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作文大全 作文大全

赞美教师的英语短文_名家赞美教师的英文美文短句

tamoadmin 2024-10-12 人已围观

简介1.5篇经典名家美文100-300字左右2.青春的名人文章3.求700字以上名家美文盼望着,盼望着,冬天走了,春的脚步近了。几番绵绵的细雨,洗去了冬天的沉重,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经过雨水的滋润,各种花草树木把大自然装饰一新。园子里的桃树吐出了嫩绿色的小叶子,然后又在叶子中心结出了粉红色的花蕾。那花蕾渐渐地越长越大,越长越红,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湖边的柳树挂着嫩绿色的枝条,在微风的

1.5篇经典名家美文100-300字左右

2.青春的名人文章

3.求700字以上名家美文

赞美教师的英语短文_名家赞美教师的英文美文短句

盼望着,盼望着,冬天走了,春的脚步近了。几番绵绵的细雨,洗去了冬天的沉重,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经过雨水的滋润,各种花草树木把大自然装饰一新。园子里的桃树吐出了嫩绿色的小叶子,然后又在叶子中心结出了粉红色的花蕾。那花蕾渐渐地越长越大,越长越红,开出了鲜艳的花朵。湖边的柳树挂着嫩绿色的枝条,在微风的吹拂下,犹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翩翩起舞。田野里的小草,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绿带点儿青,青带点儿嫩,嫩带点儿黄。这些可爱的小草真像一群顽皮的小男孩,挨挨挤挤地探出了一个个小脑瓜,给田野披上了绿色的春装。

咦?是谁叫醒了小草?

原来是春姑娘在挠小草的痒痒呢!

是谁在和鱼儿玩耍?

原来是春姑娘在和鱼儿嘻戏打闹。

每当到了春天,春姑娘就和我们一起 玩耍,一起成长……

每当到了春天,是我们最最快乐的时刻。

春姑娘,请你留下来好吗?

和我们一起度过金色童年!

2

转瞬间严冬已逝,春天已悄悄地来到人间。春天,是美好的季节,是充满诗情的季节;春天,又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自古以来,诗人喜爱春天,赞美春天,是因为春天景色宜人,处处皆可入诗。漫步古诗百花园,只见咏春诗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令人目不暇接,随意采撷几朵,慢慢品读,不知不觉已陶醉其中

不读鲁迅,可不可以过?

可以过。

鲁迅还没出生,人们不是照样过了吗?几千年来,没有鲁迅的日子,地球,不也是照样在运转吗?鲁迅出世后,许多人并不知道中国出了一个鲁迅,他们不是照样过了吗?直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人并不知道中国有个鲁迅,他们不是也照样在过?我们甚至可以说,有些知道鲁迅并且深读鲁迅的人还没有那些不知道鲁迅或者完全不读鲁迅的人过的好。

中学里,学生不读鲁迅,只要你懂高考技巧,你就可以从容地在高考中弄得好成绩,可以进入全国知名大学。教师不读鲁迅,只要你对各种应试技巧烂熟,你也可以成为名师,成为专家,你就可得到你期望的。

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把鲁迅扔掉呢?

在有些人看来,中国有没有鲁迅,无所谓。但在我看来,作为一个身心健全的国民,无论如何,是不能不知道鲁迅的。鲁迅,不是一种题型,不是一种技巧,鲁迅,不是一块敲门砖,它不是菜园里的黄瓜,并不是一种看起来很实用的东西。它是现代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正如中国不能没有孔子、孟子、庄子、屈原、陶渊明、司马迁、苏轼、曹雪芹等一样,中国不能没有鲁迅,这是一个民族思想的精髓。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这些思想精英从历史的天空抹去后,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如果将这些人物抹掉后,我们所面对的无疑是一个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甚至连萤光都不存的黑暗世界,自然,居于这样黑暗世界的民族绝对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那只能是一个纯生物性的种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它应该有属于它自己原生态的东西,应该有支撑起民族的骨架。

读鲁迅,它可以让你明白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它可以告诉你如何坦然面对人生的黑暗,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它可以告诉你如何学会坚韧,如何更乐观对地生活,如何好好地珍惜有限的生命。它可以让你明白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理,什么善美,什么是邪气,什么是丑恶,它会让你明白真人是什么样子。

我从图书室里将那积满厚厚灰垢的《鲁迅全集》搬回来了,用四五年的时间将全集大略地读完了,我从河北教育出版社邮购回了二十二册《回望鲁迅》,将心沉下去了。我委托各地朋友从大城市里寄来了《黑暗里的过客》《鲁迅评传》《鲁迅作品十五讲》《一个人的爱与》《再读鲁迅》《中国鲁迅学通史》《鲁迅批判》《鲁迅与我七十年》等数十种鲁迅研究资料,心迷醉了。

业余,我一个人在自己小书屋里,静静地啃着。那《呐喊》《彷徨》特别是《野草》,连读四五遍不知所云,弄得人头昏眼花,可是,借助各种背景资料,仔细地揣摩,渐渐地,我还是把握了作品很不寻常的构思,明白了什么是真鲁迅!

现在,鲁迅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他的思想硬硬地支撑着我。每每想到生活中许多不如意想要懒怠一下的时候,先生那坚毅的形象就会在脑中浮起,“要赶快做”,这声音,就会在耳边响起。不能停,要努力啊!这思想,一次又一次地催促着我。

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中说:“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处。”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就想到自己应该认真地做好那楼下的石材,那园中的泥土。无论如何,在奋进的人生中,不应留下种种遗憾!

读鲁迅,不是为了借鲁迅的高枝来炫耀自己,不是为了沽名获利。记得巴金先生曾说,人不能单靠吃米活着。真正意义上的人,还应该有点内在的东西摘自美文《不能不读鲁迅》

不读鲁迅,可不可以过?

可以过。

鲁迅还没出生,人们不是照样过了吗?几千年来,没有鲁迅的日子,地球,不也是照样在运转吗?鲁迅出世后,许多人并不知道中国出了一个鲁迅,他们不是照样过了吗?直到现在为止,还有一些人并不知道中国有个鲁迅,他们不是也照样在过?我们甚至可以说,有些知道鲁迅并且深读鲁迅的人还没有那些不知道鲁迅或者完全不读鲁迅的人过的好。

中学里,学生不读鲁迅,只要你懂高考技巧,你就可以从容地在高考中弄得好成绩,可以进入全国知名大学。教师不读鲁迅,只要你对各种应试技巧烂熟,你也可以成为名师,成为专家,你就可得到你期望的。

既然如此,我们是不是应该把鲁迅扔掉呢?

在有些人看来,中国有没有鲁迅,无所谓。但在我看来,作为一个身心健全的国民,无论如何,是不能不知道鲁迅的。鲁迅,不是一种题型,不是一种技巧,鲁迅,不是一块敲门砖,它不是菜园里的黄瓜,并不是一种看起来很实用的东西。它是现代中国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正如中国不能没有孔子、孟子、庄子、屈原、陶渊明、司马迁、苏轼、曹雪芹等一样,中国不能没有鲁迅,这是一个民族思想的精髓。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将这些思想精英从历史的天空抹去后,中华民族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如果将这些人物抹掉后,我们所面对的无疑是一个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甚至连萤光都不存的黑暗世界,自然,居于这样黑暗世界的民族绝对是没有希望的民族。那只能是一个纯生物性的种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人类。作为一个优秀的民族,它应该有属于它自己原生态的东西,应该有支撑起民族的骨架。

读鲁迅,它可以让你明白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它可以告诉你如何坦然面对人生的黑暗,面对人生的种种挫折,它可以告诉你如何学会坚韧,如何更乐观对地生活,如何好好地珍惜有限的生命。它可以让你明白什么是正义,什么是真理,什么善美,什么是邪气,什么是丑恶,它会让你明白真人是什么样子。

我从图书室里将那积满厚厚灰垢的《鲁迅全集》搬回来了,用四五年的时间将全集大略地读完了,我从河北教育出版社邮购回了二十二册《回望鲁迅》,将心沉下去了。我委托各地朋友从大城市里寄来了《黑暗里的过客》《鲁迅评传》《鲁迅作品十五讲》《一个人的爱与》《再读鲁迅》《中国鲁迅学通史》《鲁迅批判》《鲁迅与我七十年》等数十种鲁迅研究资料,心迷醉了。

业余,我一个人在自己小书屋里,静静地啃着。那《呐喊》《彷徨》特别是《野草》,连读四五遍不知所云,弄得人头昏眼花,可是,借助各种背景资料,仔细地揣摩,渐渐地,我还是把握了作品很不寻常的构思,明白了什么是真鲁迅!

现在,鲁迅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他的思想硬硬地支撑着我。每每想到生活中许多不如意想要懒怠一下的时候,先生那坚毅的形象就会在脑中浮起,“要赶快做”,这声音,就会在耳边响起。不能停,要努力啊!这思想,一次又一次地催促着我。

鲁迅在《忆韦素园君》中说:“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处。”每每读到这样的文字,就想到自己应该认真地做好那楼下的石材,那园中的泥土。无论如何,在奋进的人生中,不应留下种种遗憾!

读鲁迅,不是为了借鲁迅的高枝来炫耀自己,不是为了沽名获利。记得巴金先生曾说,人不能单靠吃米活着。真正意义上的人,还应该有点内在的东西摘自美文《不能不读鲁迅》

在上也有!

还望采纳!

5篇经典名家美文100-300字左右

我歌唱

不如鹦鹉学舌

没有百灵婉转

文字无法仔细推敲

诗句难以斟酌长短

只有汹涌澎湃的情感

倾吐不尽鼓噪喷溅

我歌唱

在种子刚植入大地

在万物生发的春天

收拢全身血液

敞开喉咙呐喊

歌你桃李满园

唱你大树参天

都说你是蜡烛

燃尽自己照亮他人

都说你是春蚕

抽干了心血仍然无怨

都说你是航标

指引船帆千千万万

都说你是园丁

硕果满载海角天边

一张张日历

在春夏秋冬中飘散

一摞摞作业

抒发了多少黎明夜晚

粉笔讲台实验

有多少白发皱纹增添

传道授业解惑

有多少圣人披肝沥胆

滴滴汗水中

流不尽教书育人的天职

满天夕阳里

只有对学子的殷殷期盼

你培育的

都是他人的儿女

你荒芜的

却是自家的田园

你不收获地位

你不收获金钱

你只收获

春露秋霜泥土的芬芳

你只收获

祖国未来的一片蓝天

我自豪

从小对父亲的崇拜

已亲身演绎了二十三年

父亲言传身教的濡染

造就了忠诚教育的家传

当我拿起父亲用过的教鞭

我的青春就交给了那块黑板

那第一声老师的呼唤

耸起了我心中

不朽的神圣与庄严

我自豪

用母爱的支点

托起因材施教的操练

用求知的杠杆

把做人的道理贯穿

从懵懂调皮到懂事成熟

大义已深植他们心间

精彩地剖析莫泊桑的《项链》

激情地延伸鲁迅的《呐喊》

尽兴地讲解逻辑的要领

全力地教授写作的方案

三尺讲台

是我发挥的地盘

明亮的课堂

是我爱的伊甸园

朗朗的读书声在教室回转

无数双眼睛充满了渴盼

那是学生的信服崇尚

那是家长期待的笑脸

当我面对学子莘莘

常闪现父亲的教诲颔点

不敢稍有疏忽怠慢

终于那一天

领奖台上捧起了

没有给你丢脸的宣判

我无悔

像一棵大树洒下绿荫

营造幸福心园

似一支粉笔磨碎自己

描绘美好明天

尽管儿子曾把我埋怨

尽管不能常回家看看

尽管没有香车豪宅

尽管只有白发日添

我无悔

学有所用业有所专

取胜于校园里的

理论加实践

当电话铃声响起

“老师,你好

还记得我吗?!”

当短信频频飞传

“老师,我已实现理想

明天正式上班!”

“老师,想你!

我这里已今非昔比,

哪天接您来转转!”

当十年、二十年回返

同学们围坐在我身边

当他们的下一代

亲吻了我满是皱纹的脸

我老泪纵横

牵着老伴儿的手指点

“看,这都是我的得意门生

我的生命的扩展!”

如果

有一天我倒下了

千姿百态的蝴蝶

会驻守我的墓园

各种各样的康乃馨

会开满我的脚边

那是学生们

给我的最好祝愿

在天堂那边

我,做教师依然

青春的名人文章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梅花魂

陈慧瑛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唐山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心充满了欢乐。

可是,我马上想起了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我问妈妈:“外公走吗?”

“外公年纪太大了……”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沙发上。我说:“外公,你也回祖国去吧!”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冰心散文《小桔灯》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

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某医院,找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某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 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 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

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 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 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她妈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 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野草

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过去的生命已经亡。我对于这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天地有如此静穆,我不能大笑而且歌唱。天地即不如此静穆,我或者也将不能。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为我自己,为友与仇,,爱者与不爱者,我希望这野草的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亡与朽腐更其不幸。

去罢,野草,连着我的题辞!

秋夜 —鲁迅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①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去②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求700字以上名家美文

张晓风 只因为年轻啊

⒈爱——恨

小说课上,正讲着小说,我停下来发问:“爱的反面是什么!”

“恨!”

大约因为对答案很有把握,他们回答得很快而且大声,神情明亮愉悦,此刻如果教

室外面走过一个不懂中国话的老外,随他猜一百次也猜不出他们唱歌般快乐的声音竟在

说一个“恨”字。

我环顾教室,心里浩叹,只因为年轻啊,只因为太年轻啊,我放下书,说:

“这样说吧,譬如说你现在正谈恋爱,然后呢?就分手了,过了五十年,你七十岁

了,有一天,黄昏散步,冤家路窄,你们又碰到一起了,这时候,对方定定的看着你,

说:

‘XXX,我恨你!’

如果情节是这样的,那么,你应该庆幸,居然被别人痛恨了半个世纪,恨也是一种

很容易疲倦的情感,要有人恨你五十年也不简单,怕就怕在当时你走过去说:

“XXX,还认得我吗?’

对方愣愣的呆望着你说:

‘啊,有点面熟,你贵姓?”

全班学生都笑起来,大概想象中那场面太滑稽太尴尬吧?

“所以说,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

笑罢的学生能听得进结论吗?——只因为太年轻啊,爱和恨是那么容易说得清楚的

一个字吗?

⒉受创

来采访的学生在客厅沙发上坐成一排,其中一个发问道:

“读你的作品,发现你的情感很细致,并且说是在关怀,但是关怀就容易受伤,对

不对?那怎么办呢?”

我看了她一眼,多年轻的额,多年轻的颊啊,有些问题,如果要问,就该去问岁月,

问我,我能回答什么呢?但她的明眸定定的望着我,我忽然笑起来,几乎有点促狭的口

气。

“受伤,这种事是有的——但是你要保持一个完完整整不受伤的自己做什么用呢?

你非要把你自己保卫得好好的不可吗?”

她惊讶的望着我,一时也答不上话。

人生世上,一颗心从擦伤、灼伤、冻伤、撞伤、压伤、扭伤,乃至到内伤,那能一

点伤害都不受呢?如果关怀和爱就必须包括受伤,那么就不要完整,只要撕裂,基督不

同于世人的,岂不正在那双钉痕宛在的受伤手掌吗?

小女孩啊,只因年轻,只因一身光灿晶润的肌肤太完整,你就舍不得碰碰撞撞就害

怕受创吗!

⒊经济学的旁听生

“什么是经济学呢?”他站在讲台上,戴眼镜,灰西装,声音平静,典型的中年学

者。

台下坐的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而我,是置身在这二百人大教室里偷偷旁听的一个。

从一开学我就昂奋起来,因为在课表上看见要开一门《社会科学概论》的课程,包

括四位教授来设“政治”“法律”“经济”“人类学”四个讲座。想起可以重新做学生,

去听一门门对我而言崭新的知识,那份喜悦真是掩不住藏不严,一个人坐在研究室里都

忍不住要轻轻的笑起来。

“经济学就是把‘有限资源’做‘最适当的安排’,以得到‘最好的效果’。”

台下的学生沙沙的抄着笔记。

“经济学为什么发生呢?因为资源‘稀少’,不单物质‘稀少’,时间也‘稀少’,

——而‘稀少’又是为什么?因为,相对于‘欲望’,一切就显得‘稀少’了……”

原来是想在四门课里跳过经济学不听的,因为觉得讨论物质的东西大概无甚可观,

没想到一走进教室来竟听到这一番解释。

“你以为什么是经济学呢?一个学生要考试,时间不够了,书该怎么念,这就叫经

济学啊!”

我愣在那里反复想着他那句“为什么有经济学——因为稀少——为什么稀少,因为

欲望”而麻颤惊动,如同山间顽崖愚壁偶闻大师说法,不免震动到石骨土髓格格作响的

程度。原来整场生命也可作经济学来看,生命也是如此短小稀少啊!而人的不幸却在于

那颗永远渴切不止的有所索求,有所跃动.有所未足的心,为什么是这样的呢?为什么

竟是这样的呢?我痴坐着,任泪下如麻不敢去动它,不敢让身旁年轻的助教看到,不敢

让大一年轻的孩子看到。奇怪,为什么他们都不流泪呢?只因为年轻吗?因年轻就看不

出生命如果像戏,也只能像一场短短的独幕剧吗?“朝如青丝暮成雪”,乍起乍落的一

朝一暮间又何尝真有少年与壮年之分?“急把盏,夜阑灯灭”,匆匆如赴一场喧哗夜宴

的人生,又岂有早到晚到早走晚走的分别?然而他们不悲伤,他们在低头记笔记。听经

济学听到哭起来,这话如果是别人讲给我听,我大概会大笑,笑人家的滥情,可是……。

“所以,”经济学教授又说话了,“有位文学家卡莱亚这样形容:经济学是门‘忧

郁的科学’……”

我疑惑起来,这教授到底是因有心而前来说法的长者,还是以无心来渡脱的异人?

至于满堂的学生正襟危坐是因岁月尚早,早如揭衣初涉水的浅溪,所以才凝然无动吗?

为什么五月山桅子的香馥里,独独旁听经济学的我为这被一语道破的短促而多欲的一生

而又惊又痛泪如雨下呢?

⒋如果作者是花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诗选的课上,我把句子写在黑板上,问学生:

“这句子写得好不好?”

“好!”

他们的声音听起来像真心的,大概在强说愁的年龄,很容易被这样工整、俏皮而又

怅惘的句子所感动吧?

“这是诗句,写得比较文雅,其实有一首新疆民谣,意思也跟它差不多,却比较通

俗,你们知道那歌辞是怎么说的?”

他们反应灵敏,立刻争先恐后的叫出来:

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

美丽小鸟飞去不回头,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那性格活泼的干脆就唱起来了。

“这两种句子从感性上来说,都是好句子,但从逻辑上来看,却有不合理的地方—

—当然,文学表现不一定要合逻辑,但是我还是希望你们看得出来问题在哪里?”

他们面面相觑,又认真的反复念诵句子,却没有一个人答得上来。我等着他们,等

满堂红润而聪明的脸,却终于放弃了,只因太年轻啊,有些悲凉是不容易觉察的。

“你知道为什么说‘花相似’吗?是因为陌生,因为我们不懂花,正好像一百年前,

我们中国是很少看到外国人,所以在我们看起来,他们全是一个样子,而现在呢,我们

看多了,才知道洋人和洋人大有差别,就算都是美国人,有的人也有本领一眼看出住纽

约、旧金山和南方小城的不同。我们看去年的花和今年的花一样,是因为我们不是花,

不曾去认识花,体察花,如果我们不是人,是花,我们会说:

‘看啊,校园里每一年都有全新的新鲜人的面孔,可是我们花却一年老似一年了。’

同样的,新疆歌谣里的小鸟虽一去不回,太阳和花其实也是一去不回的,太阳有知,

太阳也要说:

‘我们今天早晨升起来的时候,已经比昨天疲软苍老了,奇怪,人类却一代一代永

远有年轻的面孔……’

我们是人,所以感觉到人事的沧桑变化,其实,人世间何物没有生老病,只因我

们是人,说起话来就只能看到人的痛,你们猜,那句诗的作者如果是花,花会怎么写呢?”

“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花不同。”他们齐声回答。

他们其实并不笨,不,他们甚至可以说是聪明,可是,刚才他们为什么全不懂呢?

只因为年轻,只因为对宇宙间生命共有的枯荣代谢的悲伤有所不知啊!

⒌高倍数显微镜

他是一个生物系的老教授,外国人,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退休了。

“小时候,父亲是医生,他看病,我就站在他旁边,他说:‘孩子,你过来,这是

哪一块骨头?’我就立刻说出名字来……”

我喜欢听老年人说自己幼小时候的事,人到老年还不能忘的记忆,大约有点像太湖

底下捞起的石头,是洗净尘泥后的硬瘦剔透,上面附着一生岁月所冲积洗刷出的浪痕。

这人大概注定要当生物学家的。

“少年时候,喜欢看显微镜,因为那里面有一片神奇隐密的世界,但是看到最细微

的地方就看不清楚了,心里不免想,赶快做出高倍数的新式显微镜吧,让我看得更清楚,

让我对细枝未节了解得更透澈,这样,我就会对生命的原质明白得更多,我的疑难就会

消失……”“后来呢?”

“后来,果然显微镜愈做愈好,我们能看清楚的东西,愈来愈多,可是……”

“可是什么?”

“可是我并没有成为我自己所预期的‘更明白生命真相的人’,糟糕的是比以前更

不明白了,以前的显微倍数不够,有些东西根本没发现,所以不知道那里隐藏了另一段

秘密,但现在,我看得愈细,知道的愈多,愈不明白了,原来在奥秘的后面还连着另一

串奥秘……”

我看着他清癯渐消的颊和清灼明亮的眼睛,知道他是终于“认了”,半世纪以前,

那意气风发的少年以为只要一架高倍数的显微镜,生命的秘密便迎刃可解,什么使他敢

生出那番狂想呢?只因为年轻吧?只因为年轻吧?而退休后,在校园的行道树下看花开

花谢的他终于低眉而笑,以近乎撒赖的口气说:

“没有办法啊,高倍数的显微镜也没有办法啊,在你想尽办法以为可以看到更多东

西的时候,生命总还留下一段奥秘,是你想不通猜不透的……”

⒍浪掷

开学的时候,我要他们把自己形容一下,因为我是他们的导师,想多知道他们一点。

大一的孩子,新从成功岭下来,从某一点上看来,也只像高四罢了,他们倒是很合

作,一个一个把自己尽其所能的描述了一番。

等他们说完了,我忽然觉得惊讶不可置信,他们中间照我来看分成两类,有一类说

“我从前爱玩,不太用功,从现在起,我想要好好读点书”,另一类说:“我从前就只

知道读书,从现在起我要好好参加些社团,或者去郊游。”

奇怪的是,两者都有轻微的追悔和遗憾。

我于是想起一段三十多年前的旧事,那时流行一首**插曲(大约是叫《渔光曲》

吧),阿姨舅舅都热心播唱,我虽小,听到“月儿弯弯照九州”觉得是可以同意的,却

对其中另一句大为疑惑。

“舅舅,为什么要唱‘小妹妹青春水里流(或“丢”?不记得了)’呢?”

“因为她是渔家女嘛,渔家女打鱼不能上学,当然就浪费青春啦!”

我当时只知道自己心里立刻不服气起来,但因年纪太小,不会说理由,不知怎么吵,

只好不说话,但心中那股不服倒也可怕,可以埋藏三十多年。

等读中学听到“春色恼人”,又不心的去问,春天这么好,为什么反而好到令人

生恼,别人也答不上来,那讨厌的甚至眨眨狎邪的眼光,暗示春天给人的恼和”性”有

关。但事情一定不是这样的,一定另有一个道理,那道理我隐约知道,却说不出来。

更大以后,读《浮士德》,那些埋藏许久的问句都汇拢过来,我隐隐知道那里有番

解释了。

年老的浮士德,坐对满屋子自己做了一生的学问,在典籍册页的阴影中他乍乍瞥见

窗外的四月,歌声传来,是庆祝复活节的喧哗队伍。那一霎间,他懊悔了,他觉得自己

的一生都抛掷了,他以为只要再让他年轻一次,一切都会改观。中国元杂剧里老旦上场

照例都要说一句“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说得淡然而确定,也不知看戏的人惊

不惊动),而浮士德却以灵魂押注,换来第二度的少年以及因少年才“可能拥有的种种

可能”。可怜的浮士德,学究天人,却不知道生命是一桩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

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生命有如一枚神话世界里的珍珠,出于砂砾,归于砂砾,晶光莹润的只是中间这一

段短短的幻象啊!然而,使我们颠之倒之甘之苦之的不正是这短短的一段吗?珍珠和生

命还有另一个类同之处,那就是你倾家荡产去买一粒珍珠是可以的,但反过来你要拿珍

珠换衣换食却是荒廖的,就连镶成珠坠挂在美人胸前也是无奈的,无非使两者合作一场

“慢动作的人老珠黄”罢了。珍珠只是它圆灿含彩的自己,你只能束手无策的看着它,

你只能欢喜或喟然——因为你及时赶上了它出于砂砾且必然还原为砂砾之间的这一段灿

然。

而浮士德不知道——或者执意不知道,他要的是另一次“可能”,像一个不知是由

于技术不好或是运气不好的赌徒,总以为只要再让他玩一盘,他准能翻本。三十多年前

想跟舅舅辩的一句话我现在终于懂得该怎么说了,打渔的女子如果算是浪掷青春的话,

挑柴的女子岂不也是吗?读书的名义虽好听,而令人眼目为之昏耗,脊骨为之佝偻,还

不该算是青春的虚掷吗?此外,一场刻骨的爱情就不算烟云过眼吗?一番功名利禄就不

算滚滚尘埃吗?不是啊,青春太好,好到你无论怎么过都觉浪掷,回头一看,都要生悔。

“春色恼人”那句话现在也懂了,世上的事最不怕的应该就是“兵来有将可挡,水

来以土能掩”,只要有对策就不怕对方出招。怕就怕在一个人正小小心心的和现实生活

斗阵,打成平手之际,忽然阵外冒出一个叫宇宙大化的对手,他斜里杀出一记叫“春天”

的绝招,身为人类的我们真是措手不及。对着排天倒海而来的桃红柳绿,对着蚀骨的花

香,夺魂的阳光,生命的豪奢绝艳怎能不令我们张皇无措,当此之际,真是不做什么既

要懊悔——做了什么也要懊悔。春色之叫人气恼跺脚,就是气在我们无招以对啊!

回头来想我导师班上的学生,聪明颖悟,却不免一半为自己的用功后悔,一半为自

己的爱玩后悔——只因太年轻啊,只因年轻啊,以为只要换一个方式,一切就扭转过来

而无憾了。孩子们,不是啊,真的不是这样的!生命太完美,青春太完美,甚至连一场

匆匆的春天都太完美,完美到像喜庆节日里一个孩子手上的气球,飞了会哭,破了会哭,

就连一日日空瘪下去也是要令人哀哭的啊!

所以,年轻的孩子,连这个简单的道理你难道也看不出来吗?生命是一个大债主,

我们怎么混都是他的积欠户,既然如此,干脆宽下心来,来个“债多不愁”吧!既然青

春是一场“无论做什么都觉是浪掷”的憾意,何不反过来想想,那么,也几乎等于“无

论诚恳的做了什么都不必言悔”,因为你或读书或玩,或作战,或打渔,恰恰好就是另

一个人叹气说他遗憾没做成的。

——然而,是这样的吗?不是这样的吗?在生命的面前我可以大发职业病做一个把

别人都看作孩子的教师吗?抑或我仍然只是一个大年轻的蒙童,一个不信不服欲有辩而

又语焉不详的蒙童呢?

都是朱自清的

《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

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

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

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

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

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

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

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

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

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都赶

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绿》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

花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

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

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

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

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

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

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

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

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

的怀里,便倏的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

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

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

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

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

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

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

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

--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指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

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

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

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

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

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

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

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

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荷塘月色》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

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

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

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

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

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

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

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

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

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

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的打着朵儿的;正如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些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

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的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

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

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

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

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

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

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这

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

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

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

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话:[益鸟]首徐回,兼传羽

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束素,迁

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

而敛裾。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

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