使劲敲鼓。

2、教师引导幼儿跟随音乐模仿敲锣打鼓,体验过新年的快乐。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放鞭炮、放烟火的动作,感受过新年的快乐气氛。

四、活动结束:

恭喜恭喜的节日歌,感受过年的气氛。

五、延伸活动:

在美工区,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供幼儿制作鞭炮、烟花等新年物品,增添过新年的气氛。

幼儿园教案 篇4

一、教材介绍

1.教材分析:

《表情歌》这首歌曲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幼儿能够表现自我的一个音乐教材。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每个人又有不同的外在表现方式,有的高兴了就拍手,就大笑,就跳起来,而幼儿处在一个模仿力很强,对刺激很敏感的时期,让他们在学习歌曲时模仿各种表情和动作,幼儿是很有兴趣的。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儿童教育实践中,这一点显得尤其重要。

在这首歌曲中还反复出现一个节奏XX|XXX|,因为幼儿刚从小班升入中班,节奏方面的接触还比较少,而幼儿这个年龄对节奏十分敏感,所以这个教材是很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特点的。

2.目标定位

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教法学法的最大特点,希望幼儿带着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期盼,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由地与音乐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

为此,我为《表情歌》确定了以下的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边唱边表演。

(2)掌握XX|XXX|节奏型。

(3)乐意创编新的歌词。

3.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根据目标,活动重点定位是:在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新的歌词。难点是掌握XX|XXX|节奏型。

4.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1)、自制了节奏图谱。

(2)、制作了《表情歌》PPT。

二、教法介绍

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节奏谱、以游戏,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

1.游戏法:在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发展,有所收获。在这个活动中我设计了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这个游戏是幼儿比较熟悉的,但是在这里有了新的内容就是学习节奏型,在不知不觉中幼儿一遍一遍的通过各种动作掌握了这个节奏。

2.图谱教学法: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谱上形象的图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有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3.提问法: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谱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

三、学法介绍

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学法。观察法:幼儿通过观看歌曲图谱了解了歌曲内容,掌握了相应的节奏。

讨论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和做法,是幼儿改编歌词的好机会。

四、活动过程介绍

1、以游戏开始,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做夸张的表情让幼儿猜猜老师的心情

2、学习歌曲。重点学习节奏XX|XXX|

3、仿编歌曲。根据表情的不同创编相应的歌词。

4、集体表演,形成学习歌曲的高潮。

幼儿园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暖色调的认识与运用。

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培养幼儿良好的作画习惯。

教学要点:

以棒棒糖的形态让孩子练习圆形的排列组合、互叠重复,同时认识、区分冷暖色彩,及掌握暖色的运用。

教学材料:

水粉颜料、水粉画工具、8开水粉纸。

教学过程:

1、观察与思考:观察中的树,树有哪些主要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树的特点,树干与树枝的关系)

2、认识暖色调:认识与发现暖色调的特点?暖色调有哪些颜色(红、黄、橙等)

3、作画提示:选择暖色调进行绘画,选用白色画树干,暖色画圆形练习,表现一颗很多棒棒糖的树。提示儿童注意圆的大小、疏密变化。

4、作业评赏:对主题突出,构思饱满,色彩对比强烈的作业给予表扬及鼓励。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教案 篇6

1、欣赏各色各样的花手帕,引起宝宝的兴趣。

师:看,今天我们的教室漂亮吗?

呀,这么多花手帕真好看,自己去看一看,喜欢哪一条?

2、教师示范对边折。

师:宝宝的手帕真漂亮,老师也有一块漂亮的花手帕,你们看。

师:老师要把这个花手帕放到口袋里,要先把手帕折一折再放进去。

3、宝宝学习折手帕,教师指导。

师:宝宝看,你的手帕是什么形状的?现在我们把它变成长方形,再变成正方形,这样放在口袋里就好放了。要把手帕的两边对整齐。

4、小结。

师:我们每一次用完后,都要把手帕叠的整整齐齐,再放进口袋里

幼儿园教案 篇7

二、纸粘土平面造型与绘画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镂空艺术在传统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技艺

和唯美地位了解纸黏土的基本性能,掌握其镂空的

基本制作规律和方法。

能力目标2、能够运用简单的工具雕刻和造型及绘画,并应用

于多种造型和创造。

德育目标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

力,养成做事预先规划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制作粘土平面造型制作吊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把握粘土平面中镂空的造型技法。

教学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传统民间艺术剪纸,幻灯片和学生

作品若干幅,超轻粘土一块,手擀棍一个,干净的平

面板,牙签,彩色墨水。

教学活动过程:

一、欣赏激趣、诱发问题

1、欣赏不同的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为什么剪不断,怎样剪才不断?

什么是阴刻和阳刻,阴阳的造型特点区分是怎样的?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剪纸中镂刻出线条构成的画面,不管是阳刻阴刻,都体现出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艺术特点。

C、我们可以镂空出那些图案和花纹?

师生共同欣赏传统镂空的装饰花纹的造型与特征。

D、欣赏精美的镂空立体实物,师生共同体会镂空艺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探究设计、感受新知

1、把纸粘土从包装中取出,感受材料的特性,学生可以边动手捏边体会材料的特性。

取形方法:用手擀棍擀平,并用牙签刻取所需基本图形。

2、用镂空的方法完成画面如:

等干后揭起,作品两端拴个草绳,粘土吊坠就完成了。

着色吊坠就是用彩色墨水直接滴上颜色就可以了。

三、展示学生作品,开展学生自评互评活动

四、学生在课堂中的不同创意

一.趣味的纸粘土制作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彩泥和纸粘土的特性。

2. 初步掌握纸粘土制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德育目标:

进行个人与集体的设计以及欣赏与评比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环保意识,培养自主探究精神和团体协作品德,共享创作成果与经验。

能力目标:

通过陶艺和雕塑精品欣赏与跨科学知识有机结合的教学,使学生在粘土造型设计的学习中掌握雕塑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知识迁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

雕塑艺术的欣赏与技法掌握与其他科学相互参透融合。

创意设计构思与交流活动

难点:造型个性化的表达。

过程设计(教学或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出示课前制作好的纸粘土作品,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灰姑娘的高跟鞋)

这高更鞋用什么做的吗?(纸粘土)

谈一谈高跟鞋的造型特点。

对比书本的古代雕塑人物(兵马俑、三国演义雕像)与现代的雕塑作品两者之间的联系。

二、 介绍彩泥

1、彩泥的优缺点。

优点:有鲜艳的色彩、芳香的气味,易于塑造等特点。

缺点:由于橡皮泥的特性,它是一种粘稠的泥质感觉,有油,使用时间长会刺激手指,影响触感。天气热时橡皮泥造型会软化,甚至坍塌变形。并且不可以用于翻模制作多个同样的模型。

2、欣赏彩泥作品。

3.、示范彩泥的颜色搭配和制作方法。

三、 介绍纸粘土

1纸粘土的介绍

超轻纸黏土成分包括发泡粉、水、纸浆、糊剂,由于膨胀体积教大,比重很小,一般为0.25~0.28,做出来的作品干燥后的重量是干燥。

传统纸粘土由纯木浆或纸浆,天然或加工后的细粉,最后加入粘合剂用来改善它的柔软性韧性,是一种健康、安全的环保型手工艺材料。 作品的修饰可以运用刻刀,修饰完成后的作品可以使用水基颜料(丙烯或广告颜料)彩绘,干后可以用喷漆或醇酸漆进行喷涂表面保护层。2纸粘土的特点

3、纸粘土的保存方法

密封、干燥的地方保存。如果稍微有点干的话可以喷少

许水使其变软,完全干燥了的话是无法变软的,因为含有纸浆的成分,完全干燥后加水的话只会化掉。

4、欣赏纸粘土的作品

5、介绍纸粘土的使用

你可以运用超轻纸粘土自由制作各种不同类型的物体,也可以包覆在其他物体外面。感谢它的适用性,光滑的表面和极轻的质量,它是制作娃娃玩偶的理想材料。当制作高的物体或有突出的部分,可以使用金属线插入用来增大稳定性。举例说明:做玩偶的头部,可以用聚苯乙烯或其他塑料制品作为基座,在外表用纸粘土包覆成型,当作品未干燥前你可以用食指把作品表面抹光滑,作品干燥后你可以用600目水砂纸把作品表面打磨光滑。作品的干燥时间和作品的厚度及温度干湿度都有关系,厚度较厚的作品需要两天或更长的时间干燥。

6、纸粘土作品的制作方法。 (示范教学)

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整理的幼儿园优秀教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1

  教学形式:

 团体或小组教学

  教学方法:

 游戏童谣情景表演法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乘火车要遵守先检票后上车,上车时不迟到和要在站台处接送人等礼仪。

 2、培养幼儿的公德意识和良好的公共场所礼仪行为。

  核心要素: 乘火车提前到候车室等检票

 不乱跑不吵闹车进站票拿好

  活动准备:

 音乐《火车快飞》的CD(或其它关于火车的音乐)、放大的幼儿用书“看一看”、、老师自制火车票。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猜谜语:长长一条铁巨龙,走起路来轰隆隆。

 遇到大河过铁桥,遇到高山钻遂洞。

 脚下钢轮走得快,日行千里力无穷。(打一交通工具)

 (二)关键步骤:

 1、引导幼儿回忆并讲述自己坐火车时的经历和见闻。

 (1)提问:“小朋友,你们坐过火车吗?上火车之前先要做些什么事情?”

 (2)“在候车室里候车时,你都做些什么时候事?检票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

 (3)“在进入候车室的时候有一件事是乘客必须要做的,你知道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吗?”

 2、出示放大的《幼儿用书》“看一看”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内容,并讲述故事内容。

 (1)请小朋友说一说“看一看”图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

 (2)故事中都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3)请个别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

 (三)结束活动:

 1、我们在乘坐火车时,要订好买好火车票,提前到火车站,在进入候车室时要对行李进行安全检查,然后排好队检票,持票上车,接送亲友时要购买站台票,并尽快离开。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读三字儿歌。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在幼儿教育里面,安全教育是很重要的,特别是乘车安全。有些家长对于孩子乘车安全存在一些误区,认为乘车时抱着孩子才收最安全的。而小朋友呢,对于乘车的认知还少,不知道如何乘车是安全的,所以我设计了这一个活动,增强幼儿对乘车安全的意识,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并掌握在上车、乘车及下车时的安全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安全,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教学PPT、安全乘车的、玩具车一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玩具,引入话题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玩具,你们看一看认不认识它?生活中的它是用来干什么的?有谁能告诉你是怎么乘坐的?(请幼儿自由回答)

 二、播放教学PPT

 1.观看动画,激发幼儿安全意识师:你们觉得这样做对吗?那接下来我们就一部动画片吧!

 师:在这个动画片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幼儿举手回答):哇,你们太棒了!这里面的小朋友在车上打闹、嬉戏,而且她还想要在车上吃东西,她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我们小朋友乘车时千万不要这样,这样是会受伤的。

 2.教师逐步讲解PPT师:有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如何乘车,不知道怎么样保护自己,老师这里带来了很多,我们一一看他们做得对不对?

 :小朋友们在乘车时头不要伸出窗外或天窗外面,在车上不要玩耍打闹,一定要记得坐在安全座椅上并系安全带。在上车时要排队,不要拥挤,不然自己和别人都会受伤的。下车的时候也不要急,排好队下车,遵循交通秩序。

 三、结束部分播放PPT中乘车安全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把今天学到的乘车安全知识向父母转达。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挑食,多吃东西才会快快长大。

 2、能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完整的短句及量词:个、支、包、块、串。

 3、感受故事的趣味性,练习手膝着地爬行,体验情景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绿色丝袜一只,《虫虫爬》《蝴蝶飞》音乐磁带。

 2、红萝卜、黄香蕉、紫葡萄、巧克力、西瓜教具各一个。

 3、各种颜色的水果、蔬菜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律动“毛毛虫热身操”(课前知道毛毛虫是怎么爬的)

 1、虫宝宝们,跟着妈妈爬到草地上玩吧。

 2、我们一起来跳个舞吧。(音乐结束时,呼唤虫宝宝围到妈妈身边来)

 二、故事“想变蝴蝶的毛毛虫”。

 1、教师在手臂上套上绿色的丝袜扮毛毛虫边表演,边讲述故事的开头部分:春天来了,一条绿色的毛毛从卵里慢慢的爬出来了,这只毛毛虫很不开心,毛毛虫怎么了?它为什么不开心呢?

 2、请幼儿自由猜想后,教师小结:原来这只毛毛虫很久没有吃东西了,它觉得很饿!而且不吃东西的话就长不大,不能变成美丽的蝴蝶了。所以它决定去找点吃的东西。

 3、教师继续讲完故事后提问“毛毛都吃了哪些好吃的东西呢?”引导幼儿学说完整的短句和量词。

 4、提问“毛毛虫吃了这么多的东西,后来怎么样了?”教师小结:毛毛虫从不挑食,什么东西都爱吃,就长得很快!最后就变成了美丽的蝴蝶了。你们也要向毛毛虫学习,什么东西都要吃,不能专门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一样东西吃得太多了,也会生病的,记住了吗?

 三、游戏“毛毛虫吃东西”。

 1、我们也来学毛毛虫做个游戏,吃各种各样的水果和蔬菜好吗?

 2、交代游戏规则:老师来当毛毛虫妈妈,你们来当毛毛虫宝宝。我们一起去找吃的东西,宝宝们要听妈妈的话哦,妈妈说吃什么,你们就找什么,找对了才能吃哦,能做到吗?

 3、教师与幼儿一起游戏,检查幼儿是否按指令找对物品,找对了之后将物品挂在脖子表示吃掉了。

 4、宝宝们,我们都吃饱了,要准备睡觉喽,快来围在妈妈的身边。(趴下来做睡觉状)

 5、音乐起,毛毛虫醒来了,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了,一起来舞蹈吧。

 四、学蝴蝶飞出活动室。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熟悉旋律,尝试随音乐邀请同伴和自己共同舞蹈。

 2、愉快地参与创编、表演等活动。

  活动准备:

 幼儿会跳《找朋友》舞,音乐《找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引题。

 指:"爷爷奶奶干活累了,要休息一下了,你可以为他做什么?(揉揉肩、捶捶背)请几个孩子来做做看。"

  二、学习邀请舞《找爷爷(奶奶)》。

 1、听音乐《找朋友》,邀请同伴跳邀请舞。

 2、学习邀请舞《找爷爷(奶奶)》。

 (1)学习歌曲《找爷爷(奶奶)》。

 歌词:找呀找呀找爷爷(奶奶),找到一个好爷爷(奶奶)。揉揉肩,敲敲背,你是我的好爷爷(奶奶)。

 (2)学习舞蹈动作,引导幼儿按歌词内容表演,找到爷爷或奶奶后做捶背、揉肩等动作。

  三、师生共同演唱和表演。

 歌曲:《找朋友》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能够用完整的语句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运用分类、计数等方法,尝试统计。

 3.体验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表

  三、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十五只老鼠就住在仓库里,仓库里很温暖舒适,每个袋子里都装满了食物。有一天,老鼠们发现仓库里乱七八糟,还留了一张纸条(胆小鬼,你们好啊,我是农场主的猫。今天就算我的了,下次见面时,我会饱餐一顿。明白吗?)

 师:谁来过了?老鼠们看到猫要吃了它们,可害怕了。你们能想个办法帮助老鼠们吗?老鼠们也聚在一起商量,最后它们商量的结果是在猫脖子上挂点东西。

 (二)初步感知统计

 1.礼物的轻重教师继续讲述故事:在脖子上挂什么好呢?有的老鼠说:"挂重的'东西,让猫动弹不得。"有的老鼠说:"东西太重的话,我们怎么搬呢?""不行,挂重的。""不行,挂轻的"就这样,小老鼠们闹腾开了。

 教师出示锁和羽毛的,你们觉得哪张代表轻的东西,哪张代表重的东西。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应该在猫脖子上挂重的东西还是轻的东西呢?

 幼儿各抒已见。

 2.老鼠的决定我们来看看小老鼠们是怎么选的?我们一起数数,选挂重的东西的老鼠们有几只?选挂轻的东西的老鼠们有几只?哪一队多?

 :选择挂重东西的一队有5只老鼠,选择挂轻东西的一队有10只老鼠,10比5多,所以,老鼠们决定挂轻的东西。

 (三)逐层深入,再次感知统计

 1.提问:

 (1)轻的东西选什么挂上呢?(幼儿讨论)

 (2)(出示有味道的、会发光的、有声音的物体)老鼠们选了哪几样物体?为什么选这些?

 :袜子能发出臭味,猫闻着臭味,可能会被熏晕过去;电筒有光亮,会刺得猫的眼睛睁不开;铃铛有声音,挂在猫脖子上,猫靠近的时候,老鼠可以听到铃铛的声音。

 2.统计记录到底选择什么礼物给猫呢?我们一看小老鼠是怎么选择的。(松果)数一数有几只老鼠选了有声音的?几只老鼠选了有味道的?几只老鼠选了会发光的?哪个最多?

 :当有两种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他们用排队来比一比数一数的方法;当有三种意见和选择不统一的时候,他们用松果来表示自己的想法,再来数一数,比一比。少的听多的,最后决定送出一个轻的并且能发出声音的礼物送给猫。

 (四)尝试统计

 1.集体选择可是什么时候去送铃铛呢?是早晨去送、中午去送,还是晚上去送呢?

 老鼠们意见无法统一,可是时间不等人啊,那只猫马上就来了,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老鼠吧。

 教师出示表格,请幼儿用笔在表格上表示自己的选择。

 2.集体验证:选择晚上送铃铛的人最多,少的听多的,最后老鼠决定在晚上送礼物。

 15只老鼠把礼物包装了一番,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把礼盒放在猫家的门口。第二天早上,当主人醒来的时候,他们看到礼盒,还以为是别人送给猫的生日礼物呢,就乐滋滋地拆开礼盒,把那个又轻又有声音的铃铛挂在猫脖子上。从此以后,15只老鼠仍然在那个仓库里吃吃喝喝,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

 (五)统计经验迁移离场的选择,是男生先走还是女生先走呢?

幼儿园优秀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暖色调的认识与运用。

  教学要点: 以棒棒糖的形态让孩子练习圆形的排列组合、互叠重复,同时认识、区分冷暖色彩,及掌握暖色的运用。

  教学材料: 水粉颜料、水粉画工具、8开水粉纸。

  教学过程:

 1、观察与思考:观察中的树,树有哪些主要特点?(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树的特点,树干与树枝的关系)

 2、认识暖色调:认识与发现暖色调的特点?暖色调有哪些颜色(红、黄、橙等)

 3、作画提示:选择暖色调进行绘画,选用白色画树干,暖色画圆形练习,表现一颗很多棒棒糖的树。提示儿童注意圆的大小、疏密变化。

 4、作业评赏:对主题突出,构思饱满,色彩对比强烈的作业给予表扬及鼓励。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1

  教学目标:

 1、 能仔细观察图画信息,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合理的想象、推断。

 2、 理解读本内容,喜欢阅读这本书,愿意表达自己的看法。

 3、 初步理解词“野生动物园”“草丛”“花花绿绿”拓展相关的知识经验。

  教学准备:

 大书《野生动物园里怪事多》(遮住文字部分)

  教学过程:

  1、引入:

 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有什么动物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本关于动物园的故事书,看看书里的小朋友在动物园里玩得怎样?

  2、逐页观察讲述:

 封面:故事的名称叫做什么?封面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上车要去哪啊?野生动物园和我们一般的动物园一样吗?在这个野生动物园里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P1:车开到什么地方啦?车上的人在做什么?他们看到动物了吗?(读文字)

 P2:我们赶紧跟着他们的车进去看看吧!咦!这是什么?你怎么知道是孔雀?除了可能是孔雀还会是什么呢?你们觉得这看起来像什么?车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认为的呢?(读文字)这些草长得怎么样?(认识词:草丛)

 P3:这是什么?(读文字)刚才车上的人把孔雀身上的什么部位看成是扇子啦?孔雀的尾巴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从孔雀尾巴的形状、图案、颜色、排序上观察)

 P4:车开到了什么地方?河的中间有什么?河面上一圈一圈的是什么?河面上为什么会有波纹?(读文字)这真的是一块石头吗?

 P5:这是什么?鳄鱼长什么样子?(引导幼儿观察鳄鱼的嘴、爪子)你们知道鳄鱼是怎样捕食猎物的吗?车上的人看见这么凶猛又狡猾的鳄鱼心里觉得怎样?(观察车上人的表情)(读文字)

 P6:车上的人又看见了什么?他们的表情怎样?(观察动作和神态)如果他们只是看到树会显得这么惊奇吗?会不会是树上藏着什么有趣的东西呢?(观察树枝)(读文字)

 P7:原来树上藏着谁啊?(读文字)(模仿小猴的律动)

 P8:车上的人们又看到了什么?除了像蛇还像什么?车上的小朋友也是这么想的吗?(读文字)

 P9:这是什么?这条蛇长什么样子?(从颜色图案上观察,理解词:花花绿绿)(引导幼儿观察对比P8和P9的蛇的状态,知道蛇在遇到危险时会把脖子竖起来,吐出舌头,向靠近它的敌人发起攻击)是谁把蛇给吵醒啦?车上的小朋友看到蛇醒过来啦心里想什么?(观察车上人的表情)(读文字)

 P10车上的小朋友在野生动物园里还会看见哪些动物呢?他们是怎样进去野生动物园里参观的?为什么要坐车?(引出:野生动物园的定义,教育幼儿进入野生动物园参观要注意安全。)(读文字)

  3、结束部分:我们今天看的故事名称叫做什么?(指读封面上的名称)请小朋友们回家以后把我们今天野生动物园里发生的这么多奇怪又有趣的事情告诉给爸爸妈妈,好吗?

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2

  一、活动目标:

 1、模仿几种有趣的运动,体验运动的快乐。

 2、能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

 3、知道运动能使人快乐。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教学课件

  三、活动重点:

 能根据儿歌内容快速反应做动作。

  四、活动过程:

 1、刚才,老师接了个电话,说:"动物园要开运动会,想让小朋友去参加,你们想不想去?

 2、我们去之前活动活动筋骨吧。(做热身运动)手、腿、胳膊、膝盖(左右踵起)腰、腿、跳……孩子们,你活动筋骨时,哪个地方在动?怎样动的,学一学。

 小结:小朋友们,你们太棒了,我们一起出发吧!(带幼儿在教室环绕一圈)

 3、播放教学课件。

 我们到动物王国了,看,门口还有个标志呢。

 欢迎小朋友来参加动物运动会。

 但是要想进入动物王国有一个要求,要模仿一下几种运动项目才能进去,我们看看有哪些运动项目。

 (1)灌篮

 (2)踢球

 (3)射击

 (4)骑马

 (5)打羽毛球

 (6)划船

 (7)游泳

 (8)跑步刚才小朋友模仿的特别棒,那我们一起进入动物王国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运动的。

 观看录像:A长颈鹿B小鸟C大象D小兔E小花猫运动时的动作。

 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

 我是一只长颈鹿抬头挺胸走,我是一只小小鸟飞呀飞得高,我是一头小小象甩着鼻子走,我是一只小白兔轻呀轻轻跳,我是一只小花猫,喵、喵、喵。

 听信号,说出哪种动物幼儿模仿哪种动物。

 4、小动物们都那么爱运动,我们也那么爱运动,请小朋友说说运动的好处。

 长得高、身体健康、不感冒……

 五、归纳总结游戏时应该遵守游戏规则,不推不挤,注意安全。

 六、儿歌韵律,放松活动孩子们真棒,你们出汗了吗?我们一起休息休息吧!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3

  设计意图:

 1、关于目标制定与载体选择。本次科学活动的知识目标定位在对6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引导孩子们设计电话号码,为可爱的小动物进行设计。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载体?我以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顺利实现活动目标;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对科学本身的兴趣。

 2、关于目标的“度”的把握。排列组合的知识可以把我们引向概率学,但对大班幼儿而言,他们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5岁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特征是单向的线形思维。因此,我把它定位在排出6个具体的号码。

 3、关于活动过程的设计。科学活动离不开一个基本的程序,即“激趣——探索——成功”。本次活动中,对家中电话号码的讨论旨在激趣,也为后面的自主设计奠定基础;帮小动物们设计电话号码是展开探索过程,最终走向成功。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则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2、体验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记录单、铅笔、1—6数字卡;

 2、动物、教师使用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讨论电话号码的秘密

 1、回忆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作记录)

 2、分析、讨论:

 (1)这些电话号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是由哪些数字组成?

 (2)每家的电话号码有重复的吗?为什么?

 (3)怎样让电话号码不重复?

 二、设计电话号码

 1、出示小动物,告诉幼儿:请大家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

 2、提出设计要求:必须是8位数;前两位数为86,后六位为1—6,不能少其中一个数字;每家一个电话号码,不能重复。

 3、第一次操作:幼儿摆弄数字卡,为其中一只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

 4、第二次操作:幼儿摆弄数字卡,为六只小动物设计不同的电话号码,并作记录。

 5、交流、检查。

  活动反思:

 1、这个教学活动选自建构式课程,在原来基础上我进行了调整。活动重点放在了目标一和目标二。

 2、活动准备充分,尤其是记录纸用表格式,这点非常好,能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我们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

 3、活动过程层层深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的秘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电话号码,老师也能关注到全体幼儿,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效果好。

 4、整个活动进行非常顺利,似乎没有难点,寻找原因,发现幼儿练习本上只需要设计4个电话号码,选择余地大,最好调整有6个或以上的动物,设计6个或以上的号码,提高数字排列难度。

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4

  设计意图

 通过引导幼儿为可爱的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让幼儿比较并发现电话号码和数字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数字的乐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2、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1-6若干、贴有6种不同小动物的磁性黑板、6种不同小动物头像表格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家中的电话号码

 ——老师有事找小乌龟,拨通乌龟的电话号码是:123456。那么,小朋友家里都有电话吗?(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家中的电话,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幼儿分析、讨论:

 (1)这些电话号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是由哪些数字组成?

 (2)每家的电话号码有重复的.吗?为什么?

 ——通过比较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发现号码与数字的关系。(电话号码是由不同的数字组成,有的电话号码是7位数,有的电话号码是11位数)

 为动物装电话

 ——小乌龟家里装上电话了,可动物园里还有其它小动物没装上电话,我们小朋友能不能为小动物们设计电话号码呢?

 ——老师出示小熊、小螃蟹、小老虎、小象、小猴、小松鼠小动物,可它们对设计的电话号码有几个要求:

 ——老师出示数字1-6,小动物家的电话号码为6位数的号码。

 ——每一家的号码都要用到六个数字。

 ——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

 ——六个数字不能重复

 ——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小小设计员

 ——幼儿每人一份数字卡片1-6、动物表格,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并记录在表格中。

 ——幼儿相互交流记录方法,老师巡回指导。

 我的设计

 ——请2-3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大家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

 ——请做得快的幼儿介绍,为什么能做的又对又快。

  活动延伸

 ——我们今天为小动物们设计了6位数的电话号码,小动物们非常满意。以后我们可以为小动物们设计8位数的电话号码。

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5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认识野生动物,培养幼儿爱护动物情感。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视觉观察能力、自由表达的能力。

  教学准备:

 《动物世界》录像带、大书、各种动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活动:

 1、幼儿以教师为中心围成一个扇形做好。

 2、幼儿看录像《动物世界》。

 3、做《猜猜看》。

  二、开展活动

 1、封面阅读:教师挂出大书,引导幼儿观察书的封面,请幼儿猜猜封面的内容。(1)封面有什么?这是在什么地方?它们都在干什么?他们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情?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呢?

 (2)教师指读题目,请幼儿讲讲“怪事”是什么意思?

 (3)教师和幼儿一起阅读大书,看看动物园里都发生了哪些怪事?

 2、大书图画阅读:

 教师遮盖书中的文字部分,和幼儿一起观察图画。教师依次翻开每一页,每翻开一页,都请幼儿猜猜看,讲讲这一页在讲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观察每一页人物的表情和动作。

 幼儿学各种动物的叫声或动作。了解它们的特征及生活习性。

 请幼儿用一些词汇形容书中的动物。例如:美丽的孔雀,顽皮的猴子,凶猛的鳄鱼,高高的长颈鹿,可怕的蛇等等。

 3、幼儿看大书自己编。

 活动延伸:幼儿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动物。

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6

  设计思路

 大部分幼儿有和爸爸妈妈去动物园的经验,平时孩子们对小动物们十分喜爱,经常会一起讨论,可见他们对动物的兴趣浓厚。但是在动物园游玩的安全隐患还是很多的,新闻中也会播报动物园里的意外,而家长们可能会忽视对孩子这一方面的教育,因此很有必要进行此类安全教育,引导孩子们了解动物园里存在的危险,萌发自我保护的意识。

 结合年龄特点,活动借助于多媒体的方式,以幼儿的前期经验为导入,看,和边看边讲的方式来帮幼儿梳理在动物园里需注意的事项,并让幼儿了解亲近小动物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自我保护。

  活动目标

 通过看看说说,了解动物园里存在的危险,萌发自我保护的意识。

 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动物园里真开心——引发前期经验,激发兴趣

 1、你们去过动物园里玩儿吗?

 2、动物园里可以做些什么事情?(看老虎、狮子……)

 小结:在动物园里玩真开心,还可以看到这么多可爱的动物朋友。

 二、动物园里的危险——了解动物园里也存在危险,注意安全

 1、小朋友在看哪个小动物?他说小动物们怎么样?

 2、他看到可爱的小猴子后是怎么做的?

 3、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

 4、老师提示:牌子上写着“动物也有调皮的时候”,你猜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咬人、会打人)

 5、鸵鸟是怎么做的?

 6、小朋友走到大老虎边上,会发生什么?他该怎么做?

 7、奶奶是怎么说的?

 小结:

 小朋友们喜欢动物并不是坏事,但是动物也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常会发生攻击行为。我们不要离动物太近,避免造成危险。(幼儿教育)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7

 目标

 1.尝试将数字l―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2.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准备

 人手一块磁性板(上面用5根皮筋分割成6行)、6种不同的小动物头(在反面贴上磁铁),磁性数字l―6若干。

 过程

 1.家中的电话号码。

 ――通过比较各自家中的电话号码,发现号码与数字的关系。

 ――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记录。

 ――比较和发现这些号码都由哪些数字组成,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2.为动物装电话。

 ――出示贴有头像的磁性板,提出活动要求。

 ――告诉幼儿:动物园要给小动物家装电话,请大家为小动物们设计六位数的电话号码。

 ――出示数字1―6,提出设计要求:

 ①为六位数的号码。

 ②每一家的号码都要用到六个数字。

 ③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

 ④六个数字不能重复。

 ⑤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3.小小设计员。

 ――幼儿按要求在磁性板上将6个数字组合成6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并记录下来。

 ――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记录方法。

 4.我的设计。

 ――请2―3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大家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

 ――请做得快的幼儿介绍,为什么能做得又对又快。

 建议

 1.活动前了解幼儿对自己家电话号码的熟悉程度(能否记住和写出来)。

 2.活动的要求比较多,比较接近,教师要表述清楚,并作必要的解释。

 3.准备工作可以让幼儿参与,如:剪贴、制作磁性动物头像,分割磁性板等,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4.如果没有磁性板,可以用记录单的形式开展活动。

 5.根据当地电话号码的位数确定活动要求,可以是6位数,也可以是其他位数。

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8

 设计思路:

 在最近的自由活动时,我发现孩子们说得最多的便是各种动物。他们喜欢聆听动物故事,翻看各种动物卡片和图书,大家对动物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而数学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比较抽象、枯燥的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到: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让幼儿在游戏中轻轻松松的学习数学,寓教于乐,让幼儿真正地体验到数活动的趣味性,我尝试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动物园里》。

 活动目标:

 1、巩固10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2、能对10以内数量比多少,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看图比一比(练习10以内数与物的对应)

 1、引导看图:图上是哪里?(动物园)

 2、数一数共有几种动物?每种动物有几个?把数量记在心里。

 3、幼儿根据每种动物的数量举相应的数字卡,共同验证。

 小结:原来每种的数量我们可以用数字卡片来表示。

 二、 学习与操作:“多还是少”(学习比较多少)

 1、动物园里哪种动物最多?(猴子)

 2、马的数量是多少?

 3、马比谁多?比谁少?了解多少具有相对性。

 小结:马比大象多,又比猴子少,和不一样的动物比,结果也不一样。

 三、 操作比较:(进一步感知比多少)

 1、请你们去给大象、鸵鸟、山羊、猴子比一比,在多的动物下面打个勾。

 2、你发现哪个动物多?哪个动物少呢?

 小结:原来,多和少不是一定的。要看它和谁比,就像鸵鸟和大象比,鸵鸟多。但是,鸵鸟和山羊比,鸵鸟又少了。

 四、 游戏活动“找个朋友比一比”(巩固练习比多少)

 1、每人拿数字卡,边说唱边找朋友比多少:“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找一个朋友比一比,数量多的站起来,数量少的请蹲下。”

 2、数次以后,幼儿说说游戏中为什么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来,和谁比多了,和谁比少了,进一步体会多和少是比出来的。

 3、幼儿交换数字卡后再游戏,巩固多和少的相对性。

 活动反思:

 喜欢动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执教本次活动后,有以下几点需要进行反思:

 亮点:

 1、选材符合幼儿当下的兴趣。

 整个活动都围绕着动物展开,针对不同的动物孩子们的兴趣很高,注意力非常集中,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2、导入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在导入的环节中,孩子们先看清楚动物园里的动物数量后,默默地记在了心里,然后通过举数字卡片的小游戏来验证自己数的数量是否正确,这样一个小小的游戏很好地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环节做好了铺垫。

 不足:

 1、幼儿的操作材料缺乏适宜性。

 首先,人手一份数字卡片在第一环节操作好后,没有适合的位置摆放。孩子们纷纷将卡片推至桌子中间,导致成套卡片混乱,当进行第四环节前,孩子们还需要抽出一定时间来整理自己的卡片,使整个活动现场出现争抢、混乱的现象。

 改进措施:

 将1——10数字卡片用插排的形式分发给每位幼儿,这样幼儿在使用好卡片后,将10个数字从小到大插好,这样就会出现活动争抢混乱的现象,使整个活动井然有序。

 其次,操作比较环节中动物园不便于现场观察比较。因为活动中只有一张大动物园图呈现在黑板上,当孩子们要操作“比一比”记录表时,需要时不时的观察动物园中不同动物的数量,这样的材料从活动现场来看是不便捷的。

 改进措施:

 将动物园成列在比一比记录表的下面做成一份操作材料,这样孩子们在上面记录比较动物多少的时候,可以直接参照下方动物园中不同动物的数量,同时,也便于能力较弱的孩子手口一致数数得出总数后进行比较。

 2、讲评环节,追作结果。

 在每位孩子操作好记录表后,我追求孩子们的操作结果,看到有不正确的地方就一句话带过“这张好像不对了,哪里不对了。为什么?”随后,就急匆匆地进行了小结。

 改进措施:

 让幼儿发现问题,然后一起解决,说明理由。并且,多请几名正确的孩子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选择,选择的理由是什么。从而让幼儿通过语言的表述来激发他们的思考,真正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幼儿园教案:动物园里9

  目标 :1.通过对电话号码的收集,培养幼儿初步分类、梳理能力。

 2.积极动手动脑、大胆尝试设计电话号码、体验成功的乐趣。

  准备 :课前收集好家庭电话号码、幼儿操作材料、小动物、动物家的背景图等人手一分。

  过程 :一.观察分类家庭号码。

 1.前些天我们收集了电话号码,今天我们请小朋友介绍一下这些电话号码。

 2.你们看了电话号码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3.为什么有的是8位数,有的是11位数?

  小结 :8位数的电话号码一般来说固定在某一个地方的。我们把它例为固定电话。11位数的电话号码通常是放在身边的、走到哪儿可以带到哪儿都能使用,我们把它例为移动电话。

 二.区分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

 1.集中区分

 2.幼儿自行区分自己收集的电话号码

 3.分析区分的号码

 4.寻找电话号码中的秘密

 你发现秘密了吗?

 小结:住在同一个地方的电话号码前面4个数是一样的。

 后面4个数不一样,为什么?

 三.小动物装电话(幼儿操作)

 1.分清陆地上的动物和水中的动物

 2.设计电话号码

 要求:住在同一个地方的电话号码前面4个数一样后面4个数不一样

 四.展示作品并分析

 1.你请了哪些动物朋友,他们住在哪里?

 2.你给他们设计的电话号码是什么?

 五.延伸活动

 今天我们为小动物设计了固定电话号码,以后我们为它们设计移动电话号码。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分为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更多详请关注!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一)

 一、单元教学内容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3课时

  第1课时平均数

 一、教学内容:平均数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

 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平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师: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后反馈:从统计图中,可以知道: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2个,小亮收集了11个,小明收集了15个。

 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教师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选择求平均数的问题。

 (2)解决问题: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如何解决?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展示。

 汇报预测:方法一:移多补少,学生汇报,多媒体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像这样,把多的矿泉水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矿泉水瓶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得到的这个相等的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13是14、12、11,15的平均数。

 方法二:根据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得。(14+12+11+15)÷4=52÷4=13(个)。

 (4)小结: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也可以用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求出平均数。数据较少时,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较多时,用先求总数再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5)教师追问:平均每人收集13个,是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收集了13个?你是怎么理解“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句话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平均每人收集13个”表示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可以比13个多,也可以比13个少,也可以刚好是13个。

 (6)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

 ①把52个矿泉水瓶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几个?

 ②每人分到13个和平均每人收集13个,这两个“13”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师生交流后小结:平均分是实实在在的量,平均数是虚拟的量。2、教学例2。

 (1)创设问题情境。

 四(1)班第4小组男生队和女生队进行踢毽比赛,我们来看看他们的比赛情况。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的情境图和两张统计表。

 师:这两张统计表给出了他们踢毽的成绩。观察两张表,你能从中知道些什么?(参加人数、每人的踢键个数等)

 (2)探索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你认为是男生队的成绩好一些还是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呢?说说你的理由。让学生充分从多个角度分析表示男、女生队的踢毽情况。在尝试中体会到用平均数能较好地说明问题。

 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男生队:(19+15+16+20+15)÷5 =85÷5 =17

 女生队:(18+20+19+19)÷4 =76÷4 =19?

 (3)全班汇报交流。

 师:为什么男生队除以5而女生队是除以4呢?你认为是男生队还是女生队成绩好?师生交流后明确:因为男生队有5人,所以要除以5,而女生队只有4人,所以除以4。男生队平均每人踢17个,女生队平均每人踢19个,女生队的成绩好一些。

 师:问题解决了吗?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交流后明确: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分析得到的数据,常常能反映一般情况,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散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如何求出平均数的。

 2、四(1)班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第一组种了180棵,第二组种了166棵,第三组种了149棵,平均每组种了多少棵?

 3、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先求几个数据的总和再除以这几个数的个数,所得的结果即为平均数。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1.数据较少:移多补少法常用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复式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在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生活事例的调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以及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画出复式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提出并回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彩笔、直尺、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知道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探索发现

 1、教学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例3某地区城乡人口统计表。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清楚地表示这个地区这几年城镇和乡村的人数变化呢?学生交流后,得出可以制作统计图来表示。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2)展示学生绘制的统计图。

 提出问题:从这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师:如果我要很快地知道1980年与2010年中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变化情况?那该怎么办?学生讨论,汇报。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并列排放来比较,并思考怎样把它们合并起来。

 2、教学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成一个统计图呢?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探讨,试着绘制统计图。教师巡视指导。

 (2)展示学生绘制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把自己的想法与小组内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复式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认识到为了区分两个内容,用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来表示。

 (4)分析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小结时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同时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

 3、教学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出示教材第96页不完整的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独立把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展示作品。

 请你说一说,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应该怎样绘制?

 师生交流后明确:这个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人数,纵轴表示的是年份,所以画出的条形是横向的。

 (3)分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分别说一说,然后进行小组交流。

 (4)比较纵向与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即: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请同学们对比这两种统计图,思考:丙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师生交流后小结:这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的不同,当数据种类不多,但是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条形统计图表示更方便。

 4、即时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页“做一做”。

 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统计图后的问题。

(三)巩固发散

 市场甲、乙两种品牌的果汁饮料一、二、三月销售情况如下表。请你动手绘制统计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2、如果你是超市的经理,下个月应该怎么进货?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师生交流后总结:本节课学习并掌握了两种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五)板书设计复式条形统计图

六、教学后记

 第3课时营养午餐

一、教学内容

 营养午餐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营养与健康的常识,培养运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分析调配科学、合理的午餐菜式。

 3、明确科学、合理的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分析整理数据、运用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难点:科学分析结果,合理安排搭配方案。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你们平时喜欢吃哪些菜?这些菜搭配是否合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营养午餐。

(二)探索发现

 1、自主配餐。

 (1)出示教材第101页情境图。让学生根据要求自主选择一份菜谱。

 (2)全班交流,展示学生的搭配方案。

 2、科学评判。

 (1)介绍科学的配餐要求:我们点的菜是否符合营养学标准呢?“不应低于”、“不超过”是什么意思?用数学符号应该怎样表示?

 (2)了解每份菜中热量、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情况。出示每份菜的热量、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表。

 3、小结。

 我们在进行午餐营养判断时既要看热量又要看脂肪,只有两种指标都不超量时才能算是营养的午餐。

(三)巩固发散

 1、学习合理搭配。

 如果让你动手搭配菜谱,你会了吗?每人只搭配一组就行。要求:在这十种菜中任选三种搭配一起,营养一定要合理。分组讨论,集体汇报。各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搭配方案。

 2、小结。

 师生共同分析总结营养搭配的要求: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3、统计全班同学喜欢的菜谱。

 (1)男女生各选一个代表收集数据,教师记录。

 (2)学生根据统计表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评价反馈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板书设计营养午餐

 热量不低于2926千焦脂肪不超过50g 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六、教学后记

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体会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能根据已知条件求平均数,根据相关数据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绘图能力。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想像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

 2、绘制条形统计图。

 3、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

 教学指导: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平均数、复式统计表、横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等知识,这些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教师要很好地在复习已有知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的起点。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理解平均数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利用平均数知识和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同时,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自主绘制统计图,与同伴交流发现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与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教师除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外,还可以根据本地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素材进行教学。

2、注意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平均数和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合理的判断、预测和决策,能初步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复式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4课时+活动课:

 第1课时 平均数(1)……………………………………………………………1课时

 第2课时 平均数(2)……………………………………………………………1课时

 第3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1)…………………………………………………1课时

 第4课时 复式条形统计图(2)…………………………………………………1课时

 活动课 营养午餐——第二食堂…………………………………………………1课时

知识结构:

 第1课时 平均数(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页例1、第92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1-3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动手操作、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知道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灵活运用平均数相关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体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成功的愉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关平均数的数据统计表。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我今天带来了一些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信息,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信息)

 (1)四(1)班踢毽子的4位选手平均每人1分钟踢50个。

 (2)一年级第一小组的3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20厘米。

 (3)三年级平均每个班开展了3项课间活动。

 (依次出示信息,分别请3名同学读题,其他同学认真的看屏幕并倾听)

 师:同学们,在这些信息中都用到了同一个词,你们发现了吗?

 生:都有“平均”这个词。(课件再次用红色显示信息中的“平均”)

 师:对,(指着50个,120厘米,3项,课件同时用粉色显示这些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那些知识?

 生: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数?

 生:平均数与平均分有什么关系?

 生:怎样计算平均数?

 生:平时在生活中那些地方常用平均数?

 ……

 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研究今天的知识。

 [设计意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激发学习兴趣,培养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新课讲授:

 (一)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课前的导入,大家说一说什么叫平均数?学生讨论后交流。师归纳: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的平均值。

(二)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例:出示例1情景图。

1、分析问题

 师:这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卫士的活动,大家看看这是我班一个小队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课件出示相关情景和统计表,学生读题。

 师:你看到什么信息?

 生:我知道了这个小队有四位同学。

 生:我知道了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12个、小亮11个、小明15个。

 生:要求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师:什么是平均?

 生:平均就是指每个人一样多。

 师:那大家想想,应该怎样求这个小队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可以通过画图表来解决,每个人先都画出11个,然后将剩下的8个平均分下去,每人就是13个了。

 生:把他们每个瓶子用一个圆圈表示,再进行移动,使每个人的瓶子一样多为止。

 生:可以把所有的瓶子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平均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

  2、方法总结

 师: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这是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简单统计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吗?

 生:他们不一样多。

 师:那怎么办呢?

 生:可以通过移动瓶子来解决。

 师:怎样移动?

 生: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最后每个人都是一样多。同时利用书本等器材进行简单操作,并交流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想一想:你为什么要把小红的瓶子移给小兰?

 生:小红的多,小兰的少。

 师:他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就怎么样了?

 生:同样多。

 师:刚才这几位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法”。

 (板书“移多补少法”)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请说一说。

 生:有,可以用平均分的方法来解决。

 师:怎么算呢?

 生:先算他们的总数再除以4。

 师:你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并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吗?

 生:(14+12+11+15)÷4=52÷4=13(个)

 师:指着算式(14+12+11+15)÷4,我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方法?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是先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总数加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或我是先算他们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再算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师:听懂了吗?谁和他的方法一样?再给大家说一说。(学生交流)

 师:会用这种方法的同学请举手?我们一起来算一算,结果是多少,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

 师:52表示什么?

 生:4个人收集瓶子的总数。

 师:是呀,是把小红他们4人收集瓶子的总数量先求出来,是52个。(教师板书“总数量”)

 师:为什么要再除以4?

 生:把总数平均分给4个人,就是求出了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生:平均分成4份,4表示总份数。

 师:4就是总份数,除以4表示平均分成4份,这13个就是他们每个人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

 师:那么用式子怎么表示呢?

 生: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师:真不错,大家鼓励一下,向他学习。师小结: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都得到了平均数是13个。板书:平均数的求法:(1)移多补少。(2)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设计意图:联系学校生活实际,利用活动课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兴趣,在学生理解平均数意义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动手算一算,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经历数学概念、方法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了求平均数的两种不同方法。]

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92页“做一做”第1题。理解怎样使每个花瓶里的花相等是求平均数。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小结: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法”和平均分的方法算出平均数是多少。

  课后作业:

 1、完成教材第93页练习二十二第2-3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练习。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1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

 3、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剪、粘贴的技能。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难点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的关系及它们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形、圆形雪花片积木。

 2、剪刀、胶水、彩纸、调查表。

  活动流程

 一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幼儿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能滚动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请小朋友把能滚动的玩具放好红色的篮子里,把不能滚动的玩具放到绿色的篮子里

 二让幼儿对正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测量,在测量中验证它们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能滚动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我们来看一看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详细,那这个圆圆的玩具,它两边的圆一样大吗?这个长方形的玩具每个面一样大吗?幼:一样大,不一样大。(幼儿争执不下)

 2、老师出示纸条,幼儿亲自动手测量,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结论。

 3、教师小结:这种身体像柱子一样,而且上下中间一样粗,两头都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圆柱体,圆柱体放倒了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这种身体像盒子一样,有六个面,十二条边,一种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四个面是长方形的,另外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长方体。

 三、幼儿在叠一叠、摆一摆中加深对长方体、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1、师:在我们生活中,像圆柱体、长方体的东西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请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车出发吧!哎呀,超市还没开门,我们找块空地坐下。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方形、圆形的雪花片积木,请小朋友先来玩一玩、数一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儿玩积木后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就是圆柱体,一样大的长方形叠起来就是长方体。

 四、幼儿买商品,构建对圆柱体、长方体的知识经验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请每个小朋友买一种像圆柱体的商品,一种像长方体的商品。

 2、小朋友都卖了自己的商品,请你说一说买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圆柱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高矮不一样,粗细不一样。这些长方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它们都有六个面,一种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两个面是正方形,四个面是长方形。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2

  活动目标

 1.感知有规律的排序,知道2组或以上一样的才算有规律。

 2.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样性。

 3.体验操作探索的乐趣,感受生活中有规律排序的美。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课件《有趣的排序》、排序的插图5张。

 2.纸面教具:打印《小动物排排队》、《小动物》

  活动过程

 一、教师给幼儿按规律排座位,引导孩子感知有规律的排序,并鼓励孩子探索不同的排序方法。

 1.教师按“男-女-男-女”的顺序排座位,引导孩子观察出规律。

 ——请你们认真观察身边的小朋友,谁能告诉老师,今天排的座位有什么特别呢?

 ——有的小朋友已经发现了,我们今天是按照一个男生一个女生,再一个男生一个女生这样有规律的坐小椅子的。

 2.鼓励幼儿探索更多排序方法。

 —— 我们现在把第二个女生和第三个男生换一下座位,现在是什么规律呢?(2个男生-2个女生)

 —— 我们再想想看,小朋友还可以怎么坐呢?

 二、观察画面,引导幼儿了解排序方法的多样性。

 ——有一些小动物也像我们一样有规律地排队,我们来看一看吧。

 ——谁来举手告诉老师,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

 小结:只有一组的排序我们并不能发现规律,只有2组或以上相同的排序,我们把它称为有规律的排序。

 三、出示,进一步巩固幼儿对规律排序的认知。

 1.出示水果,请幼儿判断哪一排是有规律地排序。

 ——这两排水果中,哪一排算有规律地排序?

 ——你是怎么判断的?

 2.出示蜜蜂和蝴蝶的,引导幼儿做出正确排序。

 ——小蜜蜂和小蝴蝶们也想有规律地排队,有一只小蜜蜂和小蝴蝶不知道该排在哪里,你能帮助它们吗?

 四、给幼儿发放教学材料“小动物排排队”和“小动物”,鼓励幼儿尝试多种方式给小动物有规律地排队。

 ——你可以用2种、3种或4种小动物,来进行有规律地排队。

 ——看看哪位小朋友可以排出多种方式呢?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观察生活中其他有规律的现象,如外墙瓷砖、床单的花纹等等,然后和老师同学们分享吧。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3

  教材分析

 学习自然测量,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各种物体量的认识,还可以让幼儿感知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自然测量是幼儿较感兴趣且操作性强的一项活动。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每个测量对象适合用什么样的测量工具,自己探究测量工具的选择与测量对象的关系活动中应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

  活动目标

 1.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了解测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测量对象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工具进行测量。

 3.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乐于用测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积木木棒、铅笔、大熊

 活动建议

 1.出示大熊,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提问:大熊制作一个和桌子差不多长的玩具橱,可他不会,我们该怎么帮助他呢?

 2.引导幼儿讨论测量工具和测量长度。

 (1)引导幼儿讨论测量玩具橱的长度方法,鼓励幼儿尝试不同方法。

 (2)请个别幼儿演示,提醒其他幼儿进行观察。

 (3)示范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4)请幼儿运用心经验擦亮并记录。

 3.鼓励幼儿运用不同工具测量。

 (1)引导幼儿阅读《我长大了》P28,选择两种不同工具测量书本的长度,在表格中记录测量的次数。

 提问:刚刚测量的是同一张桌子,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2)请全体幼儿选择两种同样的工具测量书本。

 (3)引导幼儿观察讨论:同一个物体,为什么测量次数和结果不一样?

 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次数少;测量工具短,测量次数多。

 (4)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感兴趣的物品。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4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数学活动,对数学感兴趣。

 2.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0”的探究兴趣,了解“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及不同的实际意义。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字“0”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1—9的数字娃娃各一,花园背景图一幅。

 2.有关“0”的相应若干(温度计、门牌号、车牌号等)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秋天到了,数字娃娃们来秋游了,(边说边操作教具)1—9好数字娃娃从小到大来排队。

 0号娃娃:哎……等等我!(0号娃娃排到9的后面)

 9号娃娃:不对不对,你比我小,不能排在我的后面。(0号娃娃挤在4和5的中间)

 5号娃娃:我的前面是4,后面是6,你不能排在这儿的(0号娃娃挤在7和8的中间)

 8号娃娃:我的前面是7,后面是9,你不是排在这儿的(0号娃娃急得哭了起来)

 2.提问:小朋友,你们说0号娃娃应该排在哪儿呢?

 3.继续观看表演(了解“0”在自然数列种的位置)

 1号娃娃:0号娃娃你是我们中间最小的一个,你应该排在我的前面。

 0号娃娃点点头,擦干眼泪,排到了1的前面。这次,大家都表示赞同,排好队出发了。

 二、讨论:

 1.数字娃娃9为什么不让0排在它的前面?

 2.0为什么应该排在1的前面?

 3.小结:0在自然数列中是最小的,所以应该排在最前面。

 三、了解“0”的含义

 1.数字娃娃们走啊走,来到了一个花园里(出示背景图),她没要找花儿交朋友。

 2.2号娃娃会找哪朵花做朋友,为什么?

 3.那么5号娃娃呢?(请一幼儿来找)

 4.老师故意帮6号娃娃找错朋友,让幼儿纠错。

 5.老师指着没有花瓣的花:“这朵花找那个数字娃娃好呢?为什么?”

 6.没有可以用“0”表示,“0”表示没有。

 四、生活中的“0”

 1.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

 2.出示温度计和尺子:温度计上面也有0,这儿,0是不是表示没有?那它代表什么?(表示0上温度与0下温度的界限)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呢?(起点)

 3.门牌号、车牌号、电话机上的0呢?(表示一种编号)

 4.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出现过许多的“0”,“0”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

 五、游戏:“0”的舞蹈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运用身体各部位变化出“0”的形状,老师用相机拍下并播放,看看谁变得最像。

 六、活动延伸:

 1.布置“0”的主题墙

 2.教师示范书写“0”

 3.幼儿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0”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图形的对称性。

 2.理解对称的含义,能正确的判断图形是否对称。

 3.体验对折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对称的大树、对称的房子1张、对称的三角1张、不对称的房子、不对称的三角形、不对称的茶壶各一张;找对称的操作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一个王国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有一天王国里来了一位可恶的巫婆,她把公主关了起来,并设下五道难关,人们都想就出公主,可都没能闯关这些关卡,小朋友们你们愿意闯过难关吗?

 二、引入对称的概念

 师:“小朋友们在闯关之前,老师这有一些有关这个王国的秘密,让老师帮助一下你们吧”。(让幼儿观察对称图形,并探索发现其中相同的地方,对对称图形有一些了解)

 三、闯关游戏加深对对称的了解

 1.第一道关卡,__,找对称的图形

 2.第二道关卡,看蝴蝶,找对称的图形

 3.第三道关卡,看脸谱,找对称的图形

 4.第四道关卡,归类,找出哪些是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对称图形

 5.第五道关卡,让幼儿画出对称的方格图形

 四、联系实际

 让幼发现生活中,教师中的对称图形,并分享分享一下自己对对称图形的理解。

 五、动手操作

 为每个幼儿准备一张拥有一半图形的操作卡(图形各不相同),使幼儿在一堆中找出图形、颜色都相对应的对称图案贴在操作纸上。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6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几何体的教学是大班很重要的内容,圆柱体、长方体是一种常见的立体几何体,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然而幼儿对圆柱体和长方体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们说成圆圆的、长长的、方方的,并且很难联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儿已认识了多个平面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了用游戏的形式进行了本次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长方体和圆柱体,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之间的关系。

 2、搜集生活中的多种长方体和圆柱体的物品,并进行组合造型。

 3、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剪、粘贴的技能。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2、难点简单了解它们和长方形、圆形的关系及它们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搜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玩具及物品。

 2、同等大的长方形、圆形雪花片积木。

 2、剪刀、胶水、彩纸、调查表。

 《有趣的的立方体》的教案 教学设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

  活动流程:

 一幼儿在玩中探索发现玩具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

 幼儿任意挑玩具,自由玩。师:“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他们能滚动吗?(幼儿自由回答)

 师:“请小朋友把能滚动的玩具放好红色的篮子里,把不能滚动的玩具放到绿色的篮子里。

 二让幼儿对正方体和圆柱体进行测量,在测量中验证它们的特征。

 1、小朋友放的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能滚动的物体是什么样子的?(幼儿自由回答)我们来看一看不能滚动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观察的真详细,那这个圆圆的玩具,它两边的圆一样大吗?这个长方形的玩具每个面一样大吗?幼:一样大,不一样大。(幼儿争执不下)

 2、老师出示纸条,幼儿亲自动手测量,不断验证自己的想法,最好得出结论。

 3、教师小结:这种身体像柱子一样,而且上下中间一样粗,两头都是一样大的圆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圆柱体,圆柱体放倒了只能朝一个方向滚动。这种身体像盒子一样,有六个面,十二条边,一种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四个面是长方形的,另外两个面是正方形的物体,我们称它为长方体。

 三、幼儿在叠一叠、摆一摆中加深对长方体、圆柱体特征的认识。

 1、师:在我们生活中,像圆柱体、长方体的东西有许多,今天我们一起到超市去找一找。

 2、请小朋友坐上我的汽车出发吧!哎呀,超市还没开门,我们找块空地坐下。师:老师这里有一些长方形、圆形的雪花片积木,请小朋友先来玩一玩、数一数、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幼儿玩积木后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一样大的圆形叠起来就是圆柱体,一样大的长方形叠起来就是长方体。

 四、幼儿买商品,构建对圆柱体、长方体的知识经验

 1、超市里的商品真多,请每个小朋友买一种像圆柱体的商品,一种像长方体的商品。

 2、小朋友都卖了自己的商品,请你说一说买了什么?商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这些圆柱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高矮不一样,粗细不一样。这些长方体的商品大小不一样,它们都有六个面,一种六个面都是长方形,一种两个面是正方形,四个面是长方形。

 五、幼儿分组用买的商品造型。

 1、请幼儿相互交流:用牛奶盒、牙膏盒、易拉罐、卫生纸筒等材料可以做成什么样的房子?应该怎么做?(幼儿自由用买来的商品搭房子)

 2、幼儿用绘画、折纸等形式对作品进行装饰。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7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似房子状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同前)和数字卡(12、30、31、28、365)人手1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览区。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激发兴趣。

 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高兴吗?那我们先一起来认一认、读一读。看到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什么?(学号、年龄、时间等) 评:充分发挥了幼儿的扩展性思维.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小朋友瞧,这里还有许多有趣的数字呢!仔细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真了不起!咦,这些数字里还藏着一个好听的故事呢!想不想听?

 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

 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听故事很认真.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卡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它有多少个日娃娃呀?它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有哪几个月?小月房有哪几个月?大月有几日?小月有几日?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

 三、学习查日期

 1)现在老师指日期,请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日? 老师说日期,请小朋友把它找出来。

 师:那今天是几月几日?你们怎么知道的?

 教师总结:对了,象日历、挂历、台历等可以查看日期。

 2)前几天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些挂历、台历,今天我们就来开个展览会,看看找找说说日期(如:生日、节日等),并介绍给旁边的小朋友和后面的老师听。

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8

  设计意图: 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只有让幼儿感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引发他们更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之中。《有趣的数字组合》就是根据这一理念,做到“数学活动生活化”。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大街上的汽车越来越多,不少幼儿的家长都拥有私家车,孩子对车也越来越熟悉,在平时,孩子间对车也讨论的比较多。倾听他们的谈话,他们讨论的大多是车的颜色,种类,但关注车牌号码的幼儿并不多。其实在车牌号码中,蕴涵着很多的知识,特别是数学知识,排列与组合是车牌中最大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几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合作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活动重点:

 了解几个数字排列组合的规律。

  活动难点:

 运用规律,尝试进行又快又全的排列组合。

  活动准备:

 教具:车的PPT、自制车牌号码。

 学具:两人一套数卡(3 4 7)、每人一套数卡(1 3 4 7)、笔和白纸。

  活动过程设计意图:

 一、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车,引出课题

 1、车上有什么?汽车由几部分组成?

 (车轮、车灯、车门、方向盘、座位……)

 小结:汽车由车头、车身、车尾三部分组成。

 2、我这里还有很多汽车的,请你们来看看上的车有什么特别?你喜欢它什么?

 3、你在马路上还看见有哪些车?

 4、怎样在马路上很快找到自己的车呢?

 小结:每一辆汽车都有不同的车牌号码。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三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播放PPT“陆老师的新车”

 (1)、这是老师的新车,是一辆银灰色的马自达。

 (2)、老师的车牌上有3 4 7三个数字,你们猜猜我的车牌号码会是什么?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3)、幼儿两人结对合作,用3 4 7三张数卡进行排列组合,一人排另一人记录。(一组车牌一张纸)

 2、展示车牌

 (1)、每对孩子上交一张车牌,教师把上交的车牌展示在黑板上。

 (2)、看看车牌号有重复吗?如大街上车牌一样,警察会怎样?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测,拿掉重复的车牌。

 (4)、谁手中还有与黑板上不一样的车牌。

 (5)、有什么办法又快又好地检查出来?

 小结规律:

 3 4 7 3 7 4 4 3 7 4 7 3

 7 3 4 7 4 3

 (按照次序,以每一个数字为排头,把剩下的数字交换位置)

 三、运用规律,尝试4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1、在3、4、7中再加一个数字1,我们试试用1、3、4、7这四个数字可以排出几组不同的车牌。

 2、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又快又全排出来?

 3、幼儿四人合作,按照规律,每一个人负责一个数字记录不同的排列组合,最后把四个人记录合在一起。

 4、张贴幼儿记下的车牌,师生共同检验。

 四、比较辨别车牌上的颜色、汉字和英文字母,了解车牌的不同

 出示两张为4347的车牌(不同颜色)

 1、老师的车牌是4347,可是陆老师还看见一个车牌也是4347,为什么会这样?(颜色不同)

 小结:蓝色车牌是私家车,**车牌是教练车,黑色车牌是大使馆的车。

 出示两张车牌浙FQ4347 和沪DA4347。

 2、我还看见颜色、数字都一样的车牌,为什么会这样?

 (车牌上的汉字、英文字母不一样)

 3、小结:车牌上因为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排列组合不一样,才有了千千万万的车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